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1A170)

作品数:19 被引量:88H指数:6
相关作者:孙中武王龙周霞江婵娟刘寒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血管
  • 9篇皮质
  • 9篇皮质下
  • 8篇血性
  • 8篇皮质下缺血性
  • 8篇缺血
  • 7篇血管病
  • 7篇脑白质
  • 7篇白质
  • 7篇痴呆
  • 6篇皮质下缺血性...
  • 6篇缺血性血管病
  • 5篇脑白质疏松
  • 5篇白质疏松
  • 4篇认知功能损害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轻度
  • 4篇轻度认知
  • 4篇脑梗

机构

  • 1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铜陵市...

作者

  • 19篇孙中武
  • 6篇周霞
  • 6篇王龙
  • 5篇江婵娟
  • 4篇刘寒
  • 3篇王莉
  • 2篇张超
  • 2篇龙吟
  • 2篇朱敏敏
  • 2篇廖莉
  • 2篇杨婷婷
  • 1篇曹丽
  • 1篇朱小群
  • 1篇项亚娟
  • 1篇潘攀
  • 1篇杨庆宇
  • 1篇董屹
  • 1篇陈先文
  • 1篇陈宗胜
  • 1篇方良

传媒

  • 5篇国际神经病学...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白质疏松与神经精神综合征被引量:5
2013年
脑白质疏松(LA)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影像学表现,常见于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及部分正常老年人。以往研究证实LA与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并可导致痴呆。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A也可导致抑郁、焦虑、情感淡漠以及幻觉、妄想、异常行为等神经精神综合征(NPS)。
王龙孙中武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抑郁情感淡漠幻觉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神经精神症状临床特征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神经精神症状(NPS)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中文版神经精神科问卷(CNPI)对50例正常健康老年人(NC)、101例SIVD患者[51例皮质下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SVMCI)及50例皮质下血管性痴呆(SVaD)患者]进行评定,比较各组间NPS的特征以及SVMCI和SVaD组之间NPS的发生率。结果 3组间CNPI总分有显著性差异,SVMCI组CNPI得分显著高于NC组且低于SV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VaD组与NC组比较在激越、心境恶劣、焦虑、情感淡漠、易激惹、睡眠行为及进食障碍等症状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MCI组与NC组比较在激越、情感淡漠、易激惹症状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NPS发生率来看,SVaD组情感淡漠、睡眠行为、心境恶劣、进食障碍、异常行为发生率均显著高于SV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S是SIVD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情感淡漠等症状是SIVD患者特征性的NPS表现,且随着认知损害的加重而愈加明显。
王龙刘寒周霞孙中武
关键词: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痴呆神经精神症状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类型,由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或血管性脑损害所导致的,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是目前唯一可预防的痴呆类型。该文就VCI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陈宗胜孙中武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不同亚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方法 采用多种神经心理学量表对28例遗忘型MCI (aMCI)、21例血管型MCI (V-MCI)、21例帕金森病型MCI(PD-MCI)及46名健康老年人进行评定,比较不同亚型MCI的神经心理学特征.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亚型MCI组在总体认知评分及剑桥老年认知检查量表中文版(CAMCOG-C)子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CI组在定向、语言表达、近记忆、学习记忆、注意、计算、思维及知觉方面均受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80、5.150、3.053、4.070、5.918、2.121、2.952、3.175,均P<0.05);语言理解、远记忆与执行能力相对保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MCI组定向、语言表达、注意与执行功能受损(t=2.974、3.165、4.216、3.197,均P<0.05),记忆力、计算、思维及知觉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MCI组在语言表达、近记忆、远记忆、学习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方面损害均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33、3.065、3.821、3.447、5.344、0.348,均P<0.05).(2)各亚型MCI组间比较:与V-MCI组[(3.52±0.87)分、(12.48±1.83)分]相比,aMCI组[(3.07±0.81)分、(11.07±2.28)分]与PD-MCI组[(3.00 ±0.89)分、(11.33 ±1.91)分]在CAMCOG-C总体评分及其子项中记忆能力包括近记忆、学习记忆降低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MCI与V-MCI比较t=1.868、2.381,PD-MCI与V-MCI比较t=1.921、1.980;均P<0.05).PD-MCI组中,远记忆及执行功能较其他两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aMCI比较t=2.498、4.257,与V-MCI比较t=1.684、1.492:均P<0.05).(3)aMCI组GDS评分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50,P<0.05),而V-MCI组及PD-MCI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aMCI组及V-MCI组GDS得分较PD-MCI组增高.结论 3种不同亚型MCI认知损害均为多区域性,aMCI主�
曹丽姚明董屹孙中武
关键词:遗忘帕金森病神经心理学测验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认知损害与其他皮质下损害临床特点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认知损害与其他皮质下损害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10例SIVD为研究对象,其中认知正常患者34例(SIVD-NCI)、伴有轻度认知损害患者47例(SIVD-MCI)、痴呆患者29例(SIVD-VaD)。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老年抑郁量表(CD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计时“起立一行走”测试等对患者认知功能、抑郁、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皮质下损害临床特点进行评定。结果3组患者MoCA、CAMCOG-C、MMSE、CDT及AD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32、55.03,H=85.36、27.39、40.87,均P〈0.05)。步态障碍、排尿障碍、假性延髓麻痹、抑郁、跌倒在3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9、21.41、25.51、6.91、21.87,均P〈0.05),其中步态障碍随着认知损害程度加重而进一步加重。SIVD-MCI组患者排尿障碍、假性延髓麻痹及跌倒等较SIVD-NCI组患病率显著增加(X2=15.57、16.31、8.92,均P〈0.017);抑郁在SIVD-NCI及SIVD-VaD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0,P〈0.017)。皮质下损害临床特点中的情感失禁在3组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IVD患者随着认知功能的下降伴随着不同的皮质下损害临床特点,步态障碍随着认知下降而逐渐加重;排尿障碍、假性延髓麻痹及跌倒等特征可侧面反映认知功能从正常发展至轻度损害;抑郁症状可作为SIVD认知损害达到痴呆的标志之一。
江婵娟王莉杨婷婷廖莉孙中武
关键词:脑缺血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作为一种先进的测量静息状态下脑部自发神经活动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研究。近年来,采用包括功能连接、局部一致性、低频振幅及全脑图理论等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发现AD和MCI的脑区内及脑区间功能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以默认网络(DMN)最为显著。本文将对近年来rs-fMRI在AD和MCI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周霞孙中武
关键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是一种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在活体上无创定量测量脑白质纤维完整性的唯一方法。近年来,DTI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如痴呆与认知功能损害、帕金森病、脑血管疾病、老年期抑郁等。本文就DTI技术在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作一综述。
龙吟孙中武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痴呆帕金森病脑血管疾病抑郁
代谢综合征对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像学损害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及其各因子对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影像学损害的影响. 方法 选取120例SIVD患者(SIVD组),年龄其中包括非代谢综合征患者25例,代谢综合征倾向患者25例,代谢综合征患者70例.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专家组Ⅲ(NCEP-ATPⅢ)标准.SIVD影像学损害采用改良Scheltens量表对头颅MRI进行评价,分为脑室旁、脑白质、基底节三个脑区评定并计算总分. 结果 代谢综合征倾向组脑室旁、脑白质、基底节评分、Scheltens总分[(3.75±1.60)分、(10.67±5.26)分、(3.21±2.62)分、(17.62±8.32)分]和代谢综合征组[(4.21±1.09)分、(13.79±5.25)分、(6.90±4.25)分、(24.90±9.25)分]均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2.76±1.62)分、(6.36±3.93)分、(1.52±1.50)分、(10.58±5.89)分,均P<0.05].腰围与脑白质得分及Schelten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185,P=0.046; r=0.488,P<0.001);三酰甘油(TG)与脑白质、基底节得分有显著正相关(r=0.188,P=0.042; r=0.311,P=0.001);空腹血糖与脑白质、基底节得分以及Schelten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35,P=0.011; r=0.229,P=0.013; r=0.206,P=0.027);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与脑白质、基底节以及Schehen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238,P=0.010; r=-0.189,P=0.042;r=-0.335,P<0.001).进一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空腹血糖、HDLC与脑白质评分显著相关(P均<0.05);TG与基底节评分显著相关(P<0.05);腰围、空腹血糖、HDL-C与Scheltens总分显著相关(P均<0.05). 结论 代谢综合征及其各因子与SIVD影像学损害相关,其中腹型肥胖、TG、空腹血糖、HDL-C是SIVD的重要危险因素.
刘寒王龙周霞江婵娟孙中武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影像学特征之间关系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6例SIVD患者和30例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头颅MRI对其神经影像学特征进行评估;胶乳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水平;分析SIVD患者血清CysC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VD组CysC显著升高[(1.18±0.15)mg·L-1 vs(1.04±0.13)mg·L-1,P<0.001];回归分析显示CysC和舒张压可能为SIVD的危险因素。76例SIVD患者包括单纯脑白质疏松(LA)组25例,单纯腔隙性脑梗死(LI)组23例,脑白质疏松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A+LI)组28例;LA+LI组CysC水平最高[(1.24±0.13)mg·L-1],LA组最低[(1.13±0.16)mg·L-1],LA+LI组与LA组、LA+LI组与LI组间CysC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9,P=0.043),LA组与LI组Cy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6例SIVD中存在LA神经影像学表现53例,其中1级13例,2级16例,3级13例,4级11例;其4个不同等级间CysC差异有显著性(χ2=16.00;χ2=22.19;χ2=33.88;χ2=37.77,P<0.01),且以LA损害严重的3级、4级CysC升高最为显著。结论 CysC可能参与了SIVD脑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且随着CysC水平升高,SIVD患者神经影像学表现更为丰富,脑白质损害程度更为严重。
项亚娟廖莉彭晓江李奕贵吴祥如孙中武
关键词: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血清胱抑素C脑白质疏松腔隙性脑梗死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的皮质下损害特征被引量:2
2012年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是一组由脑部小血管疾病导致的以皮质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病变为主要病理损害的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可以导致认知功能受损,还可以伴发皮质下损害症候,如情感障碍、步态障碍、排尿功能障碍、假性延髓麻痹,以及执行功能异常等。有研究表明,上述皮质下损害特征可能是血管性痴呆的早期标志,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该文将对SIVD导致的皮质下损害特征,及其与日常生活能力受损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江婵娟孙中武
关键词:脑梗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