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1140)

作品数:11 被引量:175H指数:7
相关作者:陈勇谢臻钟明玉庞婷唐云丽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配伍
  • 4篇蒽醌
  • 4篇蒽醌类
  • 4篇醌类
  • 3篇蒽醌类成分
  • 2篇星点设计
  • 2篇学成
  • 2篇药对配伍
  • 2篇溶出
  • 2篇溶出率
  • 2篇配伍规律
  • 2篇配伍药
  • 2篇中药
  • 2篇枳实
  • 2篇泻心汤
  • 2篇化学成分
  • 2篇复方配伍
  • 2篇甘遂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机构

  • 11篇广西中医药大...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陈勇
  • 7篇谢臻
  • 4篇钟明玉
  • 4篇庞婷
  • 3篇李怡萱
  • 3篇唐云丽
  • 2篇李耀华
  • 1篇李杰
  • 1篇邓丽红

传媒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大众科技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蒽醌类化合物抗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5
2016年
蒽醌类化合物大部分在自然界植物中存在,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特点。近30年来,其抗菌作用得到关注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蒽醌类化合物能对各种细菌或真菌起到抑制或杀灭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蒽醌类化合物抗菌活性及其机制的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蒽醌类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新的研究思路。
邓丽红谢臻麦蓝尹庞婷陈勇唐云丽
关键词:蒽醌抗菌
大黄枳实药对配伍及其不同提取方法挥发油成分变化的GC-MS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考察大黄枳实药对及其单味药挥发油成分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溶剂提取法(乙酸乙酯、环己烷、正己烷)提取挥发油化学成分,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单味药大黄、枳实及药对大黄枳实中鉴定的化学成分分别有1、16、17个,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56.79%、95.64%和88.08%。乙酸乙酯、环己烷、正己烷三种溶剂提取法鉴定大黄、枳实及大黄枳实药对的化合物种类分别有16、10、6种。结论单味药大黄、枳实配伍前后化学成分有所变化,且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不尽相同,相比水蒸气蒸馏法得出的结果,溶剂提取法所检出的化合物的种类较少。
麦蓝尹韦真昕庞婷陈勇谢臻唐云丽
关键词:水蒸气蒸馏法GC-MS法
中药药对配伍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51
2015年
药对,即对药,为临床中药配伍中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的搭配形式,其并非是任意两味中药的简单配伍,而是蕴含了历代中医医家的智慧与临证经验,尤其经典对药更非一日而成。该文从中药药对配伍关系出发,以"七情"为基础,阐述药对配伍时可能出现的化学成分变化,总结中药药对配伍原则与药物的化学成分变化、药代动力学变化及药对各中药不同配伍比例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中药药对有其相应的配伍原则和规律,药对配伍后化学成分(如生物碱、多肽、黄酮、香豆素、蒽醌、皂苷、强心苷、多糖、蛋白质等)的变化规律对中医药的了解、使用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庞婷麦蓝尹陈勇谢臻唐云丽李耀华钟明玉
关键词:中药药对配伍化学成分
苦菜药理作用及工艺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苦菜分布广泛,营养丰富,被人们广泛使用。为了更好地研究苦菜,文章综述了2011年至2017年关于苦菜药理作用、工艺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邓丽红谢臻陈勇李耀华庞婷
关键词:苦菜药理作用
大黄复方配伍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大黄为泻下通便之良药,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见于多种复方配伍中。测定配伍前后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是目前研究大黄配伍机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对大黄复方及药对配伍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其配伍机制和合理利用提供借鉴。
谢臻周媛陈勇李怡萱麦蓝尹
关键词:配伍化学成分
大黄配伍药对的蒽醌含量及其紫外谱线组图谱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大黄五个药对即大黄枳实、大黄黄连、大黄牡丹、大黄桃仁、大黄甘遂配伍后蒽醌类成分的变化。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配伍后总蒽醌与游离蒽醌含量变化并用紫外谱线组图谱分析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水提液经环己烷、氯仿及正丁醇三种有机溶剂萃取后萃取液蒽醌类成分的紫外吸收谱图变化。结果大黄各药对配伍后总蒽醌与游离蒽醌总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大黄桃仁组游离蒽醌提取率与大黄甘遂组总蒽醌及结合蒽醌提取率均升高,其余各组均使蒽醌类成分含量降低,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大黄黄连组。紫外谱线组图谱在宏观上反映了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配伍的化学成分总效应变化。结论大黄与其他药物配伍后大都会引起蒽醌类成分含量的降低,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大黄的功效作用存在共性关系。
麦蓝尹谢臻陈勇李耀华庞婷
关键词:配伍蒽醌类成分
基于抗炎作用的大黄药对配伍规律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观察大黄及其分别与枳实、黄连、牡丹、桃仁和甘遂配伍后对小鼠足肿胀的抗炎作用,研究大黄药对的配伍规律。方法小鼠分别灌胃给予15,30 g·kg-1大黄及大黄枳实、大黄黄连、大黄牡丹、大黄桃仁及大黄甘遂提取物,早晚各1次,连续7 d,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比较大黄及其5个药对的急性毒性。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黄及其5个药对提取物均能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足肿胀炎症反应,并可降低小鼠炎症组织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提高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P<0.05)。急性毒性实验中各组小鼠无法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测得最大给药量按含生药量计算大黄、大黄枳实、大黄黄连、大黄牡丹、大黄桃仁及大黄甘遂分别为145.33,142.30,117.53,103.45,113.09,182.36 g·kg-1,相当于人临床日用量的581,569,470,418,452及729倍。结论大黄各药对配伍后均具有抗炎作用,大黄甘遂抗炎作用最优,其次为大黄黄连和大黄牡丹。大黄经过配伍后毒副作用降低。
麦蓝尹陈勇谢臻唐云丽钟明玉庞婷
关键词:枳实黄连桃仁甘遂抗炎作用
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学的中药复方配伍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4年
中药方剂配伍是一个复杂的组分系统,蕴含着丰富的配伍信息。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对促进方药配伍优化筛选,提高药效及促进我国中药事业走向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数理统计方法作为定量化分析与推断数据资料、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定性定量地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内涵。该文就数理统计方法在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中的应用,从方药配伍剂量优化、复方配伍的药效和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中药配伍禁忌规律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机制和内涵提供参考。
麦蓝尹李怡萱陈勇谢臻李杰钟明玉
关键词:配伍规律配伍禁忌
配伍药物与pH值环境对大黄蒽醌类成分溶出变化的影响规律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研究配伍药物与pH值环境对大黄药对中蒽醌类成分溶出变化的影响规律。方法首先检测与大黄配伍的药物(醋甘遂、牡丹皮、黄芩、黄连、附子、枳实、厚朴)单煎液的pH值,然后在相同pH值的水溶液中加入大黄进行煎煮,采用UV-Vis法和HPLC法测定此pH值的水煎液中蒽醌类成分的量,与大黄药对共煎液中蒽醌类成分的量进行比较。结果 UV-Vis法检测结果显示,大黄与黄连配伍时,总蒽醌的溶出量最低,而大黄与黄芩配伍时总蒽醌的溶出量最高。用盐酸水溶液提取大黄,总蒽醌的溶出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HPLC法测定结果显示,在测定的7个药对中,黄连与大黄配伍时,蒽醌类成分溶出量最低,而附子与大黄配伍时,蒽醌类成分的溶出量最高。使用不同pH值的盐酸水溶液提取大黄时,蒽醌类成分的量在pH值为5.6时最高。结论大黄在煎煮过程中,与其配伍的药物和pH值环境均会引起蒽醌类成分溶出量的变化,但是不同药物配伍后形成的pH值环境与用盐酸调整的pH值环境对蒽醌类成分产生的影响存在不一致性,pH值环境对其影响较大。
谢臻周媛陈勇李怡萱麦蓝尹钟明玉
关键词:药对配伍PH值蒽醌成分醋甘遂
基于三黄泻心汤的黄芩-大黄-黄连不同剂量配伍对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溶出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基于三黄泻心汤(简称"泻心汤")考察黄芩-大黄-黄连不同剂量配伍对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溶出的影响,为研究中药复方药味剂量组成配伍的化学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汉黄芩苷含量。固定黄芩剂量(3 g)不变,以大黄和黄连的不同剂量为因素,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溶出率为响应值,设计二因素五水平星点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芩-大黄-黄连最佳剂量配伍,并与经典剂量泻心汤(黄芩3 g、大黄6 g、黄连3 g)比较其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溶出率的变化。结果:黄芩、大黄、黄连的剂量分别为3、1.76、0.17 g时提取液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总溶出率最高,验证试验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总溶出率平均为21.89%(RSD=0.46%,n=3),与预测值22.54%的相对误差为2.88%;与经典剂量泻心汤比较,最优配伍剂量黄芩-大黄-黄连提取液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总溶出率提高了47.21%。结论:基于泻心汤的黄芩-大黄-黄连不同剂量配伍对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溶出有一定影响,当黄芩、大黄、黄连的剂量分别为3、1.76、0.17 g时其溶出率高于经典剂量。
邓丽红谢臻陈勇李耀华庞婷
关键词:三黄泻心汤黄芩苷汉黄芩苷星点设计溶出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