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3089)

作品数:73 被引量:415H指数:12
相关作者:牛荻涛王家滨史庆轩徐善华关虓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阳师范学院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5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5篇混凝土
  • 22篇喷射混凝土
  • 11篇碳化
  • 11篇本构
  • 9篇冻融
  • 9篇受压
  • 9篇力学性能
  • 9篇硫酸盐侵蚀
  • 9篇抗震
  • 9篇力学性
  • 8篇应力
  • 8篇载力
  • 8篇钢纤维
  • 8篇承载力
  • 7篇荷载
  • 7篇本构关系
  • 7篇本构模型
  • 6篇型钢
  • 6篇氯离子
  • 5篇冻融损伤

机构

  • 75篇西安建筑科技...
  • 5篇安阳师范学院
  • 5篇教育部
  • 4篇西安科技大学
  • 3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中铁一局集团...
  • 2篇杭州市房屋安...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建筑西北...
  • 1篇陕西国防工业...

作者

  • 36篇牛荻涛
  • 26篇王家滨
  • 14篇徐善华
  • 14篇史庆轩
  • 10篇关虓
  • 6篇姜磊
  • 6篇马蕊
  • 6篇袁斌
  • 5篇黄炜
  • 5篇田建勃
  • 4篇王南
  • 4篇张婷
  • 4篇李斌
  • 4篇任浩
  • 4篇王友德
  • 4篇李安邦
  • 3篇薛建阳
  • 3篇王秋维
  • 3篇王斌
  • 3篇张宗星

传媒

  • 10篇混凝土
  • 10篇西安建筑科技...
  • 7篇建筑结构
  • 5篇硅酸盐通报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建筑结构学报
  • 3篇建筑材料学报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功能材料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工程力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铁道学报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实验力学
  • 1篇工业建筑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7篇2017
  • 20篇2016
  • 20篇2015
  • 11篇2014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的小跨高比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受剪承载力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钢板-混凝土组合(PRC)连梁由于内嵌钢板的作用可显著提高连梁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耗能能力,但目前对其受剪承载力理论分析研究较少。该文应用软化拉-压杆模型方法对小跨高比PRC连梁进行了受力分析,并结合条带模型,建立了小跨高比PRC连梁受剪承载力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提出了小跨高比PRC连梁受剪承载力简化软化-拉压杆模型计算方法,通过国内外37个小跨高比PRC连梁试验结果对模拟计算建议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并与国内外相关规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软化拉-压杆模型方法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该方法有明确的力学计算模型,能较为合理的反映跨高比不大于2.5的小跨高比PRC连梁的受剪机理。
田建勃史庆轩王南王朋潘秀珍
关键词:受剪承载力
活性粉末混凝土微观层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作为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及高耐久性等优异性能,在桥梁与路面工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和特种结构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组成中活性组分多,内部结构复杂,微观机理研究尚不够明确,难以为材料的宏观性能提供明确的理论依据.介绍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各组分产生的反应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微观形貌及孔结构等的研究成果,更进一步地提出了现阶段微观层面研究和材料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史庆轩戎翀张婷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微观形貌孔结构
硫酸盐与冻融复合作用下混凝土劣化规律被引量:22
2016年
采用快冻法对混凝土分别在1%Na_2SO_4,5%Na_2SO_4,5%MgSO_4(质量分数)溶液以及水中的冻融情况进行试验,从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损伤层厚度及损伤层混凝土抗压强度等方面研究混凝土的损伤劣化规律,并结合扫描电镜方法,分析混凝土在硫酸盐和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复合损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呈现快速下降、缓慢下降和快速下降3个阶段;抗压强度变化表现为缓慢下降和加速损失2个阶段。随着冻融次数增加,混凝土损伤层中超声波速降低,损伤层厚度增大,损伤层混凝土抗压强度明显降低,混凝土损伤劣化程度增大。混凝土在5%Mg SO4溶液中冻融破坏严重,抗冻性能最差;在5%Na_2SO_4溶液中,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前期劣化程度比水冻的小,冻融300次后劣化程度比水冻的大;混凝土在1%Na_2SO_4溶液中的劣化情况比5%Na_2SO_4溶液和水中的大。
姜磊牛荻涛
关键词: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冻融循环
喷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快速碳化法,对普通喷射混凝土及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进行研究,并与同配合比模筑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施工工艺及钢纤维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影响;同时对碳化后模筑混凝土及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微观结构对碳化后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引入施工工艺影响系数和钢纤维影响系数,建立喷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施工方式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影响大,钢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提高喷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且喷射混凝土碳化深度变化规律与模筑混凝土相似且更好的符合Fick第一定律.喷射混凝土中原始微气孔及裂缝为CO2的侵入提供通道,且缺陷中钙矾石、氢氧化钙等晶体为Ca CO3晶体的成核和生长提供有利条件;随着碳化反应的发展,喷射混凝土中可碳化物质不断被消耗,碳化产物持续生成并阻塞毛细孔,改变内部微观孔结构组成,使其密实度增加.
王家滨牛荻涛马蕊关虓
关键词:喷射混凝土钢纤维抗碳化性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完全碳化混凝土单轴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研究完全碳化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本文开展了C20、C30以及C40三批次混凝土实验室快速碳化以及单调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完全碳化混凝土脆性增加,峰值应力提高,其峰值应力提高增幅随混凝土强度增加而减小;完全碳化混凝土峰值应变减小幅度在10%左右,且不随混凝土强度增加而发生明显变化;完全碳化混凝土极限应变随混凝土强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减小幅度随随混凝土强度增加而增加,当混凝土强度从C20变化到C40情况下,试件极限应变减小幅度为10%-30%.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既有混凝土结构安全评估及抗震性能分析提供技术依据.
徐善华孔德亮李安邦朱文治
关键词:碳化应力-应变关系峰值应力
钢-混凝土组合连梁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被引量:15
2014年
针对目前我国在钢-混凝土组合连梁的研究工作较少,相关理论很不完善,我国现行的有关规范缺少专门针对钢-混凝土组合连梁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的现状,对国内外有关钢-混凝土组合连梁的试验研究、承载力计算以及受力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评价,对比了几种典型连梁的抗震性能,并指出目前有关钢-混凝土组合连梁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尚未涉及的方面,为钢-混凝土组合连梁的进一步试验研究及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史庆轩田建勃王南郭智峰
关键词:抗震性能抗剪承载力延性
考虑塑性应变及损伤阈值的混凝土冻融损伤本构模型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根据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特性,研究了损伤变量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冻融后混凝土损伤演化方程,探讨了损伤阈值对混凝土冻融损伤本构模型的影响。将统计学方法与细观力学方法结合,采用平行杆模型模拟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单轴受压的损伤演化规律,在传统的两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基础上引入损伤阈值参数,提出了考虑塑性变形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方程。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应混凝土在受载初期时的力学特性。结合试验结果,求解出模型中的参数,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合理性。
关虓牛荻涛王家滨姜磊
关键词:损伤本构模型损伤阈值
斜交相贯节点受压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
2018年
以钢管混凝土斜交相贯节点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对方钢管混凝土相贯节点进行轴压荷载作用下非线性分析。分析钢管、核心混凝土、竖向连接板、加强环、衬板等各部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不同阶段的应力分布及构件破坏位置的变化,进一步明确相贯节点构造各部件的工作机理。针对分析结果所确定的多尺度界面位置,通过对相贯节点分别采用实体模型和多尺度模型进行算例分析,验证多尺度界面连接方法的合理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尺度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关键构件微观部分的受力性能,且大大降低了计算量,节省计算时间。
王璐桑丹
关键词:方钢管混凝土相贯节点受压性能
基于耐久性检测的运煤栈桥碳化寿命预测被引量:5
2015年
运煤栈桥是大型矿场和燃煤电厂的重要运输设施,而混凝土的碳化对运煤栈桥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大的影响,对其进行科学的耐久性评估和使用寿命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陕北地区某栈桥的气候环境、工作环境、外观质量、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碳化深度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耐久性参数进行了调查与检测,基于检测结果,分析了运煤栈桥的主要病害及结构性能劣化原因,并预测了栈桥的剩余寿命,为栈桥的正常运营及维护加固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虓牛荻涛王家滨
关键词:耐久性碳化剩余寿命
干湿交替喷射混凝土硫酸盐侵蚀试验被引量:25
2016年
为了研究隧道衬砌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针对隧道单层衬砌结构常用的喷射混凝土,考虑施工方式、钢纤维掺入等因素,对喷射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分析。采用干湿交替加速侵蚀法,分析普通混凝土与喷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差异;随后,采用X射线衍射(XRD)、综合热分析(TG-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侵蚀后喷射混凝土产物的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经硫酸盐侵蚀后,喷射混凝土基本性能损伤速度低于普通混凝土,而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最优;喷射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破坏方式从初期钙矾石破坏转变为后期钙矾石、石膏复合破坏;随着干湿交替次数增多,试件中钙矾石及石膏含量增加,氢氧化钙及水化硅酸钙含量降低。
牛荻涛王家滨马蕊
关键词:衬砌混凝土干湿交替喷射混凝土硫酸盐侵蚀钢纤维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