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11103)

作品数:27 被引量:233H指数:10
相关作者:任福继胡敏唐益明王晓华许良凤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神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电子电信
  • 4篇理学

主题

  • 4篇人脸
  • 3篇三I算法
  • 3篇通孔
  • 3篇模糊推理
  • 3篇聚类
  • 3篇核函数
  • 3篇
  • 3篇FMT
  • 2篇电路
  • 2篇语音
  • 2篇蕴涵算子
  • 2篇人脸表情
  • 2篇人脸表情识别
  • 2篇人脸识别
  • 2篇识别方法
  • 2篇算子
  • 2篇情感
  • 2篇小波
  • 2篇可能性聚类
  • 2篇集成电路

机构

  • 27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德岛大学
  • 1篇神户大学

作者

  • 9篇任福继
  • 8篇胡敏
  • 8篇唐益明
  • 7篇王晓华
  • 5篇孙晓
  • 5篇许良凤
  • 4篇王伟
  • 4篇陈田
  • 3篇方芳
  • 3篇刘军
  • 3篇王伟
  • 2篇刘坤
  • 2篇吴玺
  • 1篇唐勇
  • 1篇韩博宇
  • 1篇齐梅
  • 1篇常郝
  • 1篇杨国兵
  • 1篇陈红波
  • 1篇全昌勤

传媒

  • 10篇电子测量与仪...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模式识别与人...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模糊系统与数...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计算机学报
  • 1篇微电子学与计...
  • 1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计算机科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过面积扩张和散热硅通孔的3DIC热量的优化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集成度的增加,高密度的3D IC的发热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温度过高的热斑不仅影响芯片的性能,甚至对芯片的可靠性带来严重的威胁。从两个方面来优化三维芯片的热量问题,通过模拟退火算法把电路模块划分到合适的层,使得热斑块在整体芯片的分布较为均;在x/y方向上对热斑块适当的面积扩张来降低热斑块的功耗密度,然后在z方向上插入散热硅通孔来转移芯片内部的热量。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优化后的芯片最高温度可以进一步减小,在电路ncpu第二层中优化前后最高温度降低了11.98°;热量分布更加均衡,层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最大可以缩减11.82,有效地控制了芯片的温度。
王伟杨国兵杨国兵方芳陈田刘军
关键词:热量
FMT-泛三I算法的约束度理论被引量:2
2012年
从先前提出的泛三I算法出发,面向FMT(fuzzy modus tollens)问题,提出模糊推理的FMT-泛三I约束算法。改进之前的三I约束FMT原则,给出泛三I约束解的存在条件,建立FMT-泛三I约束算法的统一形式的解。并且,针对9种具体的蕴涵算子,获得相应的泛三I约束解。最后,给出并改进FMT-三I约束算法的相关结论。
唐益明
关键词:模糊推理三I算法
融合全局和局部特征的人脸识别被引量:28
2013年
提出一种从全局和局部两个方面共同表征人脸的算法。首先,Gabor小波能够从不同方向不同尺度上有效表征人脸特征,它突出了人脸的局部显著性。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提取的是人脸的轮廓信息,弥补了Gabor小波在人脸全局特征提取方面的不足。运用PCA提取人脸全局特征,Gabor小波提取特征并通过PCA降维后作为其局部特征,将它们融合后作为人脸的总特征进行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融合全局和局部特征的人脸识别效果要优于对单一特征的人脸识别。在同一个人3幅图像作为训练样本的情况下,算法的识别率最高能达到96.79%。
胡敏程天梅王晓华
关键词:人脸识别GABOR小波主成分分析
分段二次方转换函数驱动的高斯核模糊C均值聚类被引量:2
2020年
基于转换数据的模糊聚类算法存在转换模式单一、聚散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了分段二次方转换函数驱动的高斯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首先,通过分段二次方转换函数将原先分段线性数据转化的策略进行了相应的拓展,使数据转化的模式更加细腻,使得同类型的数据更好地聚集在一起,非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远离。其次,我们引入了高斯核函数,将数据从低维空间映射到高维空间来进行聚类划分。最后,将这些集成到模糊聚类的框架之中,形成了所提算法。通过对比实验表明,所提算法明显优于相关的4种算法。
唐益明张征芦启明
关键词: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高斯核函数
基于MATLAB/RTW的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1
2015年
针对MATLAB/RTW的传统半物理仿真系统中仿真目标机向数据监控计算机传输数据的实时性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改进的DEFLATE压缩算法的网络通信模块。仿真主控计算机通过RTW工具把网络通信模块生成能在仿真目标机上实时运行的目标程序,然后把模型中需要观察的仿真数据通过以太网实时发送到与仿真目标机相连的数据显示计算机中。通过实验数据对比,采用改进后的DEFLATE压缩算法比不采用压缩算法的网络通信模块在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能上有明显提高。
刘坤方芳王伟
关键词:半物理仿真MATLABRTWVXWORKSSIMULINK
基于梯度Gabor直方图特征的表情识别方法被引量:25
2013年
针对传统Gabor特征在表情识别上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梯度Gabor直方图(GGH)特征的表情识别方法.首先对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进行Gabor特征提取;然后将相同尺度、不同方向的Gabor特征按照梯度方向构造Gabor特征融合图,再对融合图进行分块并计算每个子块的直方图分布,从而构成人脸的GGH特征;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对GGH特征进行人脸表情分类.在JAFFE库与Pain Expressions库上进行交叉验证的结果表明,在保证较高识别率时,GGH特征比传统的Gabor特征实时性更高.
胡敏朱弘王晓华许良凤
关键词:GABOR特征分块直方图梯度方向
基于跨度和虚拟层的三维芯核测试外壳扫描链优化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为减少三维芯核绑定前和绑定后的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成本,提出了基于跨度和虚拟层的三维芯核测试外壳扫描链优化方法.所提方法首先通过最大化每条测试外壳扫描链的跨度,使得绑定前高层电路和低层电路的测试外壳扫描链数量尽可能相等.然后,在TSVs(Through Silicon Vias)数量的约束下,逐层的将虚拟层中的扫描元素分配到测试外壳扫描链中,以平衡绑定前后各条测试外壳扫描链的长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地减少了三维芯核绑定前后测试的总时间和硬件开销.
刘军吴玺裴颂伟王伟王伟
基于层叠模型细粒度情感要素抽取及倾向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商品评论中的细粒度情感要素抽取问题,提出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CRFs)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层叠模型.针对情感对象与情感词的识别,将评论的句法信息、语义信息等引入CRFs模型,进一步提高CRFs特征模板的鲁棒性.在SVM模型中,引入情感对象和情感词的深层词义及情感词的基本情感倾向等特征,改进传统的词包模型,对〈情感对象,情感词〉词对进行细粒度的情感分类判断,从而获得商品评论中的情感关键信息:(情感对象,情感词,情感倾向性)三元组.实验表明,文中的CRFs和SVM层叠模型可提高情感要素抽取与情感分类判断的准确性.
孙晓唐陈意
关键词:情感计算情感要素语义角色
一种基于几何特征的表情相似性度量方法被引量:5
2015年
在表演驱动、表情克隆等人脸动画中,需要寻找最相似表情以提高动画真实感和逼真度.基于面部表情几何特征提出一种特征加权的表情相似性度量方法.首先,在主动外观模型上,利用链码描述各区域的形状特征以刻画局部表情细节,并根据区域特征点间的拓扑关系构建形变特征以反映整体表情信息.然后,采用特征加权方式对融合的几何特征进行相似性度量,并将权重的求解过程转化为加权目标函数最小化.最后,利用求解的权重以及特征加权函数度量表情间的相似性,寻找与之最相似的表情图像.在BU-3DFE数据库和FEEDTUM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寻找相似表情的正确率方面明显高于现有的度量方法,并且对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表情描述保持较好鲁棒性,尤其在嘴型、脸颊收缩、嘴开合幅度等表情细节维持较高相似度.
黄忠胡敏王晓华
关键词:链码形变特征特征加权
信号反弹作用下的3D-SIC过硅通孔测试结构被引量:1
2012年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3D-SIC)主要采用过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技术来实现电路在垂直方向上的互连,但TSV在制造过程或绑定后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失效,导致整个芯片无法正常工作。针对通过TSV绑定后的3D芯片,利用信号在导体中传输的不可逆性,在测试信号发送端施加两次不同测试激励,在其他层的测试信号接收端增加反弹模块,再利用触发器和多路选择器将两次反馈结果进行比较,实现针对TSV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180nm CMOS工艺下,与同类方法比较,提出的测试结构面积和测试平均功耗分别减少59.8%和18.4%,仅仅需要12个测试时钟周期。有效地证明了结构具有面积和时间开销较小,功耗较低的特性。
王伟王伟唐勇方芳陈田刘军
关键词:可测试性设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