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580)

作品数:16 被引量:86H指数:7
相关作者:杨喜田闫东锋赵佳宝崔秋芳郭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侧柏
  • 5篇土壤
  • 5篇根系
  • 4篇山毛桃
  • 4篇毛桃
  • 3篇人工林
  • 3篇混交
  • 3篇混交林
  • 2篇典型林分
  • 2篇郁闭
  • 2篇郁闭度
  • 2篇植被
  • 2篇小气候
  • 2篇林分
  • 2篇抚育
  • 1篇丹江口库区
  • 1篇氮分布
  • 1篇典型植被
  • 1篇形态和生理特...
  • 1篇杨树

机构

  • 16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作者

  • 16篇杨喜田
  • 7篇闫东锋
  • 5篇赵佳宝
  • 3篇崔秋芳
  • 3篇孔玉华
  • 3篇郭丹丹
  • 2篇常海荣
  • 2篇陈家林
  • 2篇张盼盼
  • 2篇吴明
  • 1篇吴明作
  • 1篇孙玉军
  • 1篇闫东峰
  • 1篇耿建伟
  • 1篇郭二辉
  • 1篇苗蕾
  • 1篇薛帅征
  • 1篇王向阳
  • 1篇陈景玲
  • 1篇王德彩

传媒

  • 4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江口库区不同植被类型地表根系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为研究地表根系结构特征及其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通过对丹江口库区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针叶林和阔叶林35块样地进行地表土壤(0~10和10~20 cm土层)和根系采集和室内实验,分析4种植被类型根系结构特征、土壤渗透特性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4种植被类型土壤0~10土层的土壤初渗率和稳渗率均高于10~20 cm土层;土壤0~10和10~20 cm土层土壤初渗率和稳渗率在不同植被类型间均表现相同趋势,即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针叶林;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初渗率、稳渗率等指标均与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P〈0.05);根系直径在0.5~5 mm范围内的根系结构特征参数与土壤入渗特征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P〈0.05);在Kostiakov入渗模型中,直径介于0.5~5 mm不同径级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与b值正相关,与a值负相关。丹江口库区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渗透性能优于灌木林和针叶林,4种不同的植被类型土壤入渗特征值均随根系结构参数值增大而增大,且直径在0.5~5 mm径级范围内的根系对土壤渗透能力的增强作用最明显。
闫东锋王德彩杨喜田
关键词:植被类型土壤入渗根系特征入渗模型
栎类天然次生林不同组分及土壤碳氮分布对森林抚育的响应被引量:9
2017年
森林抚育作为重要的森林经营措施,深刻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根据抚育前后中幼龄栎类Quercus天然次生林林分密度,分为轻度(21%),中度(35%),重度(54%)和对照(0%)等4个抚育处理水平,抚育2a后进行测树学调查,研究乔木层各组分、林下植被、凋落物层和土壤碳储量及碳氮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基于16株树干解析资料建立的栎类单株生物量估算模型,可以用来估算栎类各组分生物量;不同抚育强度栎类天然次生林乔木层干、皮、枝、叶和根组分中,叶的碳、氮质量分数最大;乔木层、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碳、氮质量分数均随抚育强度增大而增加,碳氮比(C/N)均随抚育强度增大有减小的趋势;不同抚育强度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和碳储量大小顺序为干>枝>根>叶>皮,轻度、中度、重度和对照的乔木层碳储量分别为21.42,32.62,51.24,14.35t·hm^(-2);林下植被、凋落物层生物量和碳储量大小关系为对照>轻度>中度>重度,各层碳储量大小关系均为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重度抚育有利于提高土壤表层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及碳储量,重度抚育时3个指标值分别达到16.93 g·kg^(-1),3.88 g·kg^(-1)和22.79 t·hm^(-2)。森林抚育有利于栎类天然次生林乔木层、林下植被层生物量和碳储量的提高,不利于凋落物层碳储功能的发挥,而乔木层在栎类天然次生林中碳储量最大,碳汇潜力也最大。
闫东锋郭丹丹吴桂藏杨喜田
关键词:森林经营学森林抚育抚育强度
太行山南麓3种典型人工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5年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选取太行山南麓20年生侧柏、刺槐、栓皮栎人工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林下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含水率和孔隙度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3种人工林不同土层的土壤有机碳、氮(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总体上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表现为刺槐人工林最高、侧柏人工林最低。3种人工林林下土壤剖面的C/N比值介于6.44~12.00,没有明显差异。3种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铵态氮、硝态氮(除侧柏人工林)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3种人工林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除侧柏人工林)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土壤容重与之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仅侧柏人工林的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
苗蕾孙玉军杨喜田董斌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豫西山区典型林分近自然状态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近自然森林经营是达到持续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目标林分进行近自然状态分析是开展科学森林经营活动的前提。以豫西山区4种典型林分(栎类纯林、阔杂林、松栎混交林和油松纯林)为研究对象,在构建近自然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PCo A(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坐标分析法对林分之间的相异关系和林分近自然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林分上层结构特征、林分下层结构特征和林分地表根系结构特征3方面构建的近自然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很好反映林分之间的差异信息;PCo A坐标排序轴前2轴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94.79%;排序图显示,松栎混交林与阔杂林较接近,阔杂林与栎类纯林较接近,而栎类纯林与油松纯林较接近。将研究区油松纯林、阔杂林、松栎混交林和栎类纯林4个30年生的中龄林分近自然状态分别划分为人工、天然、近天然和半天然,对各林分类型从林木竞争、林分结构、林分生长、林下更新能力和地表根系发育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近自然林森林经营策略。林分近自然状态评价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抚育经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闫东锋牛梦鹤吴桂藏张振杨喜田
关键词:林分类型近自然森林经营豫西山区
豫南山区典型林分地表层根系结构与土壤特性的关系被引量:9
2014年
以豫南山区20年生的不同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林地地表层细根结构参数和土壤理化特性指标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麻栎—马尾松混交林土壤全氮质量分数、有效氮质量分数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均高于麻栎林和马尾松纯林,且主要集中在林地0-10 cm土层中;各根系结构参数值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根质量密度最大的林分类型为马尾松纯林,达到2.268 mg·cm^-3;各林分类型林地表层的根系以直径在0.3-0.7 mm的细根为主。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有效氮质量分数均与根质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和根体积密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土壤密度与根系结构参数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三次曲线能很好的拟合土壤有效氮质量分数与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的关系,而对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和根系各参数拟合效果较好的是幂函数或S形曲线。
闫东锋张振杨喜田
关键词:土壤理化特性
侧柏、山毛桃单栽及侧柏-山毛桃混栽幼苗根际土壤环境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山毛桃(Prunus davidiana)均属太行山地区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以侧柏和山毛桃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试验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侧柏单栽、山毛桃单栽和侧柏-山毛桃混栽)对根际土壤养分状况和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毛桃单栽和侧柏-山毛桃混栽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pH(p<0.05),提高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相对单栽,混栽种植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的含量(p<0.05)。单栽及混栽种植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根际区土壤速效磷含量,但并未造成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分析根际微生物数量发现,侧柏-山毛桃混栽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真菌的数量(p<0.05),而山毛桃单栽则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p<0.05)。综合分析表明混栽幼苗能有效改善根际土壤养分状况和微生物活性,因而,侧柏纯林引种山毛桃可作为防止土壤退化的一种有效措施。
孔玉华王怡博赵佳宝付梦瑶杨喜田
关键词:侧柏山毛桃根际土壤土壤养分状况微生物数量
侧柏-山毛桃混交林枯落物分解动态与养分归还的研究
2015年
以黄河小浪底库区内10 a生的侧柏、山毛桃纯林及侧柏-山毛桃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枯落物分解袋法对其枯落物的季节分解动态与养分归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气温高、降水多的5-11月,3种林分下枯落物的失重率变化较大,在气温低、降水较少的11月到次年3月,枯落物失重率变化较为平缓。不同林分间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大小顺序为:山毛桃纯林〉侧柏-山毛桃混交林〉侧柏纯林;(2)枯落物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呈现出:N含量先升后降,为富集-释放的模式;P含量持续升高,出现富集现象;K含量不断下降,为直接释放的模式;(3)N、P、K在3种林分中的年归还量大小顺序分别为:侧柏-山毛桃混交林〉山毛桃纯林〉侧柏纯林;侧柏-山毛桃混交林〉侧柏纯林〉山毛桃纯林;山毛桃纯林〉侧柏-山毛桃混交林〉侧柏纯林。相对于纯林,侧柏-山毛桃混交林有利于提高枯落物的分解速率,显著增加N和P的归还量(P〈0.05)。
吴明赵佳宝孔玉华张盼盼杨喜田常海荣王怡博
关键词:侧柏山毛桃养分归还
间伐对杨树人工林表层根系分布及碳存储格局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以惠济区林龄10a的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距树干1、1.5、2m处设置样点,研究0~10cm和10~20cm层根系结构及碳分布特征,旨在为培育大径级木材的经营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根径在距树干不同调查距离、不同土层深度主要以细根形式出现,根径范围在0.3~0.7mm之间。处理1(适度抚育)、处理2(强度抚育)、对照3个处理水平下,0~10、10~20cm层的根长密度均在调查距离2m处出现最小值,为3.106、2.181、2.091、2.418、2.662、0.946mm·cm^(-3)。2)不同抚育处理杨树人工林不同调查距离区地表层根系碳储量大于下层,不同调查距离根系总碳储量0~10cm层变化规律:处理2>处理1>对照;10~20cm层变化规律:处理1>处理2>对照。0~10cm土层处理2水平杨树人工林根系碳储量最高,为30 990.94t·hm^(-2),分别比处理1、对照林分高10.39%和14.04%;10~20cm土层处理1水平杨树人工林根系碳储量最高31 253.66t·hm^(-2),分别比处理2、对照林分高10.18%和15.75%;2土层均表现出抚育后杨树人工林根系碳储量大于未抚育的。3)对照、处理1、处理2水平下灌草的碳储量都是最低的,其值分别为0.027、045、0.126t·hm^(-2),且处理2>处理1>对照;对照、处理1、处理2水平下分解层碳储量之和是最高的,半分解碳储量为0.593、0.532、0.436t·hm^(-2),分解碳储量分别是0.697、0.445、0.502t·hm^(-2),分解层的碳储量有下降的趋势;3个处理水平林下总碳储量分别为1.850、1.551,2.271t·hm^(-2),且处理2>对照>处理1。
闫东锋郭丹丹吴桂藏杨喜田
关键词:杨树人工林根系
树冠遮蔽对侧柏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以10年生侧柏-山毛桃混植林为研究对象,侧柏纯林为对照(L0,100%NS),探讨保育植物山毛桃的树冠遮蔽对10年生侧柏形态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山毛桃为保育植物的混植林中,侧柏的高度(H)、胸径(DBH)、冠幅(CW)均显著大于L0;混植林中,处理1(L1,85%NS)显著大于处理2(L2,70%NS);2)混植林中侧柏的qP、ΦPSⅡ、Fv/Fm的日均值均高于对照L0,L1的qP日均值最大,L2的ΦPSⅡ、Fv/Fm日均值最大;而ETR和NPQ的日均值在L0条件下最大;3)qP,ΦPSⅡ和Fv/Fm的日变化曲线均呈"V"型,而ETR和NPQ均呈倒"V"型;4)侧柏对不同光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说明光照不再是影响10年生侧柏生长的主导因子。
崔秋芳常海荣陈家林赵佳宝杨喜田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参数
不同立地条件下栓皮栎人工林群落生物量结构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比较了河南省境内不同立地条件下栓皮栎人工林5个分布区生物量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黄棕壤上的栓皮栎林生物量最高,为138.63 kg/m2,棕壤其次,褐土上的栓皮栎人工林生物量最低,仅为黄棕壤的72.62%;不同坡向的栓皮栎林生物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西南>南>东南>东北>北>西北;不同的土层厚度对栓皮栎林的生物量影响显著,不同土壤厚度的生物量大小顺序为(60~80cm)>(40~60cm)>(20~40cm)>(0~20cm),随着土层厚度的加深,林地生物量迅速增加;不同坡位生长的栓皮栎林生物量有所差异,林分生物量大小顺序为下坡>上坡>中坡,但差异不明显;海拔对栓皮栎人工林生物量没有显著的影响,栓皮栎林在海拔700~1300m之间生长状况最好,随着海拔的升高,生物量呈下降的趋势。
付梦瑶杨红震杨喜田
关键词:栓皮栎人工林生物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