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Z023)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4
- 相关作者:教军章刁利明姚尚建张继亮张晓峰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公民社会发展中的公民性格与公共利益关系解析被引量:4
- 2010年
- 公共利益问题是多学科领域关注的重要论题。行政学界多从"公共性"存在的维度诠释其与"私域"的界限。对于公共利益的表达及其程度分析,人们主要确定了公共立法与执法的制度标准,于是政府组织、非政府公共组织就逻辑地成为主导性影响因素。事实上,随着公民社会的演进与发展,个体之"公民性格"的养成理应成为公共利益表达的基础性约定因素。本文通过对公民性格问题研究的简单回顾,讨论公民性格养成与公共利益表达程度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图证明公民性格在现代公共管理发展中的深层意义。
- 教军章
- 关键词:公共利益公共价值公民社会
- 现代俄罗斯行政改革的前提及其历史进程被引量:5
- 2011年
- 同为转型期的大国,邻国俄罗斯行政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在经历了多年的尝试与探索之后,其酝酿已久的行政改革纲要终于在2003年得以系统实施,并于2005年进行调整与补充。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必须保证权力中心的一致及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改革纲要的制定既不可忽视又不可照搬他国经验。
- 刁利明
- 关键词:行政改革
- 政策决策中的非理性问题与“理性化”的政策被引量:1
- 2013年
- 理性并不像理性主义所标榜的那样是万能的,它也有非理性的一面,在政策活动中也会导致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而且将理性绝对化本身就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什么是理性,怎样思想和行为才是理性的,其理解和回答很难说就是真正理性的,由此出发的政策决策也很难说是理性的。确立科学合理的议事规则,推动法治基础上的宪政才是"理性化"政策决策的根本,也是中国政策决策"理性化"的必然走向。
- 张晓峰
- 关键词:非理性民主法治宪政
- 理性行政人的身份特征与价值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通过对公共行政人性假设的简单分析,重点讨论了理性行政人的身份、特征及其功能,就理性行政人的价值实现途径进行了概括式阐述。其目的在于说明,行政主体理论尽管未能达成关于行政人身份角色的统一认识,但事实上的行政人却主要以理性的逻辑和方式来履行公共职能,结构化或制度化的行动秩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关于理性行政人的价值定义以及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的讨论,或许会为进一步完善行政主体理论并为指导公共行政实践发展有所裨益。
- 教军章
- 关键词:人性假设公共价值
- 政府公共性的责任解读——兼与荀明俐博士商榷被引量:2
- 2012年
- 以责任视阈诠释政府公共性问题是政府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时代使命。政府公共性受到市场经济物化逻辑的现实场域干扰,不时显现出经济人理性的局域困惑而走向其本寓精神的悖论,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在于现代社会理性精神搁浅于形而上学化的思辨理性的事实。政府对公共性责任的践履意味着对尊重差异和协商对话的公共领域的完善,意味着责任政府基本价值理念的公共性确证。进一步对政府公共性的责任解读进行再解读,思考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终能驾驭资本的民主建设与国家机器重构问题,以便对深化政府公共性问题的探讨有所裨益。
- 教军章
- 关键词:政府公共性
- 现代俄罗斯的政治市场结构
- 2011年
- 俄罗斯社会本质上属于政治社会,政治资本是其资本的主要形式。控制政治资本意味着获得财富及其保障。政治资本的存在使政治市场存在成为可能。这个市场的主体是以资源交换为目的的政治阶级代表。政治市场有其本身的结构。根据交换的主体不同,可以将政治市场划分为"圈内人"市场和"圈外人"市场。精英学研究必须考察政治市场的构成及其机制,因为正是在此发生了权力资源的重新配置。
- 刁利明
- 关键词:政治市场政治资本
- 行政主体与公共制度关系问题评析
- 2011年
- 人与制度关系问题的研究始终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政治学、法理学、行政法学、社会学、哲学等均关注人与制度之间的关系问题,有关主体与制度的协调、冲突乃至背离,以及如何构建科学合理完备的公共制度并使其在社会实践中发挥有效功能,已经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心的课题。本文就学术界关于行政主体、公共制度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简单评析,目的是为这种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学术线索。
- 教军章于健慧
- 关键词:行政主体公共制度行政人
- 中国行政改革的制度问题及其思考被引量:9
- 2012年
- 本文试图从制度分析的维度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历程进行宏观评析,其目的在于确证制度改革与创新地位的基础上,依照制度逻辑剖析中国行政改革可能存在的制度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赋予了理解和解决的思考方式。关于制度问题的思考主要在“应然”层面上进行倡导,这些思考的要点建立在反思公共管理学术史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其意义既在于一种行政改革背景下的公共学术思维方法的明确提倡,更在于面对中国实践的问题努力思考解释和解决路径的尝试。因此,就中国行政改革的制度问题进行理性建构主义分析、路径依赖逻辑的评判以及均衡博弈的利益标准衡量,无论如何都是需要不断深入研讨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 姚尚建
- 关键词:中国行政改革
- 公共性:从精神世界到社会生活被引量:6
- 2011年
- 公共性是公共生活的永恒话题,是公共生活的根本属性。形而上的公共性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约束力的公共精神。形而下的公共性表现为公共权力对公共利益的有效维护。作为抽象的公共精神的公共性必须还原现实的公共生活,通过公共利益体现其在公共领域中的价值。作为公共生活空间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既存在差异又存在着潜移默化的融合趋势,公共性也因而受到威胁,缓解公共性危机需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和社会资本的积累,形成对公共利益的更广泛的共识,达成行动的一致,进而使公共性得以彰显。
- 张继亮教军章
- 关键词:公共生活公共性公共利益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