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011132)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宝兴赵亚平张乃丽马洪强张育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破骨
  • 2篇破骨细胞
  • 2篇骨细胞
  • 2篇核细胞
  • 2篇干细胞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骨病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示踪技术
  • 1篇塑形
  • 1篇体外

机构

  • 6篇中国辐射防护...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宝兴
  • 5篇赵亚平
  • 4篇张乃丽
  • 4篇马洪强
  • 3篇周沫
  • 3篇张育敏
  • 2篇康悦
  • 2篇马绍英
  • 1篇王旭昇
  • 1篇李宝明
  • 1篇李幼忱
  • 1篇董丽
  • 1篇刘晓明
  • 1篇赖炽香
  • 1篇张康容

传媒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KH26标记BMSCs示踪技术在构建组织工程骨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荧光染料PKH26在构建组织工程骨中作为细胞示踪剂的可行性。方法取1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分离培养BMSCs,以PKH26标记第3代BMSCs,荧光显微镜观察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率;以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标记后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诱导后7、14d细胞形态变化,并于14d采用钙钴法检测ALP活性,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观察诱导结果。将PKH26标记的BMSCs接种于生物衍生骨材料,48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与材料的复合情况;将细胞-材料复合物植入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后肢肌袋,14、28d后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细胞的转归。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PKH26标记的BMSCs呈球形,呈现均匀分布的红色荧光;培养24h后细胞贴壁伸展,轮廓清晰可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染色阳性率达97.2%。经成骨诱导后,细胞由长梭形变为多边形或立方形,ECM分泌增多,ALP及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反应。PKH26标记细胞与生物衍生骨材料复合培养48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材料表面及内部发出红色荧光。标记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植入肌袋后14d,在植入区可见发出红色明亮荧光的标记细胞;术后28d,在植入区仍可见发出红色荧光的细胞,但数量较14d时少,荧光强度也较弱。结论PKH26标记BMSCs可作为一种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及短期体内示踪的有效手段。
张乃丽马洪强张育敏李宝明周沫王旭昇赵亚平李宝兴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PKH26BMSCS
生物衍生骨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7
2008年
背景:生物衍生骨材料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但其作为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还需验证。目的:评价异种生物衍生骨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体外观察性实验,于2007-08/2008-01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医用组织库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材料:山西省医用组织库生产的人松质骨;体外分离培养1周龄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经脱脂、脱钙、去抗原等步骤制备生物衍生骨材料,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超微结构。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生物衍生骨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PKH26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衍生骨材料复合培养,荧光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在骨材料上的生长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骨材料上的贴附、生长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生物衍生骨材料的形态结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其上的生长、增殖情况。②生物衍生骨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所制备的生物衍生骨材料呈白色,扫描电镜观察呈规则的疏松多孔结构,孔隙间有微孔相互连通。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明显的影响;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在材料表面及孔隙内可见PKH26标记的细胞,显示红色荧光;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细胞在材料上附着生长,细胞形态呈梭型或多角形,与材料贴附紧密。结论:实验制备的异种生物衍生骨材料细胞毒性低,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张乃丽李宝兴赵亚平张康容马洪强马绍英刘晓明张育敏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生物相容性
植入物周围破骨细胞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成熟破骨细胞是造成骨吸收的主要细胞。在一些病理条件下骨吸收和形成偶联失衡,会使破骨细胞数目增多及活性增强,导致骨过度丢失,从而造成外植体——主要指硬组织修复材料,即骨、软骨和口腔植入材料植入失败。在体内、外实验中有关破骨细胞的募集及诱导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在过去的几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就外植体周围破骨细胞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论述了磨损颗粒对破骨细胞发生、发育和活性的影响。
马洪强李宝兴赵亚平
关键词:植入物破骨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相容性
可塑形骨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综述用于修复骨缺损的可塑形骨泥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查阅近年可塑形骨泥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可塑形骨泥的制备和应用技术已日趋成熟,已有多种可塑形骨泥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获得了良好疗效。目前制备可塑形骨泥的材料各不相同,方法各异,骨修复能力也有较大差异。结论可塑形骨泥为修复形状不规则的骨缺损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现有的可塑形骨泥在满足临床需求方面还有一定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乃丽李宝兴张育敏周沫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细胞因子之一,因其具有独特和良好的升白细胞及干细胞动员作用,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M-CSF可诱导人破骨细胞形成,刺激其分化、存活,参与成熟破骨细胞对骨的吸收作用;而且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凋亡,因而可用于治疗骨骼石化症。虽然有关M-CSF对破骨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已有较广泛的研究,但对其确切的细胞生物学机制并不很清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
马洪强李宝兴赵亚平康悦赖炽香
关键词: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破骨细胞单核细胞代谢性骨病
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分离培养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的方法,并对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通过Dispase-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对表皮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MTT比色法对细胞的增殖动态进行测定,免疫组化法对两种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分离的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快速贴壁生长、增殖,活力较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阳性。结论通过Dispase-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分别获得的表皮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体外能够快速扩增、培养,可为下一步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提供充足、可靠的细胞源。
董丽周沫李宝兴赵亚平马绍英李幼忱张乃丽康悦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