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9095)

作品数:14 被引量:125H指数:7
相关作者:谭德清孙宝柱王剑伟李代金黄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生态环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窒息点
  • 3篇耗氧
  • 3篇耗氧率
  • 3篇厚颌鲂
  • 2篇毒性
  • 2篇毒性试验
  • 2篇鱼类
  • 2篇特有鱼类
  • 2篇金沙江
  • 2篇急性毒性
  • 2篇黑尾近红鲌
  • 2篇繁殖
  • 2篇繁殖生物学
  • 2篇半致死浓度
  • 1篇毒性实验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延迟投饵
  • 1篇鱼苗
  • 1篇鱼药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5篇西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北生物科技...
  • 1篇钦州学院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作者

  • 13篇谭德清
  • 5篇孙宝柱
  • 4篇王剑伟
  • 4篇但胜国
  • 4篇黄辉
  • 4篇李代金
  • 2篇熊玉宇
  • 2篇曹文宣
  • 1篇曹善茂
  • 1篇程鹏
  • 1篇于学颖
  • 1篇权恒
  • 1篇丁诗华
  • 1篇乔晔
  • 1篇朱成科
  • 1篇沈建忠
  • 1篇刘焕章
  • 1篇张富铁
  • 1篇于学颖
  • 1篇母红霞

传媒

  • 5篇水生生物学报
  • 4篇四川动物
  • 2篇淡水渔业
  • 1篇Scienc...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华金沙鳅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的筛选与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微卫星(Microsatellite)又称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其侧翼区序列比较保守,核心区以1—6个碱基组成串联重复序列。微卫星标记具有按照孟德尔方式分离、多态性丰富、呈共显性遗传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基因组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非常有效的分子标记,
段友健张富铁曹善茂王剑伟谭德清
关键词:微卫星
饥饿和再投喂对黑尾近红鲌幼鱼体成分、消化酶活性和RNA/DNA比值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在室内水温23~26℃的条件下,分别对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幼鱼进行不同时间(0、5、10、15、20和25 d)的饥饿处理和饥饿后恢复投喂(25 d)试验。结果显示:在饥饿过程中,幼鱼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体重和RNA/DNA比值不断减小。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明显,后期下降缓慢;蛋白质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缓慢,后期下降明显,表明幼鱼是优先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其次再利用蛋白质。饥饿5、10 d组幼鱼的消化酶活性下降显著(P<0.05)。肝脏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饥饿至15 d下降显著,之后随着饥饿时间延长,下降趋于平缓;消化道的脂肪酶、淀粉酶活性饥饿至15 d显著下降,之后下降趋于平缓。恢复投喂后,饥饿5、10、15、20 d组幼鱼的消化酶、生化组成及RNA/DNA比值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而饥饿25 d组幼鱼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RNA/DNA比值、消化酶均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饥饿5、10 d组幼鱼体重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饥饿15、20、25 d组幼鱼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黑尾近红鲌幼鱼的补偿生长随饥饿时间的不同而异。
李代金黄辉谭德清朱成科
关键词:饥饿再投喂生化组成消化酶活性
张氏的繁殖生物学特性被引量:8
2010年
文章对赤水河河口段张氏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9月份为其繁殖期;最小性成熟个体为雌性体长77mm,体重5.3g;雄性体长108mm,体重9.4g,均为1龄;繁殖群体性比为1.07:1,由4个年龄组组成,其中2龄个体占绝对优势。性成熟系数3—7月份逐渐增大,然后持续减小,至12月降到全年最小值。卵径(0.75±0.14)mm呈单峰型,绝对繁殖力(11010±7723)粒,相对繁殖力(275.1±138.4)粒/g,每克卵巢卵粒数(3789±1389)粒。该种为单批产卵类型鱼类。绝对繁殖力随着鱼体体长、体重和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孙宝柱李晋但胜国谭德清
关键词:特有鱼类繁殖生物学
金沙江攀枝花江段白缘(鱼央)的繁殖生物学被引量:3
2018年
为丰富白缘(鱼央)Liobagrus marginatus(Günther)的基础生物学资料,于金沙江攀枝花江段收集到729尾性腺可辨的样本,分析其年龄结构、性别比、初次性成熟个体大小以及繁殖力等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繁殖群体由1~4龄4个年龄组组成,其中2龄个体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63.83%),其对种群繁殖力的贡献为62.07%。在性成熟个体中,雌性和雄性分别为64尾和77尾,雌雄比=1∶1.20;符合1∶1理论比值(χ~2=1.199,P>0.05);雌、雄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分别为66.80 mm、67.32 mm,体质量分别为5.7 g、6.7 g。攀枝花江段白缘(鱼央)的繁殖季节为3—6月,绝对繁殖力平均值为161.2粒±55.1粒。Ⅳ期卵巢中卵子发育不完全同步,卵径变幅为0.29~3.86 mm。金沙江攀枝花江段白缘性成熟快,但繁殖力低,繁殖群体主要由低龄个体组成,种群资源亟需保护。
于学颖于学颖谭德清但胜国
关键词:金沙江繁殖生物学
厚颌鲂和圆口铜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被引量:36
2010年
用封闭静水式装置测定了体重2.3—4.7g厚颌鲂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用封闭静水式和封闭流水式装置测定了体重9.9—55.1g圆口铜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在15—27℃条件下,厚颌鲂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耗氧率与水温呈线性关系;在水温24.8℃时厚颌鲂的窒息点为(0.91±0.08)mg/L。在水温23—27℃、封闭静水实验条件下,圆口铜鱼的耗氧率随体重增加而降低,两者呈指数关系;圆口铜鱼耗氧率昼夜变化明显,夜间耗氧率大于白天,推测圆口铜鱼夜间活动较多。在水温24.5—26.0℃条件下,体重21.8—46.3g圆口铜鱼的窒息点变幅较小,平均(1.14±0.23)mg/L。研究表明两种鱼都为耗氧率和窒息点较高的鱼类。
孙宝柱黄浩曹文宣王剑伟谭德清
关键词:厚颌鲂圆口铜鱼
High genetic diversity in population of Lepturichthys fimbriata from the Yangtze River revealed by microsatellite DNA analysis
2012年
Lepturichthys fimbriata (Günther) is one of the benthic and rock-attached fish species that is typically found in torrential flows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China. Several dams in the Yangtze River (the Ertan Dam, the Three Gorges Dam, the Gezhouba Dam, the Xiluodu Dam and the Xiangjiaba Dam (the latter two dams are under construction)) may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habitat and spawning behaviors of L. fimbriata, and could ultimately threaten the survival of this fish. We studied the 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 of L. fimbriata samples collected at three sites within the Yangtze River and one of its tributaries, the Yalong River. Genetic diversity patterns were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genetic data from 14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isolated in Jinshaia sinensis (Sauvage et Dabry). A high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these L. fimbriata local populations was indicat- ed by the number of microsatellite alleles (A) and th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No reductions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any L. fimbriata population were observed. However, significant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s were observed among three local populations by pairwise comparisons (P<0.001). We deduced that L. fimbriata local populations were not small ones. In addition, the habitat behaviors of rock-attachment and possible residence of L. fimbriata could account for the genetic differences found in local populations.
ZHANG FuTieDUAN YouJianCAO ShanMaoWANG JianWeiTAN DeQing
关键词:种群遗传多样性人口观DNA分析
张氏的食性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为分析长江上游干支流梯级水利开发对张氏(Hemiculter tchangi Fang)的生态效应,在已对该鱼繁殖生物学、年龄与生长和形态性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张氏食性进行分析。针对采自四川省合江县的张氏样本,探究其食物组成;并分别比较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别、性腺不同发育期的样本的摄食状况。结果显示:张氏是偏动物性食性的杂食性鱼类。摄食双翅目昆虫(蚊蝇幼虫)、草本植物及种子、藻类、环节动物门寡毛纲(水蚯蚓)、膜翅目昆虫、甲壳类、枝角类、鞘翅目昆虫、贝类以及小鱼、鱼卵、幼蛙等。动物性饵料在夏季出现次数百分比最高,冬季最低;而藻类在冬季出现百分比高于其他季节。平均充塞度和摄食率均以春季为最高,秋季最低。在1—4龄鱼中,摄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对于雌鱼而言,处于Ⅱ期的鱼类个体肠道内食物平均充塞度高于其他各期;而对于雄鱼,处于不同性腺发育期的样本,平均充塞度和摄食率则无规律性变动。在其繁殖季节5—9月期间,未出现停止摄食的现象,平均充塞度和摄食率处于中等水平。
母红霞孙宝柱曹文宣但胜国谭德清
关键词:食性特有鱼类生态效应
张氏的年龄结构及生长特性被引量:7
2010年
以鳞片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张氏(Hemiculter tchangi Fang)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张氏鳞片的年轮结构呈疏密切割型,2-3月是年轮形成最多的月份。其渔获物由1-4龄组成,其中857尾为1-2龄,占总数的83.84%;雌∶雄性比为1.07∶1,符合1∶1理论比值(X^2=0.754,P〉0.05,n=1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雌鱼多于雄鱼的趋势。体长主要分布在81-180 mm(94.9%),体重主要分布在2.9-50.0 g(67.69%)。体长和鳞径呈直线关系,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且幂指数接近3,属于匀速生长类型,生长方程为Lt=196.05(1-e^-0.36(t+1.26);Wt=97.195(1-e^-0.36(t+1.26)^3.145,拐点年龄为1.92龄,相应的体长体重分别为133.5 mm、29.13 g。
孙宝柱李晋但胜国谭德清
关键词:年龄
6种常用渔药对厚颌鲂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28
2009年
在水温29-30℃条件下,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比例5:2)、高锰酸钾、晶体敌百虫、强氯精、溴氯菊脂、甲醛共6种药物对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鱼苗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6种药物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78、6.50、4.90、2.55、0.042、120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445、0.528、0.268、0.190、0.003、7.500mg/L,厚颌鲂鱼苗对药物敏感性比一般鱼类高,实际用药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用药时间和用药量,溴氯菊脂不宜作为治疗药物。
李代金黄辉谭德清
关键词:厚颌鲂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
延迟投饵对厚颌鲂仔鱼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在室内养殖条件下,研究厚颌鲂仔鱼的摄食、耐饥饿和恢复生长能力。试验结果表明:(1)仔鱼在孵出后2~3d开口摄食,卵黄囊在之后的2d耗尽,饥饿仔鱼在12~13日龄达到不可逆点(PNR);(2)饥饿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在卵黄囊耗尽时达到最高,保持在80%以上的时间为7d;(3)仔鱼在PNR后死亡率急剧增加,PNR后第3d仔鱼全部死亡;(4)经恢复生长试验,延迟3d投饵对仔鱼的存活率影响不大,延迟3~6d投饵对仔鱼全长生长影响不大。
程鹏熊玉宇王剑伟沈建忠谭德清
关键词:厚颌鲂仔鱼延迟投饵不可逆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