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101-005)

作品数:14 被引量:408H指数:11
相关作者:杨林章薛利红施卫明陆扣萍闵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氮肥
  • 4篇氮素
  • 4篇土壤
  • 3篇氮量
  • 3篇施氮
  • 3篇施氮量
  • 3篇太湖
  • 3篇太湖流域
  • 3篇污染
  • 3篇流域
  • 3篇湖流
  • 3篇不同氮肥
  • 2篇对硝基苯
  • 2篇对硝基苯胺
  • 2篇养分
  • 2篇硝基
  • 2篇硝基苯
  • 2篇硝基苯胺
  • 2篇硝态氮
  • 2篇面源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篇施卫明
  • 5篇薛利红
  • 5篇杨林章
  • 4篇闵炬
  • 4篇陆扣萍
  • 3篇宋祥甫
  • 3篇谢寅峰
  • 3篇俞映倞
  • 2篇邹国燕
  • 2篇刘长娥
  • 2篇刘娅琴
  • 2篇李坤权
  • 2篇付子轼
  • 2篇刘福兴
  • 2篇郑正
  • 2篇潘琦
  • 2篇王金庆
  • 2篇罗兴章
  • 1篇蒋剑春
  • 1篇马丽

传媒

  • 4篇土壤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湖泊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湖流域稻田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的氮素平衡特征及环境效应评价被引量:49
2011年
研究了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的稻田氮素平衡特征和环境效应.在太湖主要入湖河流直湖港下游开展了农户常规施肥处理、缓控释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按需施肥处理以及化肥减量优化处理5种氮肥管理模式的田间小区试验,实测了稻季的径流和淋洗氮损失,估算了氨挥发和N2O等气体损失,分析了不同氮肥处理下的环境排放量和氮素平衡特征.与农户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其他处理在减少氮肥总投入量20%~40%的情况下产量与农户对照基本持平,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4.5%~44%.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缓控释肥处理和按需施肥处理的氮环境排放量最低,比农户施肥处理分别降低了52.8%和45.4%.在等氮量投入下,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比纯化肥处理减少了环境氮排放量.农户施肥处理存在着明显的氮盈余,增加了麦季氮流失的风险,按需施肥处理略微出现氮亏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麦季氮流失风险.新型缓控释肥处理和按需施肥处理能在不降低产量和效益的情况下,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排放量,是值得在太湖流域推广的经济环保氮肥管理模式.
薛利红俞映倞杨林章
关键词:缓控释肥氮肥利用效率
不同施氮量对太湖地区新增设施菜地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大棚蔬菜不同施N量对土壤NO3--N累积及其土壤电导率、pH和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O3--N的累积与施N量呈正比,种植两季蔬菜后,农民习惯施N下的土壤NO3--N从35 mg/kg上升到221.35 mg/kg;土壤电导率、pH与NO3--N含量显著相关,其中电导率与NO3--N的关系更为密切,相关系数达到0.832。NO3--N的累积导致蔬菜的产量与品质下降,与莴苣、芹菜施N量分别为312、384 kg/hm2的处理相比,农民习惯施N处理下的莴苣和芹菜产量分别下降了11.8%和33.9%,Vc含量下降了17%和36.6%,而硝酸盐含量增加了22.3%和32%,农民习惯施N处理下的两季蔬菜硝酸盐含量均达到三级污染,可危害人体健康。
陆扣萍谢寅峰闵炬施卫明
关键词:设施土壤氮肥硝态氮累积
茭草(Zizania latifolia)在不同人工湿地中的生长适应性被引量:2
2012年
茭草是太湖流域河、湖水陆交错带及低洼沼泽中普遍生长的挺水植物,其生长条件在当地挺水植物中具有代表性.根据该流域河道水陆交错带的现状与挺水植物生长特性,针对性地设计了置入式生态滤床、生物氧化池、潜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种不同生境条件,研究茭草的生长适应性,为建立与恢复退化的河道水陆交错带植被群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茭草能够适应不同生长环境,在沸石基质和水培环境中均能正常生长;不同环境条件下其生长速度和繁茂程度存在差异.
刘长娥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付子轼潘琦刘娅琴王金庆
关键词:茭草人工湿地生长环境
不同浸提剂以及保存方法对土壤矿质氮测定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为探明影响土壤矿质氮测定的因素,从棕壤、潮土和黄棕壤3种类型土壤中各采集10个经不同施肥处理的土样,用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经不同浸提剂以及不同保存方法处理后土样的NO3-N和NH4-N含量。结果表明:不论是棕壤、潮土还是黄棕壤,2 mol.L?1 KCl提取硝态氮的数量与0.01 mol.L?1 CaCl2提取的数量相关性均达到P<0.01水平;3种土壤各个土样硝态氮含量的测定值多表现为新鲜土<冷冻土<风干土;将鲜样浸提后作短时间的冷冻处理,其效果与鲜样24 h内的测定结果较接近;土样不同保存方式以及浸提液的保存时间对3种土壤NH4-N测定结果的影响规律不及NO3-N明显。
朱强马丽马强李丽陈宝成刘之广张民
关键词:浸提剂硝态氮铵态氮
不同施氮量对大棚莴苣根系形态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采用大棚栽培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莴苣根系形态特征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施氮水平对莴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氮相比,减氮40%处理对莴苣根系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根表面积和体积以及总根长显著增加;但氮肥对莴苣根增粗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生长后期。减氮40%处理下的莴苣产量和Vc含量最高。莴苣茎硝酸盐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农民习惯施氮处理下,莴苣茎硝酸盐含量最高,达到1 291.9 mg/kg,已超过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根茎类蔬菜的安全标准。
陆扣萍谢寅峰闵炬施卫明
关键词:大棚蔬菜氮肥根系
基蘖肥氮不同比例对直播早稻群体动态、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以常规籼稻为供试材料,通过不同的基蘖肥用量处理研究了前中期氮(N)肥分配对直播早稻群体特征、N素吸收利用、产量形成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落谷量、总N量和穗肥N量下,基肥用量增加降低了出苗率和前期分蘖速度,最高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在N肥用量不足或过高时表现为随基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适宜施N量下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基肥用量增加降低了水稻生育后期功能叶的叶片含N量和叶面积指数,从而降低了水稻成熟期的植株N积累量以及穗部的N分配系数,N农学效率和N回收效率明显降低,N素转运率与基肥用量则存在着二次曲线关系;增加基肥用量使产量降低,净收益下降。本实验条件下,施N量为18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的比例为35-40-25时,直播早稻的产量和经济收益最佳。
薛利红覃夏李刚华杨林章
关键词:直播早稻产量及其构成氮素吸收利用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总体思路与“4R”治理技术被引量:182
2013年
在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目前水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系统总结归纳了农村面源污染的特征,提出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总体思路及指导原则,总结提炼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即源头减量(Reduce)、过程阻断(Retain)、养分再利用(Reuse)和生态修复(Restore),阐述了"4R"理论的具体技术组成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并结合"十一五"水专项,在直湖港小流域龙延村进行了"4R"理论的具体工程设计和应用。工程实践证明,"4R"理论指导下的龙延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示范工程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核心示范区TN入河量削减率为47.5%。支浜朱家浜水质明显改善,提升了1~2个等级,其中TN平均降幅达70.2%,NH4-N平均下降84.1%(由2.66~5.33mg·L-1降至0.29~1.28mg·L-1),CODMn平均降幅55.7%(由9.60~15.6mg·L-1降至4.52~7.7mg·L-1)。
杨林章施卫明薛利红宋祥甫王慎强常志州
关键词: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水环境治理
施氮量对太湖地区设施菜地年氮素淋失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设施菜地一年三季作物(番茄-莴苣-芹菜)氮素淋失特征。结果表明:太湖地区设施菜地氮淋失以NO3--N为主,氮素淋洗量受施氮量的直接影响,以农民习惯施氮量(N5)处理下的淋洗总量最高,全年TN淋失总量高达193.6 kg.hm-2。在N5基础上减施N 40%(N3)可分别减少番茄、莴苣和芹菜季TN淋洗损失40.4%、49.2%和57.5%,同时可分别增产15.1%、39.0%和27.8%。设施菜地氮素淋洗高峰发生在揭棚期(7—11月),其中包括揭棚休闲期和莴苣生长前期。揭棚期淋洗液TN平均浓度为51.1 mg.L-1,是盖棚期TN浓度的1.7倍;TN淋洗量为129.2 kg.hm-2,约占全年总氮淋洗量的66.7%。
陆扣萍闵炬李蒙施卫明谢寅峰
关键词:设施菜地淋失
太湖地区大棚菜地土壤养分与地下水水质调查被引量:24
2012年
为了解和评价太湖地区大棚菜地土壤肥力及其周边地下水硝酸盐和氨氮含量状况,以直湖港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采集大棚和露天菜地土样192和54个,浅层地下水样26和10个,分析土壤速效养分、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土壤pH和EC值,地下水硝酸盐和氨氮含量。结果表明,直湖港小流域大棚菜地耕层土壤速效氮含量为279 mg/kg,是露天菜地的2.6倍。大棚菜地耕层土壤速效磷、钾含量分别为188 mg/kg和203 mg/kg,与露天菜地无显著差异。大棚菜地耕层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均高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的最高标准,且氮磷钾养分表聚严重。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为13/kg;大棚菜地耕层土壤pH值为5.6呈弱酸性,37%的该区大棚菜地种植面积土壤pH值低于作物生理障碍的临界值,该区16.4%的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土壤EC值超过作物生育障碍临界值。参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结果表明,直湖港小流域大棚菜地周边浅层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率为35%,氨氮超标率为8%。
闵炬陆扣萍陆玉芳卢伟伟周影茹孙海军邢光熹施卫明朱兆良
关键词:面源污染土壤肥力硝酸盐氨氮
高比表面植物基活性炭吸附水中对硝基苯胺的性能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10年
以互花米草与棉秆为原料,以KOH为活化剂,制备了2种低成本高比表面微孔植物基活性炭SA-AC和CS-AC,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对硝基苯胺的吸附特性,测定了溶液pH值、吸附剂剂量、溶液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并探讨了等温吸附行为及其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KOH与炭化料的质量比(剂料质量比)为3∶1、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1.5 h条件下,活化制备的互花米草活性炭SA-AC和棉秆活性炭CS-AC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 825 m2.g-1和2 135 m2.g-1,微孔容积分别为1.192 cm3.g-1和1.011 cm3.g-1,对水溶液中对硝基苯胺的Langmuir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19和716 mg.g-1,远高于商业活性炭ST1300.溶液pH值和温度对吸附有较大影响,在低温及中性条件下有利于制备活性炭对水溶液中对硝基苯胺的吸附.Freundlich与Redlich-Peterson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对硝基苯胺在2种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ΔG0与标准焓变ΔH0均为负值,表明对硝基苯胺在这2种活性炭上的吸附属于自发的放热吸附过程;吸附标准熵变ΔS0<0,说明对硝基苯胺在活性炭表面上的迁移比在溶液中受到了更大的限制.
李坤权郑正罗兴章
关键词:KOH活化棉秆互花米草吸附等温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