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14231)
- 作品数:2 被引量:64H指数:2
- 相关作者:林敏于中连朱玉刘光全陆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草甘膦生物抗性和生物降解及其转基因研究被引量:58
- 2003年
- 草甘膦 (N phosphonomethyl glycine ,glyphosate)毒性作用机理是竞争性抑制莽草酸途径中的 5 -烯醇丙酮莽草酸 - 3-磷酸合成酶 (5 -enolpyruvyl shikimate - 3- phosphatesynthase ,简称EPSP合成酶 )的活性。EPSP合成酶是植物和微生物体内芳香族氨基酸 (包括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等 )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该酶由aroA基因编码。抗草甘膦微生物或植物中EPSP合成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在相同或相近位点发生了突变。将编码EPSP合成酶的突变基因导入大豆和烟草等作物中 ,均能获得转基因的抗草甘膦作物。草甘膦的生物降解途径主要有两条 ,C N断裂生成氨甲基磷酸 (AMPA)或C P键断裂生成肌氨酸 (sarcosine) ,然后两种中间代谢物进一步代谢为磷酸。
- 朱玉于中连林敏
- 关键词:草甘膦生物降解转基因除草剂
- 草苷膦抗性新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蛋白高级结构预测被引量:7
- 2006年
- 利用错误倾向PCR(error-prone PCR)突变技术,以可变盐单胞菌(Halomonas variabilis)HTG7的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EPSP)合酶基因为模板进行随机PCR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片段(约1·35kb).将该基因片段与pACYC184载体连接后转化EPSP合酶缺陷型菌株大肠杆菌ER2799.利用功能互补筛选法得到了2株不具有草苷膦抗性的EPSP合酶阳性克隆突变株,记为Pmu1和Pmu2.序列分析表明,突变体Pum1的EPSP合酶编码区与突变前基因相比,核苷酸有2处发生突变,导致氨基酸残基1处发生了改变;突变体Pmu2的EPSP合酶编码区与突变前基因相比,核苷酸有5处发生突变,导致氨基酸残基2处发生了改变.对突变前后EPSP合酶进行比较预测发现,其三级结构及蛋白中心骨架是大致相同的,但突变前后氨基酸位点肽平面和Cα相连的N键之间形成的扭转角度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些结果表明,酶的功能主要由蛋白的构象决定,二肽链形成后肽平面和N键之间角度的变化,造成高级结构构象细微的差别,致使草苷膦抗性功能丢失.
- 刘光全刘柱陆伟徐玉泉梁爱敏平淑珍张维陈明林敏
- 关键词:扭转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