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1125033)

作品数:9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冯玉杰何伟华于艳玲张照韩刘佳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化学
  • 2篇玉米秸
  • 2篇玉米秸秆
  • 2篇生物质
  • 2篇水热
  • 2篇微生物
  • 2篇污染
  • 2篇酶解
  • 2篇秸秆
  • 2篇废水
  • 1篇低能耗
  • 1篇电化学技术
  • 1篇信息共享
  • 1篇信息共享机制
  • 1篇乙醇
  • 1篇乙醇提取
  • 1篇溢油
  • 1篇预处理
  • 1篇溶剂
  • 1篇溶剂热

机构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作者

  • 9篇冯玉杰
  • 3篇于艳玲
  • 3篇何伟华
  • 2篇刘佳
  • 2篇吴舜泽
  • 2篇李冬梅
  • 2篇林楠
  • 2篇张照韩
  • 2篇孙嘉星
  • 2篇王海曼
  • 2篇李梓木
  • 1篇井立强
  • 1篇卢玢宇
  • 1篇黄玉东
  • 1篇任南琪
  • 1篇周劲松
  • 1篇栾鹏
  • 1篇谢明政
  • 1篇高鹏
  • 1篇孙清芳

传媒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电化学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连续搅拌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处理高浓度模拟废水的效能被引量:1
2017年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在面向实际废水处理时,表现出产电性能下降、出水水质差等缺点.为了提高其处理中高浓度、含发酵类底物废水的性能,将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与之耦合,构建一体式连续搅拌微生物电化学系统(CSMER).确定系统的最佳运行条件:以连续流方式运行,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进水COD浓度为6 000 mg·L^(-1)时,系统内4个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达(583±9),(562±7),(533±10)和(572±6)mW·m^(-2),COD去除率为(87.1±1.1)%,甲烷产率为(1.48±0.15)L·L^(-1)·d^(-1).与对照的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相比,其COD去除率及甲烷产率分别提高了61.6%及244.2%.焦磷酸测序结果表明,CSMER底端的全混流搅拌区(CMZ)以Clostridium(10.0%)、Acidaminococcus(11.7%)及Lactococcus(10.8%)等水解发酵菌群为优势细菌菌属;顶端的微生物电化学区(MEZ)以产电菌Geobacter(14.5%)占优势.CSMER中相对复杂的细菌群落结构使其同时含有丰度较高的嗜乙酸产甲烷菌科(52.2%)和嗜氢产甲烷菌科(47.1%),而底端CMZ的厌氧消化过程与顶端MEZ的产电过程之间的协同作用是实现该系统性能优于对照反应器的主要原因.
王海曼曲有鹏何伟华冯玉杰
关键词:COD去除率焦磷酸测序
N,S共掺杂纳米TiO2:水解-溶剂热法合成及可见光催化活性被引量:10
2014年
采用简单的两相分离的水解-溶剂热法,以硫脲为非金属原料,可控地制备了N,S共掺杂的纳米TiO2。所获得的纳米TiO2平均粒径为10 nm、粒径分布集中,且分散性好。N,S共掺杂拓展了纳米TiO2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气氛可控的表面光电压谱(SPS)的测试结果表明,N,S共掺杂引起的表面态能够捕获光生空穴,进而有利于光生电荷分离。在可见光催化氧化水产氧及降解污染物乙醛的过程中,共掺杂的纳米TiO2表现出了高的活性,甚至优越于N掺杂的。这主要归因于N,S共掺杂的纳米TiO2分散性好、可见光吸收强和光生电荷分离高。
谢明政冯玉杰栾鹏边辑井立强
关键词:可见光催化
水热预处理工艺参数对玉米秸秆组分与酶解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间歇式水热预处理方法,考察了不同水热预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玉米秸秆主要成分变化的影响以及水热预处理后的纤维素酶解效率。在180~220℃,10~25 min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预处理后半纤维素移除率和纤维素损失率也随之增大,但木质素质量并未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在210℃,25 min时得到最大半纤维素移除率为86.0%。以半纤维素移除率、木质素移除率和纤维素损失率为因变量,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为自变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或二次方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不佳时)拟合分别获得回归模型。模型显示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三者均具有显著影响。分析敏感性显示处理温度对三种因变量的影响均大于处理时间。经210℃,20 min处理后,纤维素酶解率最高为76.2%,继续提高处理温度和延长处理时间半纤维素移除率提高,但纤维素酶解率下降。
李梓木于艳玲孙嘉星李冬梅冯玉杰
关键词:水热生物质玉米秸秆酶解
松花江水内分泌干扰物及雌激素活性调查被引量:13
2011年
为明确松花江水体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状况,利用固相萃取富集-气质联机/重组基因酵母对松花江全江11个典型断面进行全面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江水中∑5ES质量浓度在6.59~30.97 ng/L,平均值为17.23 ng/L,出现最大质量浓度的位置是达连河排污口,雌酮(E1)和雌二醇(E2)是其中贡献最大雌激素,其质量浓度范围为1.54~6.34和1.86~20.78 ng/L,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所有采样点均检出了壬基酚(NP)、辛基酚(OP)和双酚A(BPA),其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36.3~1067.9、3.07~256.10和13.0~206.5 ng/L,均值为512.8、34.1和52.8 ng/L,其质量浓度均高于雌激素,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松花江水体的雌激素活性为0.50~26.16 ng/L,最大值出现在哈下采样点,生活污水是雌激素活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其他采样点EEQ质量浓度均小于3.60 ng/L,其质量浓度与国内外河流处于同一污染水平,但存在潜在的生态安全问题.
张照韩冯玉杰高鹏孙清芳任南琪
关键词:内分泌干扰物雌激素活性
我国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机制被引量:8
2012年
为提高跨区域环境综合协调管理的效率,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和避免跨界水污染引起的环境纠纷,对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及信息公开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跨界地区政府间需要共享的水环境信息内容,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思路、跨区域水环境信息传递方式和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制度4个方面,建立了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机制.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系统是国家基础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区域水环境监管应急能力,扩大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林楠冯玉杰吴舜泽周劲松
关键词:水环境信息共享共享机制环境监管
微生物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势与挑战被引量:13
2017年
微生物电化学技术(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y,MET)作为一种新型水处理工艺,由于具有污染物同步去除和能源化的特点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微生物电化学系统(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System,MES)的研究者在其电子传递机理、功能菌群分析、系统功能拓展、低成本材料开发和大型系统构建等方面取得大量进展.然而,该技术作为污水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却始终存在争议.本文从应用角度将MET工艺与现有厌氧、好氧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各工艺在有机物降解和能量回收方面的特点,有助于找到MET工艺在水处理领域中的适宜定位.相对厌氧与好氧工艺,MET工艺具有低污泥产率、运行过程能量自给以及电流加速污染物去除等优势特征,但在推进MET工艺的实用化进程中仍需进一步简化其系统结构、降低构筑成本、提高运行稳定性,并应基于MET的运行特征确定其适宜的应用范围以发挥MET工艺的技术优势.
何伟华刘佳王海曼冯玉杰
水热-乙醇提取处理玉米秸秆促进酶解效率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水热预处理不能明显移除木质素、木质素在较高温条件下从细胞壁中分解游离并重新聚合的特点,采用水热-乙醇提取处理玉米秸秆,与水热预处理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并对乙醇过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水热-乙醇提取能够移除部分木质素,提高预处理后固体中纤维素含量以及纤维素的酶解效率,水热-乙醇提取后秸秆的木质素移除率随水热预处理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乙醇提取的较优工艺条件是液固比25、室温、120 r·min-1,提取10 h。经210℃、20 min预处理的秸秆再经乙醇提取后,酸不溶木质素含量由30.5%下降为18.2%,纤维素含量由62.2%提高到73.6%,酶解率为93.2%(15 FPU·g-1纤维素),酶解时间由48 h缩短至24 h。
李梓木于艳玲赵桂红孙嘉星李冬梅黄玉东冯玉杰
关键词:生物质水热预处理玉米秸秆酶解
基于生境等价分析法的溢油生态损害评估被引量:3
2014年
总结美国和欧盟生境等价分析法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模型,应用该方法对某河流溢油污染事故的生境损害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资源生态受损初始程度为50%,建立补偿修复性工程,修复期为10 a,在3%的折现率水平下,修复工程的规模应为26.22×104m2,才能使该河流的生态服务功能恢复到初始水平.逐步优化和完善生境等价分析法,可作为生态补偿管理的技术依据.
林楠冯玉杰吴舜泽樊宇卢玢宇
关键词:环境污染事件
基于资源和能源回收的城市污水可持续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污水处理模式由于未考虑到废水中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而日显弊端,而视污水为资源和能源载体的可持续水处理技术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从污水现有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出发,立足于资源化和能源化的理念,论述了基于废水碳源回收的厌氧消化产甲烷、厌氧发酵制氢、基于生物电化学原理的水处理新模式及微藻能源的水/烟气联合处理技术,以及基于氮源低能耗处理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同步硝化反硝技术,基于废水磷源回收的P-Ro C、MBR、REM-NUT及纳米工艺技术,和基于废水回用的深度处理技术,并介绍了其最新的研发进展,提出了城市污水可持续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冯玉杰张照韩于艳玲何伟华刘佳曲友鹏
关键词:资源化能源化低能耗磷回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