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2119)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纪明山张杨谷祖敏盖芳王英姿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轮枝
  • 2篇轮枝菌
  • 2篇蜡蚧
  • 2篇蜡蚧轮枝菌
  • 1篇胆碱
  • 1篇毒素
  • 1篇液体培养条件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酯酶
  • 1篇杀虫
  • 1篇杀虫毒素
  • 1篇生物防治
  • 1篇孢子
  • 1篇羧酸酯酶
  • 1篇酯酶
  • 1篇温室白粉虱
  • 1篇物防
  • 1篇菌丝
  • 1篇菌丝生长

机构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盖芳
  • 2篇谷祖敏
  • 2篇张杨
  • 2篇纪明山
  • 1篇王英姿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杀虫毒素对温室白粉虱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常规生化酶活力测定方法,对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杀虫毒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对温室白粉虱(Whitefly)成虫和若虫的离体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杀虫毒素对温室白粉虱成虫和若虫的离体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毒素处理4h后对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高达90.8%和54.0%;该杀虫毒素对温室白粉虱成虫和若虫离体羧酸酯酶的抑制率极低,仅为1.9%和18.0%。因此,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杀虫毒素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强烈抑制作用可能是致死温室白粉虱的主要原因。
张杨纪明山盖芳谷祖敏
关键词:蜡蚧轮枝菌温室白粉虱毒素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
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液体培养条件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蜡蚧轮枝菌VL17是沈阳农业大学农药科学实验室筛选出的对温室白粉虱和蚜虫具有高致病力的菌株。对VL17菌株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的最适培养液为PSK和SCSC;最佳温度为25℃;于250 ml摇瓶恒温振荡培养5 d,加入150 ml培养液,菌丝干重达到0.7 g以上,孢子增长倍数达50倍以上。
盖芳纪明山谷祖敏王英姿张杨
关键词:蜡蚧轮枝菌液体培养条件分生孢子菌丝生长生物防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