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496)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孙黎王玉凤曹庆久赵希希王恩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多动障碍
  • 6篇注意缺陷多动...
  • 4篇儿童
  • 3篇工作记忆
  • 2篇障碍儿童
  • 2篇注意缺陷多动...
  • 2篇成人
  • 2篇成人注意缺陷...
  • 1篇多维度
  • 1篇心理学
  • 1篇智商
  • 1篇实验心理
  • 1篇实验心理学
  • 1篇随访
  • 1篇随访研究
  • 1篇前额
  • 1篇前额叶
  • 1篇情绪
  • 1篇情绪调控
  • 1篇全脑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曹庆久
  • 6篇王玉凤
  • 6篇孙黎
  • 4篇吴占良
  • 4篇王恩聪
  • 4篇赵希希
  • 2篇吴赵敏
  • 1篇钱秋谨
  • 1篇陈进
  • 1篇刘璐
  • 1篇何华
  • 1篇钱英
  • 1篇王珏
  • 1篇宋艳
  • 1篇王鹏

传媒

  • 4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全脑灰质非对称性初步研究
2014年
目的 采用优化的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OVBM)的方法初步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全脑灰质结构左右非对称性异常.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中ADHD诊断标准的25例男孩(ADHD组)及27名年龄、性别、利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对照组),使用定式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CDIS)进行临床诊断及分型,采集结构磁共振成像(MRI)数据,使用OVBM的方法,计算出全脑灰质每个体素的非对称性指数(AI),对AI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被试全脑灰质的非对称模式相似,组间比较发现ADHD患者额上回(MNI坐标:17,49,26)及额中回(MNI坐标:33,-5,63)的非对称性与正常对照的左>右的模式相反(经过整体错误率进行多重比较校正至P <0.05).结论 ADHD儿童存在前额叶灰质左右非对称性的异常,非对称性异常可能是ADHD的神经病理机制之一.
曹庆久王珏孙黎王鹏吴赵敏王玉凤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磁共振成像前额叶
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同亚型患者的工作记忆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同亚型患者的工作记忆特点,比较两种亚型患者的工作记忆受损程度.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50例注意缺陷型(ADHD-I)、20例混合型(ADHD-C)成人患者及51例年龄、智商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8 ~ 39岁)完成n-back(0、1、2)任务,比较三组被试的反应时(RT)、正确率和个体内反应时标准差(ISD).结果:所有被试在完成n-back任务时,其RT和ISD均随工作记忆负荷增加而增大(P〈0.001),而正确率随工作记忆负荷增加而减小(P〈0.001),呈现等级变化规律.组间比较发现,ADHD-C患者完成n-back任务时反应时间长于正常对照[(535.9±115.9) ms vs.(470.1±66.5) ms,P〈0.01]和ADHD-I患者[(535.9±115.9) msvs.(487.8±76.6)ms,P〈0.05],ADHD-C患者执行n-back任务时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88.3±10.1)%vs.(94.2±4.3)%,P〈0.01]和ADHD-I患者[(88.3±10.1)%vs.(93.2±6.6)%,P〈0.01],ADHD-C患者完成n-back任务时ISD大于正常对照[(166.7±41.9) vs.(147.3±33.1),P〈0.05];ADHD-I患者完成n-back任务时RT、正确率和ISD[(158.1±37.9) vs.(147.3±33.1)]与正常对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ADHD不同亚型患者工作记忆受损程度可能不同,混合型患者的工作记忆受损程度可能较注意缺陷型更重.
赵希希孙黎王恩聪吴占良曹庆久王玉凤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工作记忆
高智商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工作记忆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高智商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的工作记忆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ISC)总智商(FSIQ)≥120的高智商成人ADHD患者33例和总智商(90≤FSIQ<120)的一般智商ADHD患者35例,以及与两组ADHD患者年龄、智商相匹配的高智商正常对照26例和一般智商正常对照25例,进行不同任务负荷下的言语工作记忆n-back任务。比较四组人群反应时(RT)、正确率和个体内反应时标准差(ISD)。结果:高智商对照完成1-back任务时的ISD小于一般智商对照[(133.7±39.3)vs.(161.1±49.2),P<0.05];高智商ADHD患者完成2-back任务时正确率高于一般智商ADHD患者[(91.4±13.2)%vs.(83.05±10.92)%,P<0.01],一般智商ADHD患者完成2-back任务时反应时间长于一般智商对照[(572.0±115.8)ms vs.(509.6±103.1)ms,P<0.05],完成1-back任务时正确率低于一般智商对照[(92.2±6.9)%vs.(95.5±4.7)%,P<0.05]。高智商ADHD患者、高智商对照和一般智商对照执行n-back任务时RT、正确率和ISD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成人ADHD患者存在工作记忆能力损害,但高智商ADHD患者工作记忆方面受损程度较一般智商ADHD患者轻;高智商可能对ADHD患者的工作记忆能力有代偿或保护作用。
赵希希孙黎王恩聪吴占良曹庆久王玉凤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智商工作记忆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成年早期不同结局患者的工作记忆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成年早期不同结局患者的工作记忆特点.方法:选取64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在成年早期(参加本研究时年龄18 ~24岁)进行随访.依据Conners&#39;成人ADHD诊断会谈定式问卷评定成年早期ADHD的不同结局,对其中的28例成人ADHD患者及21例缓解者以及26例性别、智商匹配的正常成人采用不同工作记忆负荷(0-back、1-back、2-back)的n-back任务测查工作记忆特点,比较成年早期不同结局的ADHD患者在完成任务时的反应时(RT)、正确率和个体内反应时标准差(ISD).结果:三组被试在完成三种工作记忆负荷的n-back任务时,其RT及ISD均随工作记忆负荷增加而增大(P〈0.001),而正确率则随工作记忆负荷增加而减小(P〈0.001),呈现等级变化规律;成人ADHD患者执行n-back任务时RT均长于缓解组[(507.7±79.7)ms vs.(454.8±65.9) ms,P〈0.01]和正常成人组[(507.7±79.7)ms vs.(446.6±52.4) ms,P〈0.01],ISD均大于缓解组[(164.4±33.1) msvs.(142.4±40.9) ms,P〈0.05]和正常成人组[(164.4±33.1) msvs.(141.3±32.2) ms,P〈0.05];成人ADHD缓解者和正常成人执行n-back任务时RT、正确率和IS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ADHD患者可能仍存在语言工作记忆能力损害,而成人ADHD缓解者的语言工作记忆能力改善至正常水平,提示发育过程中ADHD的缓解可能与额叶功能有关的执行功能的改善有关.
王恩聪孙黎赵希希吴占良曹庆久王玉凤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工作记忆随访研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阅读能力初探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阅读能力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38名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28名,应用ADHD症状评定量表(ADHD-RS)和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分别评定ADHD儿童的症状严重程度和智力水平,并比较两组儿童完成数字、图片快速命名(RAN)反应时间及完成随机点运动(RDK)时视觉刺激一致性运动阈值,并分析其与ADHD儿童的ADHD-RS症状得分和智商(IQ)的关系。结果:完成RAN任务时,ADHD儿童的数字[(21.8±6.2)s vs.(18.6±5.9)s]和图片[(39.7±10.2)s vs.(34.3±7.5)s]命名反应时间均长于正常儿童(均P<0.05),图片命名反应时间与记忆/注意IQ呈负相关(r=-0.37,P<0.05);完成RDK任务时,ADHD儿童的一致性运动阈值大于正常儿童[23.3(9.6,65.0)vs.18.7(6.7,43.4),P<0.05],且一致性运动阈值与ADHD-RS总分(r=0.36,P<0.05)呈正相关;与操作智商(r=-0.40,P<0.05)及知觉组织IQ(r=-0.36,P<0.05)呈负相关。结论:ADHD儿童阅读能力较差,可能存在认知加工速度减慢和基本动态视知觉缺陷,且视知觉缺陷越明显的ADHD儿童临床症状越重。
王恩聪孙黎宋艳吴占良何华陈进曹庆久赵希希王玉凤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实验心理学
多维度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情绪调控特点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情绪调控特点.方法 对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门诊就诊,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282例ADHD儿童[(9.4±2.6)岁]和来自附近中小学的260名健康对照儿童[(9.5±1.7)岁],采用Conner儿童行为问卷、学龄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中的情绪因子或相关条目对ADHD情绪调控特点进行多维度的评定.结果 控制了年龄、性别和智商因素的影响,Conner问卷中,ADHD组的情绪不稳定分(EL)高于健康对照组[(4.3±2.6)分比(1.4±1.5)分,P <0.001];BRIEF量表中,ADHD组的情绪调控分(ECTRL)高于健康对照组[(16.1±4.4)分比(12.0±2.5)分,P<0.001];CBCL量表中,ADHD组的情绪失调分(DESR)高于健康对照组[(26.8±11.0)分比(6.6±6.8)分,P <0.001];Rutter问卷中,ADHD组的情绪症状分(ES)高于健康对照组[(2.7±2.0)分比(1.7±1.5)分,P<0.001].根据ROC曲线,EL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5%可信区间(CI)0.80~0.87;ECTRL的AUC为0.81,95% CI0.77 ~0.84;DESR的AUC为0.95,95% CI 0.93 ~ 0.97;ES的AUC为0.66,95% CI0.61 ~0.70.结论 维度研究表明,ADHD儿童存在明显的情绪失调问题.
玉小燕刘璐孙黎钱英钱秋谨吴赵敏曹庆久王玉凤
关键词:情绪调控多维度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