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260033)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5
相关作者:严瑞琪李瑗覃柳亮杨春班克臣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留学回国人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HBV
  • 4篇毒素
  • 4篇树QU
  • 4篇曲霉毒素
  • 4篇黄曲霉
  • 4篇黄曲霉毒素
  • 3篇树鼩
  • 3篇黄曲霉毒素B...
  • 3篇肝癌
  • 3篇AFB
  • 3篇病毒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肿瘤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AFB1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机构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严瑞琪
  • 4篇苏建家
  • 4篇班克臣
  • 4篇杨春
  • 4篇覃柳亮
  • 4篇李瑗
  • 3篇王辉云
  • 2篇欧超

传媒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Hepato...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Alteration of the p53 gene during tree shrews' hepatocarcinogenesis
2003年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and variation of the p53 gene in hepatocarcinogenesis of tree shrews induced by hepatitis B virus (HBV) and aflatoxin B_1(AFB_1). METHODS: Tree shrew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group A, infected with HBV and fed with AFB_1; group B, only infected with HBV; group C, fed with AFB_1 alone; and group D normal control. The tree shrews underwent liver biopsy every. 15 weeks. Liver and tumor tissue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technologie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was higher in group A (66.7%) than in groups B (0) and C (30%). HCC occurrence was earlier in group A than in group C (120.0±16.6 wk vs 153.3±5.8 wk, t=3.336, P<0.01). Mutated p53 protein was not found in all groups before 75 weeks of experiment. At the 105th week, the expression rates of mutated p53 protein were 78.6%, 60.0% and 71.4% in groups A, B and C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D (10%) (X^2≥5.03, P<0.05). An abnormal band of the p53 gene was detected in groups A and C. The mutational points of the p53 gene in liver cancer of tree shrews were at codon 275, 78 and 13. Nucleotide sequence and amino acids sequence of tree shrew's wild-type p53 were 91.7% and 93.4% in homolog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human p5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Remarkable synergistic effect on HCC exists between HBV and AFB_1. Mutated p53 protein expressed before occurrence of HCC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HCC. HBV and AFB_1 may synergistically induce p53 gene mutation.
Young Ik Lee
关键词:GENE
树鼩实验性肝癌发生过程p53基因的变化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由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和黄曲霉毒索B1(AFB1)诱发的树鼩肝细胞癌变过程,p53基因的表达及变化。方法 将树鼩分为四组:A组:HBV+AFB1;B组:只感染HBV;c组:只摄入AFB1;D组:作空白对照。定期肝活检,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实验树鼩肝及肿瘤组织进行检测。 结果 (1)接受HBV及AFB1双因素的A组,肝细胞癌(HCC)发生率(66.7%)明显高于只接受HBV的B组或AFB1的C组(30%),而且HCC的平均发生时间也明显早于C组,(120.0±16.6)周与(153.3±5.8)周,t=3.336,P<0.01。(2)在第75周前各组动物肝均未检出突变的p53蛋白。(3)105周时,A组p53蛋白表达率为78.6%,B组为60%,C组为71.4%,D组为10%(x2≥5.03,P<0.05)。在A、C组检出p53基因异常带。(4)树鼩肝癌p53基因突变点分别位于275、78及13密码子;其野生型p53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与人的p53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1.7%、93.4%。 结论 再次证实HBV和AFB1有协同致肝癌作用;突变的p53蛋白出现于肝细胞发生癌变之前,p53基因的突变促进了肝癌的发生和演进。HBV可能协同AFB1致p53基因突变。
苏建家李瑗班克臣覃柳亮王辉云杨春欧超段小娴李永翊严瑞琪
关键词:树QU实验性肝癌P53基因黄曲霉毒素
HBV和AFB_1引起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IGF-Ⅱ蛋白表达的动态观察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观察不同病因如黄曲霉毒素 B1 ( AFB1 )和 (或 )人乙型肝炎病毒 ( HBV )诱发树肝细胞癌 ( HCC)形成过程中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GF- )的动态变化。方法 :成年树按不同处理分为 A ( HBV+AFB1 )、 B ( HBV)、 C( AFB1 )、D (空白对照 ) 4组。各组动物定期肝活检 ;存活动物于实验 160周时处死。各次活检以及处死的动物肝组织均用免疫组化 S- P法进行 IGF- 蛋白表达的检测 ,并辅以常规病理组织学及 HBs Ag等 HBV感染标志的检查。结果 :HCC的发生仅见于 A、 C组 ,分别为 66.7% ( 14 / 2 1)和 3 0 .0 % ( 3 / 10 ) ,该两组的 IGF- 阳性率曲线亦高于其余两组 ,其中 C组的曲线虽曾在实验中期高于 A组 ,但不稳定 ;A组则于实验期间一直较稳定地保持在较高水平。B组仅有大增生结节但无 HCC发生 ,该组的 IGF- 阳性表达率曲线在 3个实验组中最低 ,仅高于空白对照 D组。结论 :IGF- 在 HCC的形成过程中呈较稳定、高水平的表达 ,但这种现象与
李瑗苏建家严瑞琪覃柳亮杨春班克臣段小娴黄国华
关键词:树QU乙型肝炎病毒AFB1
HBV和AFB_1在树鼠句肝癌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 (HBV)和黄曲霉毒素B1(AFB1)在肝癌形成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用免疫组化、原位杂文及印迹杂交检测树鼠句肝和肿瘤组织。结果 :两次实验中 ,感染HBV又摄入AFB1的A组树鼠句肝细胞癌(HCC)发生率分别为 5 2 94%和 6 6 7% ;单纯感染HBV的B组分别为 11 1%和 0 ;只摄入AFB1的C组分别为 12 5 %和 30 % ;空白对照组D均无HCC发生。A组HCC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各组 (P <0 0 5 )。癌前病变r GT灶的个数及面积也如此。IGF Ⅱ的过表达与HCC发生密切有关 ;HBV和AFB1可协同激活ras基因 ;c myc主要参与HCC的演进 ,CDK4参与了HCC的发生和演进过程。这两种基因的改变与HBV感染有关。结论 :HBV能诱发肝癌前病变和肝癌 ,并与AFB1有协同致肝癌作用。
苏建家覃柳亮李瑗班克臣杨春严瑞琪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B1肝癌树QU
动态研究HBV和AFB_1诱发树鼠句肝细胞癌过程中一些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7
2001年
目的 :探讨人乙肝病毒 (HBV)和黄曲霉毒素 B1 (AFB1 )致肝细胞癌 (HCC)及协同致 HCC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树鼠句分为 4组 :A组 :感染 HBV加摄入 AFB1 ;B组 :只感染 HBV;C组 :只摄入 AFB1 ;D组 :作空白对照。然后定期行肝活检 ,用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动态观察一些癌基因 (蛋白 )和抑癌基因的表达。结果 :1A组谷胱苷肽转移酶(GGT)阳性灶个数及面积明显多于、大于 B、C组 ;2 A组 P2 1蛋白检出率明显高于 B和 C组 ,A组 6只 P2 1蛋白阳性的树鼠句到 12 0周时全部发生了 HCC;3实验后期 ,A组 HBx Ag检出率及 HBV DNA整合率明显高于 B组 ;4在诱癌过程中 ,IGF- 表达率呈波动形 ,带癌肝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无癌肝 ;5 10 5周时 ,A、B、C组 P5 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 D组 ;在 A,C组检出 p5 3异常带 ;6第 45及 10 5周时 ,A组 c- fos表达率分别为 2 3.1%和 2 0 % ;C组为 38.5 %和 15 .4% ,B,D两组均未检出 ;7H- c- myc基因 :直到 12 0周 ,无癌肝组织均未见异常 ;在肝癌组织中 ,A组有 4例扩增 ,C组无异常 ;8CDK4基因 :只有 A组在第 75周有 1例扩增 ,该树鼠句在第 10 6周时发生了 HCC。在 HCC中 ,A组有 2 5 %出现 CDK4扩增 ,C组未见异常。结论 :再次证实 HBV和 AFB1 有协同致 HCC作用 ;AFB1 有利于 HBx Ag的表达和
苏建家李瑗班克臣覃柳亮王辉云杨春欧超严瑞琪
关键词:肝细胞癌HBV黄曲霉毒素B1树鼩
HBV与AFB1诱发树鼩肝癌前病变过程中癌基因的表达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动态观察黄曲霉毒素 Bl(AFB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诱发树鼩肝细胞癌(HCC)病变过程,肝癌前病变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肝细胞灶(GGT 阳性灶)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p21和 p53表达,探讨 HCC 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4组:A 组 HBV 感染阳性和摄入 AFB1;B 组 HBV 阳性;C 组摄入 AFB1;D 组空白对照。采用 LSAB、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1)各实验组肝癌前病变 GGT 阳性灶数量、大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A 组明显大于 B、C 组(P<0.05);(2)实验第15周,即有 IGF-Ⅱ表达,第45周阳性率明显高于第75周(P<0.05);(3)A、B 两组动物肝组织中 HBsAg 阳性率高达92.1%;在树鼩肝组织中检出 HBxAg,阳性率达86.5%。结论HBV 与 AFB1协同致树鼩 HCC;HCC 发生早期就有癌基因 IGF-Ⅱ异常表达。
覃柳亮苏建家李瑗杨春班克臣严瑞琪
关键词:肝癌HBV肿瘤发生
乙肝病毒和黄曲霉毒素B_1诱发树鼠句肝癌的病理变化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对人乙型肝炎病毒 (HBV)和 (或 )黄曲霉毒素B1(AFB1)引起的树鼠句肝脏病变进行动态比较观察。方法 :成年树鼠句按不同处理分为A(HBV +AFB1)、B(HBV)、C(AFB1)、D(空白对照 ) 4组。全部动物定期肝活检 ,并于 16 0周结束实验时处死所有存活者。各次活检及尸检肝组织均作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 ,部分同时作HBsAg及HBxAg免疫组织化学、HBV DNA原位杂交 ,以及PAS、网状纤维染色等检查。结果 :肝组织的炎症及肝细胞增生性改变以A组最明显 ,B组病变发生虽早但发展较慢 ,C组病变发生较迟 ,但发展较快。肝细胞癌 (HCC)仅见于A、C组 ,其发生率及平均发生时间在A、C组分别为 6 7% (14/2 1)和 30 % (3/ 10 ) ,以及 12 0周和 15 3周 (P <0 0 1)。B组虽无HCC发生但可见较大增生或结节形成。D组无明显增生灶或结节。HBV感染标志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在A、B组大多数动物的肝组织中检出 ,其阳性检出率波动于 5 0 %~ 90 %。结论 :树鼠句模型适用于对人类肝炎、肝癌等病变的研究。HBV和AFB1具有协同致肝癌作用。
李瑗苏建家覃柳亮杨春班克臣罗丹黄国华欧超严瑞琪王辉云
关键词:肝肿瘤黄曲霉毒素B1树QUHBV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