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1125025)

作品数:24 被引量:249H指数:10
相关作者:高翔郑成航张军张涌新岑可法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能源集团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烟气
  • 11篇脱硫
  • 7篇湿法
  • 7篇气脱
  • 6篇烟气脱硫
  • 6篇湿法烟气
  • 6篇湿法烟气脱硫
  • 5篇超低排放
  • 4篇燃煤
  • 3篇电厂
  • 3篇湿式
  • 3篇脱除
  • 3篇脱硝
  • 3篇煤电
  • 3篇活性炭
  • 3篇SCR
  • 2篇电除尘
  • 2篇电除尘器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研究

机构

  • 24篇浙江大学
  • 4篇能源集团
  • 3篇江苏科技大学
  • 3篇上海电力学院
  • 3篇浙江天地环保...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杭州天明环保...

作者

  • 24篇高翔
  • 15篇郑成航
  • 9篇张军
  • 8篇张涌新
  • 6篇岑可法
  • 4篇曹飞飞
  • 3篇丁红蕾
  • 3篇刘少俊
  • 3篇段圣青
  • 2篇李存杰
  • 2篇倪明江
  • 2篇竺新波
  • 2篇吴卫红
  • 2篇翁卫国
  • 2篇许昌日
  • 2篇苏秋凤
  • 1篇余利群
  • 1篇刘璐
  • 1篇郭瑞堂
  • 1篇邱坤赞

传媒

  • 5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学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电站系统工程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能源工程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热力发电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孔径有序介孔碳的NO吸附性能
2018年
为了研究不同孔径对碳材料吸附NO的影响,采用溶剂诱导蒸发自合成(EISA)方法制备8种孔径有序介孔碳(OMC),并利用内扩散模型和程序升温脱附(TPD)对NO吸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m(F127)/m (Resol)为2/5时,有序介孔结构未形成,NO吸附量较小;当m(F127)/m(Resol)增大至8/5时,OMC的平均孔径由2.6nm增大至4.8nm,NO吸附量和程序升温脱附量分别增加了40%和180%;内扩散模型分析方法将吸附过程分为3个阶段,其中慢吸附阶段是NO吸附产生差别的主要阶段;继续增大m(F127)/m(Resol),NO吸附量减少,其原因可能是脱除模板剂时有序结构发生损坏。
曹飞飞曹飞飞高翔倪明江
关键词:有序介孔碳孔径NO内扩散TPD
超低排放脱硝运行状态及稳定性评估被引量:10
2016年
以超低排放改造后的某1 000 MW燃煤机组为例,建立该机组脱硝装置的性能评估体系,对脱硝装置的运行状态、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得到的结论如下:按照该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入口NOx浓度、SCR出口NOx浓度、脱硝效率、氨逃逸和压力损失分别为300mg/m3、50mg/m3、85%、3×10-6和600Pa的评估标准,对应的达标率分别为90.45%、92.34%、78.98%、98.32%和100.00%;不达标状态一般出现在机组变负荷和低负荷运行状态下,主要是喷氨量信号的响应速度过慢、炉膛内氧量难以控制和SCR入口温度较低等原因所致;超低排放改造后的机组SCR出口NOx平均浓度明显降低,小于30mg/m3,改造效果显著;机组总排口NOx排放浓度稳定可靠,达标率为98.74%,高于超低排放设计目标.
李清毅孟炜吴国潮张军朱松强胡达清郑成航高翔王汝能刘海蛟
关键词:超低排放脱硝效率达标率
高效脱硫复合添加剂配方筛选及增效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单组分有机酸添加剂的筛选、多组分有机酸添加剂组合优化和脱硫效率验证实验,最后优选出脱硫效果佳、对运行参数具有良好适应性和稳定性的高效复配脱硫添加剂。结果表明,当进口 SO2浓度为4500 mg/m 3时,复配添加剂可使系统脱硫效率达99%以上,比相同条件下脱硫效果最好的单组分添加剂提高0.4%~0.7%,比无添加剂时提高5%~8%。
许昌日张涌新邬成贤段圣青郑成航高翔骆仲泱
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添加剂有机酸
百万千瓦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设计及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为实现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对某电厂1 000 MW燃煤机组实施烟气超低排放的技术改造:脱硝采用低氮燃烧器调整技术和SCR反应器内加装催化剂技术,除尘采用低低温电除尘器和湿式电除尘器,脱硫采用交互式喷淋技术。改造后机组烟气排放按下述流程:低氮燃烧器的锅炉出口烟气依次流经省煤器、SCR、空预器、管式换热器降温段、低低温电除尘器后进入吸收塔,然后经过湿式静电除尘器和管式换热器升温段进入烟囱。改造后烟囱入口的主要烟气污染物NO_x、烟尘、SO_2排放浓度分别达到25.83、1.61和22.08mg/Nm^3,污染物排放浓度数值上低于天然气燃气轮机组排放标准。
孟炜李清毅胡达清高翔
关键词:超低排放污染物
湿式静电除尘器喷嘴特性被引量:8
2015年
为优化湿式静电除尘器清灰特性,研究喷嘴特性.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A),研究单喷嘴、双喷嘴同轴侧向撞击及喷嘴与壁面碰撞后的雾化特性,实验数据表明液滴撞壁后形态主要由液滴自身动能、液滴表面张力和黏度决定,由韦伯数描述.距离喷嘴位置越远,喷嘴雾化角越大,索特尔平均粒径(SMD)波动越小,韦伯数分布越均匀,液膜均布性越好.在此基础上,对喷嘴布置方式与液膜均布性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得到喷淋管间距越大,喷嘴角度越大,极板上水膜更加均匀,该实验结果与喷嘴特性实验相符.
万益黄薇薇郑成航高翔岑可法
关键词:PDA
DBD放电中温度特性与OH促进NO氧化过程光谱诊断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光谱诊断方法深入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DBD)中气体分子温度分布,OH自由基促进NO分子氧化过程的光谱特性,获得了NO(A^2∑^+→X^2П,0—3,1—4)、N2(C^3Пu→B^3Пg,0—0)和OH(A^2∑^+→X^2П,0—0)的高分辨率发射光谱。通过拟舍得到NO(A^2∑^+→X^2П)转动带253—260nm的谱线,将其与实验谱线进行比较,获得了DBD放电区域的气体分子温度;发现在放电通道内气体分子温度分布较为均衡,但靠近内电极气体分子温度约为330K,略高于介质附近的310K。研究了N2与NO谱线强度的一维分布,发现在放电通道中间位置处谱线强度最高,从中间往内外电极方向谱线强度均逐渐降低。随着交流电压的升高,NO与OH谱线强度均升高,高能电子能有效地激发OH与NO基团。随着相对湿度从20%升高到100%,NO谱线强度降低约93%;随着NO浓度升高,OH谱线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NO浓度从200mL/m^3升高到600mL/m^3时,OH谱线强度下降约27%。说明OH基团对NO氧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余利群高翔郑成航许希竺新波刘璐骆仲泱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光谱诊断转动温度
筛板塔细颗粒物协同脱除特性实验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常规喷淋空塔无法满足颗粒物协同控制的难题,提出筛板塔强化传质实现协同脱除的方法.基于湿法烟气脱硫中试试验平台,考察湿法烟气脱硫关键工艺参数,包括烟气流速、浆液喷淋量、飞灰浓度、颗粒粒径等对细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并与喷淋空塔脱除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下,细颗粒物脱除效率大于90%,最高超过95%;脱除效率随烟气流速、颗粒物浓度及浆液喷淋量的增大而提高.颗粒物分级脱除效率曲线呈"V"形分布特性,在0.2~1.0μm粒径范围内脱除效率最低;在相同条件下,筛板塔细颗粒物脱除效果显著优于喷淋塔,在0.2~1.0μm粒径段的脱除效率与总脱除效率较喷淋塔分别提高11%和5%以上.
张军李存杰郑成航翁卫国朱松强王丁振高翔岑可法
关键词:筛板塔燃煤电厂细颗粒物协同控制排放特性
SCR蜂窝状脱硝催化剂磨损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催化剂磨损是引起SCR催化剂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催化剂端面和孔壁磨损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讨论了催化剂孔径大小、多层布置间距、孔道堵塞对催化剂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孔径大小对催化剂端面磨损率影响不大,与孔壁磨损率呈反比;催化剂多层布置时,第二层催化剂的端面磨损率随布置间距的增加先增加后保持不变,而孔壁磨损率先减小后维持不变;当催化剂孔道堵塞时,堵塞孔附近孔的外壁面磨损加剧,导致孔壁磨损率明显增加,而端面磨损率变化不大,因此在工程实际运行中,应避免催化剂的堵塞。
徐秀林吴卫红柳东海郑成航施正伦高翔
关键词:磨损率孔壁数值模拟
孔隙结构对活性炭脱硫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研究了孔隙结构对于商用活性炭SO2脱除性能的影响,对选取的活性炭进行了工业分析、氮吸附、扫描电镜表征及SO2脱除测试。从N2吸附与扫描电镜的表征结果来看,活性炭样品以微孔为主,当制备原料为椰壳或掺有椰壳后,有助于中孔的形成,微孔与中孔共同构成了活性炭发达的孔隙结构,决定了总的比表面积与孔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与孔容对SO2的吸附量有促进作用,比表面积相比孔容与吸附量的关系更加密切;然而发达的孔隙结构会导致样品中的碳骨架脆弱,因而机械强度受到影响。以椰壳为单一原料制备的活性炭会形成一些特殊的表观形貌(如片状结构),这种结构会大大降低样品的机械强度。
刘少俊高翔曹飞飞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孔隙结构SO2脱除活性炭微孔中孔
复合脱硫添加剂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工程应用被引量:20
2014年
在某300MW脱硫机组对添加剂强化SO2吸收,实现高效SO2脱除的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硫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WFGD系统污染物的脱除效率,减少吸收塔浆液池浆液pH值的波动,提高石灰石传质,增加石灰石利用率和脱硫副产品石膏的品质;添加剂对SO2浓度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保证系统高效、长期稳定的运行;添加剂在脱硫系统的主要损失是石膏携带导致.通过添加剂实现WFGD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张军张涌新郑成航许昌日邬成贤高翔骆仲泱
关键词:湿法脱硫添加剂适应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