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ZW028)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何念龙陈顺智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艺术
  • 2篇诗歌
  • 2篇李白诗
  • 2篇李白诗歌
  • 1篇艺术表现
  • 1篇艺术表现形式
  • 1篇艺术化
  • 1篇人性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属性
  • 1篇诗化
  • 1篇诗意
  • 1篇诗意化
  • 1篇自然属性
  • 1篇自我
  • 1篇自我价值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比较
  • 1篇文化符号
  • 1篇谢灵运

机构

  • 6篇湖北省社会科...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何念龙
  • 1篇陈顺智

传媒

  • 2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李白研究...

年份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品鉴山水与我化自然——“二谢”和李白文化比较被引量:1
2006年
“二谢”作为山水诗的开创者功不可没,他们的山水诗尚处于主体对客体观照品鉴的层面,总体说来,他们的山水诗是一幅幅写实的静态图画,风貌较为单一;李白的山水诗倾注着主体的生命,是主体与客体亲拥的产物,涂抹着浓烈的感情色彩,展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无论那种风貌,都是李白自我的展现,自然被主体化了,这就是李白“我化自然”的山水诗,也是李白对中国山水诗的新贡献。
何念龙
关键词:谢灵运谢胱
真放与旷达——李白苏轼人生态度和诗风比较被引量:6
2005年
李白和苏轼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个性气质、人生态度等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诗风之异。同时从“士文化”的角度而言,李白、苏轼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士文化符号,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类型。李白和苏轼,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这一个”,这就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的真放的李白和旷达的苏轼。
何念龙
关键词:旷达文化符号
论李白诗歌的人性特质被引量:2
2005年
分析了李白诗歌对主体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认为李白诗歌将人性予以诗意化的表现,并着力揭示人性的重要特质,其作品在内容上体现了对自我意识的高度揄扬,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切体会,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展现了人性特质的丰富性、极致性和美感性,而这正是李白诗歌千年传诵、历久弥新的巨大魅力所在。
何念龙
关键词:李白诗歌艺术表现形式自我价值诗意化丰富性美感性
“仙”、“圣”之别——李白杜甫文化类型比较
<正>本文不作一般性的李、杜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比较分析,也不对自古以来的李、杜抑扬高低之说进行评述,因为对上述问题,古今学人已有太多或公允或偏颇的评论。此外,对于已为学界所公认的一些看法,也没有必要再费笔墨去重复论...
何念龙
文献传递
屈原李白之异论纲被引量:1
2004年
长期以来,学人对屈原李白多论述其同,然而从比较文学角度而言,更应注意其相异之处。论文从思想人格、创作特征、接受传播三方面简论屈原李白之异,认为屈原李白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成为具有不同意蕴的文化符号,而时代先后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巨大变化以及二人出自禀赋个性气质的不同,是形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何念龙陈顺智
人性诗化表现的魅力——李白诗歌的人性展示和艺术特色被引量:1
2005年
李白以其辉煌的诗篇,将人性予以诗化的表现,这是一种全面丰富、本真自然、极致酣畅、艺术美感的展示。正是这种人性诗化的特征,使得李白及其诗歌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不同层次的接受对象中,获得了广泛的激赏与共鸣,使受众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宣泄或补偿,这便是李白诗歌经久弥新、魅力不朽的根本原因。
何念龙
关键词:李白诗歌人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诗化艺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