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529-005)

作品数:15 被引量:158H指数:8
相关作者:张亦飞段宁陈芳芳降林华于秀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矿业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生石灰
  • 4篇污染
  • 4篇氨氮
  • 2篇电解锰
  • 2篇电解锰行业
  • 2篇冶炼
  • 2篇氰化
  • 2篇氰化尾渣
  • 2篇最佳可行技术
  • 2篇尾渣
  • 2篇污染防治
  • 2篇无害化
  • 2篇锰渣
  • 2篇浸出
  • 2篇黄金
  • 2篇黄金冶炼
  • 2篇回收
  • 2篇废水
  • 2篇磁选
  • 1篇电解锰废水

机构

  • 8篇中国环境科学...
  • 7篇中国科学院过...
  • 4篇重庆工程职业...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武警部队
  • 1篇武警黄金第七...

作者

  • 7篇张亦飞
  • 5篇段宁
  • 4篇降林华
  • 4篇陈芳芳
  • 3篇于秀玲
  • 3篇罗乐
  • 2篇王新文
  • 2篇李旭华
  • 2篇张懿
  • 2篇王璠
  • 2篇薛光
  • 1篇巨少华
  • 1篇殷保稳
  • 1篇高小娟
  • 1篇吴昊
  • 1篇杨俊峰
  • 1篇彭晓成
  • 1篇郭庭政
  • 1篇薛佩毅
  • 1篇曾鸣

传媒

  • 2篇现代化工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中国有色冶金
  • 1篇环境工程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矿冶工程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氰化尾渣煤基还原焙烧—磁选试验被引量:8
2012年
在对某氰化尾渣进行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煤基还原焙烧—磁选试验研究,着重探讨了还原煤的种类和添加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烟煤为还原剂,不仅用量比褐煤少,而且试验指标更好;在烟煤添加量为18%、焙烧温度为750℃、焙烧时间为60 min、焙烧产品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的情况下,经1粗1精弱磁选(磁场强度为149.6 kA/m),获得了铁品位为60%、回收率为70.80%的铁精矿。
孙美芬张亦飞王新文
关键词:氰化尾渣磁选
焙烧-浸出黄钾铁矾渣中多种有价金属被引量:33
2011年
实验研究了中低温焙烧-NH4Cl浸出碱浸同时回收湿法炼锌黄钾铁矾渣中有价金属及Fe的新工艺.黄钾铁矾渣在650℃下焙烧1h后,渣中Zn,Pb的主要物相KFe3(SO4)2(OH)6分解为Fe2O3,ZnSO4和PbSO4.在105℃、液固比10:2(ω)条件下用6mol/LNH4Cl浸出2h,Zn,Pb和Cd的浸出率均在95%以上,同时Fe含量由焙烧后的23.21%提高到40%.所得浸出渣再于160℃下用23.08%(ω)的NaOH溶液浸出1h,Fe含量可提高到54%左右,且As含量可降低到0.1%.最终的浸出渣可作为铁精矿使用.
薛佩毅巨少华张亦飞王新文
关键词:焙烧浸出有价金属回收铁精矿
电解锰行业实施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必要性和建议被引量:10
2012年
电解锰行业属于典型的"三高一低"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为保持电解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电解锰行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污染严重,污染防治水平低、污染防治技术缺乏的现状,通过分析其污染物排放特点、污染来源和污染防治技术的优劣,说明开展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评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结合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含义和宗旨,从国家、行业、技术、管理多层面多角度探索性提出了实施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研究的建议。
李旭华于秀玲但智钢王璠吴昊
关键词:电解锰污染防治技术最佳可行技术
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评估及污染减排潜力被引量:10
2013年
电解锰行业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属于高污染行业,是我国实现污染物控制减排的主要威胁之一。通过对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现状进行分析,构建了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综合评价值法对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技术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底向上模型对评估出的最佳可行技术的污染减排潜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与基准年2010年相比,2015年电解锰行业废水排放总量可削减270多万吨,氨氮减排6.6×104t,减排回收的锰和重铬酸钾可分别达到1.9×105t和3.747×107t,锰渣减排4×106t;同时也表明清洁生产技术减排的能力高于末端治理技术减排,清洁生产技术具有较大的推广普及潜力。
李旭华方刚党春阁于秀玲
关键词:电解锰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减排
铜负载树脂去除电解锰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自制的铜负载D113树脂处理电解锰废水中高浓度氨氮,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确定了最佳吸附与再生条件。模拟电解锰废水中氨氮的质量浓度为1 141.07 mg/L,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通过三级吸附交换,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1 mg/L,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去除率达到99%;以1.5 mol/L的H2SO4作为再生剂对吸附饱和的树脂进行脱附再生,再生液多次脱附再生后可回用于电解锰生产工艺中,同时实现了废水的有效治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高小娟王璠刘斌汪启年
关键词:电解锰废水氨氮高浓度回用
基于生石灰强化处理的锰渣无害化技术被引量:5
2017年
以酸浸锰渣为对象,生石灰为添加剂,翻转浸出法提取锰渣浸出液,分析了浸出液中的污染物类型及浓度,研究了生石灰添加量、锰渣含水率、预反应时间等对锰渣无害化处理的影响及最优条件。结果表明,锰渣中的主要污染物为锰和氨氮,且浓度严重超标。生石灰的水化反应形成了良好的碱性环境,以物理包裹、吸附及沉淀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无害化处理效果。最优的处理条件为:生石灰添加量10%、锰渣含水率27%、预搅拌时间40 min、预静置时间72h,锰渣浸出液中可溶性锰浓度为2.60mg/L,锰脱除率达99.8%,NH_4^+-N浓度为19.53mg/L,脱除率为97.0%。
罗乐降林华周皓段宁
关键词:生石灰锰渣无害化氨氮
电解锰废渣中可溶性Mn^(2+)固化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7年
电解锰废渣年产量大,污染物种类多,渣库管理相对落后。在长期风雨侵蚀下,导致大量可溶Mn^(2+)的转移并进入外环境,污染周边土壤及水体等,存在巨大的潜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锰渣的污染问题,以生石灰为固化剂,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优化实验,考察了生石灰添加量、液固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锰渣中可溶性Mn^(2+)固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石灰添加量对可溶性Mn^(2+)固化的影响较大,当生石灰添加量为5 g、液固比为7∶1、反应时间为10 h、常温反应条件时固化效果最好,可溶性Mn^(2+)固化率达98.10%,残余Mn^(2+)质量浓度为1.01 mg/L,符合GB 8978—1996的排放要求。
罗乐降林华段宁
关键词:生石灰
电解锰废渣的浸出毒性及生石灰固化技术被引量:20
2017年
我国电解锰废渣产量大,污染物的浸出毒性较强。锰渣堆放方式粗放,渣库管理落后,且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导致大量污染物迁移到周边的土壤及水体中。为了解决锰渣的无害化处理问题,在分析其浸出毒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生石灰固化技术对锰渣的浸出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渣中的主要污染物为可溶性Mn^(2+)和NH_4^+-N,含量极高,严重超标;利用生石灰的吸附、包裹及化学反应作用,能有效将可溶性Mn^(2+)固化为难溶Mn O_2,同时将NH_4^+-N转化为气态NH_3,浸出液中污染物浓度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当生石灰添加量为10%,锰渣含水率为27%,预搅拌时间40 min,预静置时间3 d,锰渣浸出液中可溶性Mn^(2+)浓度降为2.60 mg/L,固化率达99.8%,低于5.0 mg/L的标准限值;NH_4^+-N浓度降为21.23 mg/L,脱除率为96.73%,低于25 mg/L的标准限值。
罗乐降林华段宁
关键词:锰渣浸出毒性生石灰氨氮
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贵金属的方法概述被引量:5
2014年
说明了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贵金属的意义,概述了主要的贵金属回收技术,包括机械物理预处理、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生物湿法冶金处理,比较了各自优缺点,结合最新技术进展对电子废弃物中贵金属回收提出了几点建议。
殷保稳秦士跃张亦飞张懿
关键词:电子废弃物贵金属回收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生物湿法冶金
黄金冶炼生产工艺现状及发展被引量:21
2011年
黄金冶炼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不断有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涌现。文中主要阐述了黄金冶炼生产工艺中的选矿、预处理、浸出、提取与回收、精炼等过程单元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同时分析了各个过程单元中主流工艺的特点。
陈芳芳张亦飞薛光
关键词:黄金冶炼生产工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