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6KJB180045)

作品数:13 被引量:81H指数:7
相关作者:王贤荣伊贤贵谢春平荣冬青方彦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种群
  • 3篇优势种
  • 3篇优势种群
  • 3篇植物
  • 3篇群落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生态位
  • 2篇生态位宽度
  • 2篇生态位重叠
  • 2篇组培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休眠
  • 1篇芽诱导
  • 1篇叶表皮
  • 1篇叶表皮形态
  • 1篇腋芽
  • 1篇腋芽诱导
  • 1篇迎春

机构

  • 15篇南京林业大学
  • 8篇南京森林公安...
  • 2篇国家林业局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南京森林警察...

作者

  • 13篇王贤荣
  • 8篇伊贤贵
  • 8篇谢春平
  • 3篇荣冬青
  • 2篇南程慧
  • 1篇汤庚国
  • 1篇樊英鑫
  • 1篇顾宇
  • 1篇方彦
  • 1篇李明元

传媒

  • 2篇林业科技开发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林业科技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植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夷山樱属植物叶表皮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首次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18份武夷山樱属(Cerasus)植物材料叶表皮形态。结果表明: 叶上下表皮毛被有无、毛被密度及长短种间差异极大,表皮毛形态为:长柔毛、直立硬毛、钻形毛、伏生硬毛;叶上表皮均未发现气孔器,下表皮均有...
伊贤贵王贤荣谢春平时玉娣
文献传递
‘红枝垂’种子萌发特性试验被引量:1
2009年
‘红枝垂’是早春优质的观花树种,但我国园林利用少。其种子有休眠特性,不易萌发,而实生苗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寿命长。为了获得其实生苗,对去除内果皮的‘红枝垂’种子进行滤纸、脱脂棉及细沙等3种苗床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红枝垂’种子的休眠是由内果皮的机械阻碍及通透性引起,非种皮引起。3种苗床的发芽试验中,沙床的发芽效果最好,为62%;脱脂棉床次之,为46%,纸床为18%。试验苗移栽后,生长缓慢,出现类似"生理矮性"的形态。
南程慧王贤荣伊贤贵
关键词:种子休眠发芽
武夷山和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解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 ascendens)的群落特征,根据吴征镒科属区系分析方法,对武夷山和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早樱群落共有种子植物261种,隶属于64科、144属,其中以寡属种居多,物种分布不均匀。区系特征上,从科的区系成分来看,两地3个群落植物区系热带性强于温带性分布类型;从属的区系成分来看,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区系热带性分布和温带性分布类型基本持平,而宝华山温带性分布类型要明显强于热带性分布。该群落区系T/R值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海拔高度的影响不明显。该群落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保留有大量的原始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
谢春平张金鹤王贤荣伊贤贵
关键词:植物区系
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学特征研究
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ascendens)隶属蔷薇科(Rosaceae)樱属(Cerasus), 是优良的高大木本观花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和四川等地,...
谢春平王贤荣伊贤贵
文献传递
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更好的了解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种群结构与动态,运用静态生命表、种群年龄结构图、存活率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对该种群生命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早樱种群的死亡高峰出现在幼龄期,并在龄级Ⅶ再次出现一死亡小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种群年龄结构呈现出纺锤形,幼老年种群株数严重偏少,种群整体呈衰退状态。光是限制该种群增长的关键性因子,建议适度干扰或开辟林窗有利于野生早樱的自然繁衍。
谢春平王贤荣伊贤贵
关键词:种群生命表存活曲线
垂枝早樱‘红枝垂'组培快繁试验被引量:12
2008年
以垂枝早樱‘红枝垂'的带芽茎段为外殖体,接种到MS+1.0mg/L BA+0.1mg/L NAA培养基上,芽的诱导率最高,为80%。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BA、NAA、蔗糖3种不同因素及其组合对‘红枝垂'芽增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BA是幼芽增殖的最主要因素。芽增殖的最佳组合为A_2B_3C_2即MS+0.5mg/L BA+0.1mg/L NAA+35g/L蔗糖,其增殖系数为4.15。当株高在2~3 cm时,转入1/2MS+1.0mg/L NAA+1.0mg/L IBA生根培养基上,接种25 d后,生根率可达95%;经过5~7 d的开瓶炼苗,以沙:珍珠岩:蛭石=1:1:1为移栽基质,20 d后调查,其移栽成活率达84%。
荣冬青王贤荣
关键词:快繁正交试验
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对江苏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2 000 m2样地中,共有74种植物,隶属于37科57属;Raunkiaer的频度分析表明,该群落并不符合A>B>C>=B>C>D>E,说明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且植被存在分化和演化的趋势;群落植物区系属的分布类型可分为10种,以温带性质居多、占57.14%,热带成分占39.29%,中国特有分布占3.57%,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性;野生早樱、毛竹和枫香为该群落的优势种群,其重要值分别为14.48%、13.38%和7.27%;种群年龄结构的立木级分析表明,野生早樱、枫香、盐肤木、黄连木等为衰退种群,而青冈栎、油茶、构骨、紫楠等明显表现为增长种群。野生早樱群落是一种不稳定的森林群落,多零星分布于路边或有人为干扰的次生林中。由于野生早樱群落内幼苗个体数量少,加之人为干扰和鸟害、虫害的破坏,其分布数量日益减少,很可能在群落中渐失或被其他优势种群所取代。因此,加快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早樱势在必行。
谢春平方彦伊贤贵王贤荣李明元
关键词:群落特征
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灌木种群生态位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对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灌木层12个种群进行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的计算与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灌木优势树种中,鹿角杜鹃、柃木、木荷、山矾和交让木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8425、0.8404、0.7664、0.6969、0.6962和0.9864、0.9759、0.7856、0.6587、0.6565;而青榨槭和野生早樱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小,其B i值和Ba值分别为0.5790、0.4611和0.4395、0.3087。
谢春平伊贤贵王贤荣
关键词:优势种群灌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野生早樱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了野生早樱的扦插繁殖技术,以提高其繁殖系数和繁殖质量.方法采用嫩枝扦插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浸泡时间、扦插基质对野生早樱嫩枝扦插的影响.结果以NAA1000 mg/L+IBA500 mg/L+BA100 mg/L等比例组合蘸根处理1/2 h,生根率达到78.2%,平均根数为7.5条,平均根长为5.6 cm,移栽成活率达50%.其生根形式为愈伤组织生根和皮部生根两种,生根部位主要集中在下切口1 cm范围内.结论结果表明,本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野生早樱扦插繁殖技术体系,在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荣冬青樊英鑫王贤荣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嫩枝扦插
不同地区野生早樱群落植物组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为了更好地了解野生早樱的群落特征,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福建武夷山和江苏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地群落植物种类组成有较大的差异,共有植物64科、144属和261种,其中武夷山群落(Ⅰ)物种组成最为复杂,宝华山群落(Ⅲ)最简单;两地3个群落相似性较低,共同出现的科、属、种占全部科、属、种比例依次为52.94%、27.97%和10.48%;Raunk iaer的频度分析表明,该群落并不符合A>B>C>=B>C>D>E,说明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且植被存在分化和演化的趋势。
谢春平王贤荣伊贤贵
关键词:植物组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