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学术探索与创新基金

作品数:35 被引量:227H指数:9
相关作者:乌效鸣孙平贺涂运中刘天乐蒋国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广东省地质勘查局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7篇建筑科学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经济管理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钻井
  • 5篇钻井液
  • 4篇地表变形
  • 4篇水合物
  • 4篇PHOTOG...
  • 3篇天然气水合物
  • 3篇气水
  • 3篇气水合物
  • 3篇聚合醇
  • 3篇聚合醇钻井液
  • 3篇开挖
  • 3篇非开挖
  • 3篇非开挖施工
  • 2篇动力学抑制剂
  • 2篇运移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水平孔
  • 2篇同位素
  • 2篇网络

机构

  • 4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陕西省地震局
  • 2篇广东省地质勘...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安外事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河北省地矿局
  • 1篇亚利桑那州立...
  • 1篇技术公司
  • 1篇武汉钢铁(集...

作者

  • 9篇孙平贺
  • 7篇乌效鸣
  • 3篇宁伏龙
  • 3篇张凌
  • 3篇蒋国盛
  • 3篇刘天乐
  • 3篇涂运中
  • 3篇易明
  • 2篇刘莉
  • 2篇李西京
  • 2篇曹国栋
  • 2篇王家生
  • 2篇胡祥云
  • 2篇杨迪琨
  • 2篇杨波
  • 2篇刘庆生
  • 2篇程江涛
  • 2篇雷家彬
  • 2篇胡高伟
  • 2篇潘和平

传媒

  • 4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钻井液与完井...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商业研究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金属矿山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油气储运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岩土工程技术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中国地震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年份

  • 1篇2012
  • 8篇2010
  • 6篇2009
  • 14篇2008
  • 1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针对水合物的4种结构,对其性质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型水合物在4种结构水合物中最有利于储存。通过对比在合成试验中对温度、压力、水合物生成促进剂和活性剂等条件的研究,认为目前形成H型水合物的最佳促进剂为甲基环己胺,还可以找到更合适的促进剂来生成H型水合物。研究表明,在甲烷中加入环戊烷时温压条件最易达到,但生成的是Ⅱ型水合物,储气量较小。
胡高伟王家生业渝光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
我国水价改革的制度设计:基于水价机制的视角被引量:1
2007年
水资源稀缺已经构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严重挑战,在市场转型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稀缺问题。基于对水资源稀缺性的深刻认识,试图重新界定水资源的价值内涵,从水权、水市场的制度层面来揭示水价机制及其运行障碍,从而形成中国水价改革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水价改革的制度设计。
徐锦栋易明李世祥
关键词:水资源价值水价机制水权水市场
松科1井主井眼钻井液悬渣的力学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松科1井工程项目是国家973计划"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松辽盆地进行综合性石油地质研究而部署的一口科学探井。该井井深162~1764m为取心井段,要求该井段井斜小于3°,井径扩大率不超过12%,取心收获宰不低于90%。从力学角度对钻井液的排渣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松科1井主井眼情况,采用牛顿力学定律对钻渣在钻井液中的运移速度进行了解析建模,得出钻井液的密度是影响钻渣上返速度的重要因素,在保证钻井液密度满足井壁稳定要求(1.10~1.33g/cm^3)时,密度越大,钻渣上返速度越快,钻井液的悬渣效果越好。通过压力与密度之间的物理关系建立了试验模拟装置,并对松科1井钻井液密度进行了合理的选取,成功地解决了该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悬渣和井壁稳定性等问题。
孙平贺乌效鸣朱永宜蔡记华
关键词:携岩钻井液密度井眼稳定松科1井
武汉青山“砂山”粒度特征及其成因指示被引量:17
2008年
根据代表性的武汉青山"砂山"的粒度分析探讨"砂山"的成因。结果表明:剖面砂颗粒含量较高,平均达59%,粗粉砂约23%,细粉砂约11%,黏土含量少。粒度参数特征与典型沙丘砂一致,频率分布曲线为双峰,概率累积曲线为两段式,部分层位三段式,跃移质含量高,显示风积成因,C—M图及结构参数散点图与河流沉积物差别明显,判别分析结果正负夹杂。综合看来,"砂山"是末次冰期时出露的河流沉积物经风力吹扬、搬运,在长江南岸堆积而成。
杨勇李长安胡思辉霍炬孙浩王秋良
关键词:粒度
R/S分析及其在地震磁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2005年
将重标极差法(R/S,Rescaled range analysis)这一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引入到地震地磁前兆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当中,并应用该方法对陕西关中地区3个地磁台站在1996~1998年间Z分量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地磁Z分量赫斯特指数变化与1998年1月5日泾阳Ms4.8地震的关系,发现地震前2~4个月地磁Z分量出现明显小于0.5的异常变化,背离了地磁场正常的长程相关趋势性增强的变化规律,预示了此次地震的发生.这些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挖掘出丰富的地磁前兆信息,在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非线性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杨涛刘庆生李西京曹国栋
关键词:R/S分析赫斯特指数震磁效应泾阳地震
基于Photogrammetry的非开挖施工地表变形检测技术研究
非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往往受到埋深的限制,导致上部土体有效应力降低,进而产生地表变形,变形过大还会引起地表既有建筑受到破坏,所以量化检测其变形程度在地下施工中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讨论了采用Pho-togrammetry技术检...
孙平贺乌效鸣
关键词:PHOTOGRAMMETRY非开挖地表变形
深凹露天矿山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预测被引量:7
2008年
结合大冶铁矿东露天高陡边坡,运用线性和非线性方法研究了岩质高陡边坡的稳定性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复合指标对边坡岩体质量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并将其结果与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是有效的、可行的。
姚颖康周传波郭廖武尹小鹏
关键词:岩质边坡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
新型水基聚合醇钻井液性能评价被引量:6
2009年
由于原位天然气水合物极度不稳定,在钻探和取心过程中易发生分解,进而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钻井事故。因此,在水合物地层钻井首先要防止水合物大量分解,而要达到此目的,科学合理地选择钻井液则是重要举措之一。针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及其钻井的特性,给出了钻进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时钻井液体系的设计原则,根据此原则在充分考虑现有常用聚合醇钻井液体系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合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井的新型聚合醇钻井液,并对其页岩水化抑制性、低温流变性和水合物生成抑制性(动态和静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能够有效抑制页岩水化分解和防止水合物在循环管路内重新生成,且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能够有效保持井壁稳定,清洁和冷却孔底,是一种比较适合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探的钻井液体系。
刘天乐蒋国盛涂运中宁伏龙张凌
关键词:水合物海上钻井聚合物钻井液钻井液性能
基于Photogrammetry的非开挖施工地表变形检测技术研究
2010年
非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往往受到埋深的限制,导致上部土体有效应力降低,进而产生地表变形,变形过大还会引起地表既有建筑受到破坏,所以量化检测其变形程度在地下施工中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讨论了采用Photogrammetry技术检测非开挖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的主要方法和应用情况。Photogrammetry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变形检测技术,主要通过影像手段获取目标点的三维变形大小。该方法需要从空间多角度对目标点进行摄影测量,获取连续的三维影像信息,通过Photogrammetry软件进行现场目标点重现,进而获取三维可视目标点坐标值。本文通过现场的检测,获取了地表变形的数据,提出了检测的方法,并对数据处理过程中检测精度提出了探讨。
孙平贺乌效鸣
关键词:PHOTOGRAMMETRY非开挖地表变形
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红粘土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利用离子土壤固化剂(ionic soil stabilizer,简称ISS)加固红粘土,通过对不同配比的阿太堡试验、收缩试验、自由膨胀率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ISS加固红粘土压实性能和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加入ISS后,红粘土的承载力增大,粘土颗粒的结合水减少,塑性指数可以降低在12%左右,但并不是ISS加入越多越好。最后,从ISS影响双电层的结构和ξ电位等方面,对ISS加固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崔德山项伟董建军陈琼
关键词:离子土壤固化剂双电层结合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