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134008)

作品数:11 被引量:154H指数:8
相关作者:阎培渝刘仍光韩方晖张波刘娟红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矿渣
  • 5篇水化
  • 5篇水泥
  • 5篇胶凝
  • 4篇复合胶凝
  • 3篇英文
  • 3篇胶凝材料
  • 3篇复合胶凝材料
  • 3篇高炉矿渣
  • 2篇微观结构
  • 2篇磨细
  • 2篇矿渣粉
  • 2篇粉煤灰
  • 2篇高炉矿渣粉
  • 2篇C-S-H凝...
  • 1篇低活性粉煤灰
  • 1篇性能及微观结...
  • 1篇压痕
  • 1篇氧化钙
  • 1篇硬化浆体

机构

  • 10篇清华大学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五邑大学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作者

  • 10篇阎培渝
  • 5篇刘仍光
  • 4篇韩方晖
  • 1篇冯竟竟
  • 1篇张同生
  • 1篇陈志城
  • 1篇冯建建
  • 1篇米贵东
  • 1篇余其俊
  • 1篇张波
  • 1篇刘娟红
  • 1篇韦江雄
  • 1篇韩松
  • 1篇赵琥
  • 1篇罗宇维
  • 1篇赵军
  • 1篇朱江林

传媒

  • 7篇硅酸盐学报
  • 2篇中国科学:技...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密度水泥浆的硬化浆体结构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用不同细度的铁矿粉、细度为76μm(200目)硅粉和G级油井水泥,制备了不同密度的水泥浆并测定其流变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硬化水泥浆体的微观形貌,并讨论了铁矿粉在水泥浆中的分布状态对于水泥浆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硬化高密度水泥浆中,惰性的铁矿粉和硅粉分散在水化产物连续基体中;其浆体的致密程度由水泥的水化产物控制;最紧密堆积理论不能指导高密度水泥浆的配方设计。优先采用细铁矿粉配制水泥浆,易于获得流变性能合格的高密度水泥浆。
米贵东朱江林赵军冯建建赵琥罗宇维阎培渝
关键词:水泥浆铁矿粉显微形貌流变性能
基于图像分析和非蒸发水量的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的定量分析(英文)被引量:13
2015年
定量确定复合胶凝材料中的水泥与矿物掺合料的反应程度对于研究它们的反应机理和微观结构发展非常重要。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结合能谱分析,确定了在20、45和60℃水化的复合胶凝材料中的水泥、矿渣粉或粉煤灰的反应程度。用灼烧失重法测定了复合胶凝材料浆体的非蒸发水量。结果表明:水化温度对于水泥的水化程度影响很小。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水泥-矿渣粉复合胶凝材料中的水泥的反应程度随着矿渣粉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是水泥-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中的水泥的反应程度在高温时低于纯水泥的反应程度。水化温度的提高降低了水泥的反应程度,但提高了矿渣粉或粉煤灰的反应程度。复合胶凝材料的反应程度随着矿物掺合料掺加比例的提高而降低。复合胶凝材料的反应程度与其非蒸发水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阎培渝韩方晖
关键词: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
低活性粉煤灰表面胶凝性能改善研究
低活性粉煤灰颗粒与水化产物界面粘接不良,是导致粉煤灰水泥强度等性能较差的根本原因。本文将预水化的低活性粉煤灰在适宜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利用粉煤灰颗粒表面脱水相再水化的特点改善粉煤灰颗粒与水化产物的界面粘结。探讨了处理温度、...
张同生韦江雄余其俊
关键词:低活性粉煤灰活性指数煅烧
文献传递
硫酸腐蚀后油井水泥石的性能及微观结构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了硫酸对油井水泥石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石被硫酸腐蚀后,强度明显下降,硬化浆体中100 nm以上有害孔的数量显著增多,水化产物变得疏松多孔,硬化水泥浆体的物相组成发生变化,有新的腐蚀产物CaSO4 2H2O生成;水泥石抵抗酸性介质腐蚀的能力不仅与其致密程度有关,还与其硬化浆体的矿物组成密切相关;不同水化产物抵抗腐蚀的能力不同,Ca(OH)2比C-S-H凝胶更容易受到酸性介质的腐蚀;C-S-H凝胶被腐蚀后产生的孔隙主要是细小孔隙,而Ca(OH)2被腐蚀后产生的孔隙主要是100 nm以上有害孔,降低硬化浆体中Ca(OH)2的含量是提高水泥石抗腐蚀性能的关键。
冯竟竟阎培渝
关键词:油井水泥石硫酸微观结构
温度对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2
2016年
研究了温度对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观结构及净浆和砂浆后期强度的影响。利用背散射图像分析法测定了硬化浆体中水泥和矿渣各自的反应程度。探讨了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程度、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纯水泥的水化程度影响很小,但高温(60℃)降低了纯水泥净浆的后期抗压强度。高温阻碍了复合胶凝材料浆体中水泥的后期水化,但促进了矿渣的水化,提高了矿渣的后期反应程度。高温下矿渣持续反应使硬化浆体的孔结构细化,使复合胶凝材料净浆的后期抗压强度与常温养护时相近。高温对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砂浆后期抗压强度的不利影响大于净浆后期抗压强度。高温养护并不导致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后期水化程度降低。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与强度不呈线性相关。
韩方晖刘娟红阎培渝
关键词:复合胶凝材料矿渣温度
纳米压痕研究含矿渣硬化浆体C-S-H凝胶的特性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研究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C–S–H凝胶的特性,并结合SEM附带的EDS分析C–S–H凝胶的元素构成.纳米压痕测试结果显示,随着龄期的延长,各试样中LDC–S–H凝胶的体积含量逐渐减少,HDC–S–H凝胶的体积含量逐渐增加,说明水化后期,生成的C–S–H凝胶以HDC–S–H凝胶为主;随着矿渣的掺入和掺量的增大,试样中HDC–S–H凝胶体积含量越大,表明矿渣生成的凝胶主要为HDC–S–H凝胶.EDS能谱分析表明,两种C–S–H凝胶的化学组成相似,与其Ca/Si比无关.
刘仍光韩方晖阎培渝
关键词:纳米压痕SEM
不同水胶比的粉煤灰混凝土的自收缩(英文)被引量:12
2014年
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是导致其开裂的重要因素。为此,对不同水胶比的粉煤灰混凝土在水化初期的强度发展与自收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与自收缩均随着水胶比增加而下降,并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近似线性下降。各种组成的混凝土的自收缩均表现为水化第1d内快速增加,随后缓慢增加。混凝土的收缩特性可根据其力学性能来预测。
阎培渝陈志城
关键词:自收缩粉煤灰水胶比
水泥早期水化产物的TEM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术(TEM)研究了水泥早期水化产物Ca(OH)2、水化硅酸钙凝胶(CSH)、钙矾石(AFt)、单硫水化硫铝酸钙(AFm)微观形貌、结晶形态、元素构成.并结合SEM与XRD研究结果,讨论了TEM在研究水泥早期水化产物方面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使用TEM研究水泥早期水化产物,其观察结果比SEM更加精确和可靠.水化初期生成CSH凝胶为具有大量皱褶非晶态箔状产物,其Ca/Si比为1.3±0.2;水化初期生成AFt和AFm,发现了两者微观貌差别,确认了两者均为由尺寸小于20nm纳米晶粒无序组成多晶层状结构.本文讨论了SEM和TEM方法分别所CSH凝胶Ca/Si比差异原因.
韩松阎培渝刘仍光
关键词:TEM微观形貌
矿渣对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观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1
2014年
利用XRD和SEM对掺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矿渣的掺入使胶凝材料中水泥的质量分数下降,矿渣反应消耗部分Ca(OH)2,导致硬化浆体中Ca(OH)2的含量降低,2 a龄期时掺70%矿渣样品中仍有Ca(OH)2存在。矿渣掺入后,硬化浆体的早期微观结构会较为疏松,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大量低Ca/Si的C-S-H凝胶生成,使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逐渐致密,且凝胶中含Al较多。
韩方晖刘仍光阎培渝
关键词:矿渣微观结构C-S-H凝胶
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中矿渣的水化特性被引量:62
2012年
通过对不同矿渣掺量时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中矿渣的反应程度、硬化浆体中Ca(OH)2含量以及水化硅酸钙(C–S–H)凝胶的Ca/Si比(Ca和Si的摩尔比)的测定,研究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中矿渣的水化特性。结果表明:在水泥–矿渣复合胶凝材料中,矿渣掺量越大,矿渣反应程度越低,但矿渣掺量≤70%时,对矿渣的反应程度影响不大。高温养护可提高早期矿渣的反应程度,但阻碍其后期的进一步水化。矿渣早期水化生成外部水化产物时消耗一定的Ca(OH)2,使硬化浆体中Ca(OH)2含量降低,矿渣水化吸收Ca(OH)2中的Ca2+,使生成的C–S–H凝胶的Ca/Si比降低较少;在水化后期,矿渣生成内部水化产物不再消耗较多的Ca(OH)2,使C–S–H凝胶的Ca/Si比降低相对较多,硬化浆体中Ca(OH)2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保证硬化浆体的长期稳定性。
刘仍光阎培渝
关键词:矿渣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