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LJ200924)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建伟杨俊锋马勇郭杨顾晓林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中药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干细胞
  • 5篇补肾
  • 5篇补肾中药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脐血间充质干...
  • 4篇成骨
  • 3篇分化
  • 3篇成骨分化
  • 2篇形态发生蛋白
  • 2篇髌股关节
  • 2篇髌股关节炎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评估
  • 2篇骨形态
  • 2篇骨形态发生蛋...
  • 2篇骨形态发生蛋...
  • 2篇股关节

机构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无锡市中医医...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王建伟
  • 5篇杨俊锋
  • 4篇马勇
  • 3篇郭杨
  • 3篇顾晓林
  • 2篇华臻
  • 2篇黄桂成
  • 1篇王庆
  • 1篇陆振飞
  • 1篇张亚峰
  • 1篇鲁俊山
  • 1篇刘明明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医用臭氧治疗髌股关节炎的近期疗效评估
2013年
髌股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由于髌股关节面软骨剥脱,髌骨外侧高压,关节内致痛炎性因子分泌,患者常出现打软腿,关节肿痛,上下楼梯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常以康复锻炼、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关节镜清理及髌股关节置换等方法治疗,但远期疗效尚不能完全令人满意[1]。近年来,低浓度医用臭氧作为一种新型强氧化剂,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抗炎修复软骨功能显著,目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2-3]。我科采用关节腔注射臭氧治疗单纯髌股关节炎,近期疗效明显,现总结报道如下。
杨俊锋顾晓林王建伟
关键词:髌股关节炎关节腔注射非甾体类药物疗效评估退行性疾病
补肾中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5年
骨组织工程为骨缺损的修复、重建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认为是组织工程学中首选的种子细胞。如何更有效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对于骨组织的修复重建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基于中医学"肾主骨生髓"理论的补肾中药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以及成骨分化,为骨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重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就近年来采用补肾中药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华臻杨俊锋潘娅岚刘明明王建伟
关键词:补肾中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膝关节腔内臭氧注射治疗髌股关节炎中期疗效评估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治疗髌股关节炎的中期疗效。方法:髌股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膝。其中治疗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射20 m L(质量浓度30 mg·L-1)的医用O3,1周后重复,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2 m L,每周1次,5次为1疗程。随访观察5 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和Lysholm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Lysholm评分要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Lysholm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O3治疗单纯性髌股关节炎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能够获得良好的中期疗效。
杨俊锋华臻顾晓林王建伟
关键词:髌股关节炎膝关节腔玻璃酸钠
补肾中药血清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血清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定向成骨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取第3代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单纯LG-DMEM全培)、补肾中药血清组、BMP-2组及补肾中药血清组联合BMP-2组(简称联合组)。诱导后7、14、21d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3、6、9、12d后检测ALP及骨钙素(BGP)表达,14d后Von Kossa染色测定矿化结节。结果:诱导后第14天ALP阳性表达最为明显,以联合组及BMP-2组较为显著,且联合组最优;诱导后第3、6、9、12天,联合组及BMP-2组的AL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诱导第6天时,联合组与BMP-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第9、12天,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BMP-2组均能提高BGP含量(P<0.05);诱导第14天后Von Kossa染色可见细胞间散在黑色颗粒,以联合组最为显著。结论:补肾中药血清联合BMP-2可有效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定向成骨分化,且具有协同效应。
郭杨马勇黄桂成潘娅岚王建伟
关键词:补肾中药骨形态发生蛋白-2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补肾中药血清联合BMP-2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血清联合BMP-2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增殖及形态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最佳时效。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传代培养及干预后UCB-MSCs的形态学变化;取第3代UCB-MSCs,随机分为8组,给予不同浓度补肾中药血清及BMP-2条件培养基培养,分别于诱导后1 d、3 d、5 d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原代培养UCB-MSCs随时间延长,数量逐渐增多且逐渐变长,2周时多呈长梭形、旋涡状生长,传代培养3 d即达到70%~80%融合,以梭形为主,符合干细胞的生长特征;干预后第3、5 d,5%、10%中药+BMP-2组和BMP-2组均能够促进UCB-MSCs增值(P〈0.05),且5%中药+BMP-2组优于BMP-2组(P=0.041),增殖高峰出现在干预后第3 d;经条件培养3 d后,各组细胞均可见由长梭形变成立方形或多角形,尤以5%中药联合BMP-2组及BMP-2组较为明显。结论补肾中药血清联合BMP-2可协同促进体外培养UCB-MSCs增殖,增殖效应与干预时间和中药血清浓度有一定相关性。
马勇郭杨鲁俊山黄桂成王建伟
关键词:中医中药补肾中药BMP-2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
不同浓度补肾中药血清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补肾中药血清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活性的影响,探讨中药血清浓度与成骨分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制备低、中、高浓度补肾中药大鼠血清,培养第3代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按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加入中药血清浓度的不同及是否联合骨形态蛋白(BMP-2),分为基本培养基组(对照组)、5%中药血清组、10%中药血清组、15%中药血清组、5%中药血清+BMP-2组、10%中药血清+BMP-2组、15%中药血清+BMP-2组及BMP-2组,分别观察各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BGP)含量及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低、高、中不同浓度中药血清组分别在诱导第6、9天及第3、6天可提高ALP活性,10%中药血清组在诱导第9、12天能提高细胞内BGP含量,而中药血清联合BMP-2后,ALP活性及BGP含量明显提高,尤其以5%低浓度联合组为明显。各组成骨诱导第21天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5%中药血淸+BMP-2组、BMP-2组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其他各组,且5%中药血淸+BMP-2组荧光强度最为明显。结论不同浓度补肾中药血清单独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较弱,但联合BMP-2后均能不同程度提高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活性,尤其以5%低浓度补肾中药血淸为佳,且具有一定的协同促进作用。
陆振飞杨俊锋王庆马勇王建伟
关键词:补肾中药血清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低浓度补肾中药血清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2016年
目的观察低浓度补肾中药血清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增殖、成骨分化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取正常孕妇脐静脉血培养第3代人脐血MSCs,制备补肾中药大鼠血清,按诱导分化培养基不同,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血清组、BMP-2组、中药血清+BMP-2组(联合组)。以MTT比色法检测脐血MSCs增殖活性,观察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矿化结节及Ⅰ型胶原染色以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联合组、BMP-2组在诱导第3、5天细胞增殖活性明显提高,在诱导第3、6、9、12天ALP活性明显提高(P<0.05)。与BMP-2组比较,中药血清+BMP-2组在诱导第5天增殖活性明显提高,在诱导第6天ALP活性明显提高(P<0.05)。成骨诱导第14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von Kossa染色均可见细胞间散在黑色颗粒,尤以联合组为明显;而Ⅰ型胶原纤维表达,BMP-2组、联合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强。结论低浓度补肾中药血清联合BMP-2后能诱导人脐血MSCs增殖及定向成骨分化,是复合型诱导因子的一种理想选择。
王建伟杨俊锋张亚峰郭杨顾晓林马勇
关键词:补肾中药骨形态发生蛋白-2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