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090505)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任宇刘东军马玉珍仓明韩为东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干细胞
  • 3篇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脂肪间充质干...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细胞鉴定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大鼠骨髓
  • 2篇大鼠骨髓间充...
  • 1篇雄性生殖
  • 1篇雄性生殖系统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分泌
  • 1篇胰岛素分泌细...
  • 1篇胰腺发育
  • 1篇上皮

机构

  • 3篇内蒙古大学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包头医学院

作者

  • 3篇刘东军
  • 3篇任宇
  • 2篇韩为东
  • 2篇仓明
  • 2篇马玉珍
  • 1篇王瑞
  • 1篇靳木子
  • 1篇温建勋
  • 1篇申晶
  • 1篇刘艳梅
  • 1篇程愈
  • 1篇吴海青
  • 1篇母义明
  • 1篇郑郁
  • 1篇郝好杰
  • 1篇周雪原
  • 1篇林季
  • 1篇王清莲
  • 1篇刘建萍
  • 1篇王洪刚

传媒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代次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代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体外培养的生长特点和体外诱导成骨能力。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含地塞米松、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的培养液定向诱导传代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利用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及PCR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结果表明骨髓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增殖能力强,生长迅速。第5、10、15、20代BMSCs及ADSCs经诱导培养后茜素红染色呈阳性并且出现"矿化"、碱性磷酸酶活性强,随着细胞代次的递增,诱导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呈递减趋势;诱导后的两类细胞传代后细胞仍能继续分化,并形成正常的"矿化"结节,且碱性磷酸酶染色均弱于初次诱导。结果提示,BMSCs及ADSCs易于分离培养及体外扩增,诱导条件下成骨能力强且成骨细胞传代培养仍具有成骨能力,适合作为再生医学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任宇马玉珍王清莲刘东军仓明温建勋靳木子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成骨诱导细胞鉴定
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给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对牛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进行体外分离培养。首先应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牛ADSCs,进行体外培养、连续传代,并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通过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细胞压片进行染色体分析,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表面标记,利用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检测其分化能力。结果显示牛ADSCs体外培养时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细胞样,增殖稳定;Vimentin、CD49d、CD13表达呈阳性,CD34表达呈阴性;成骨诱导条件下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茜素红染色呈阳性;成脂诱导条件下细胞周围脂滴明显,油红-O染色呈阳性。结果证明牛ADSCs体外生长稳定、增殖速度快、定向分化能力强,简易的体外分离培养及诱导方法为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任宇吴海青马玉珍仓明王瑞刘东军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细胞鉴定细胞分化
小分子重编程诱导肝上皮样干细胞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
2013年
采用阶段诱导法进行体外诱导肝上皮样干细胞(WB—F344)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将IPCs移植至糖尿病大鼠体内,监测血糖变化。结果显示,RT—PCR和免疫荧光技术分别检测到IPCs中表达胰岛β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及蛋白。IPCs移植糖尿病大鼠体内后,明显改善大鼠的高血糖状态。提示肝上皮样干细胞可以在体外经小分子重编程为有功能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其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
王洪刚刘艳梅马玉珍刘建萍林季申晶郑郁程愈郝好杰韩为东母义明王清莲
关键词:小分子胰岛素分泌细胞重编程糖尿病
胰腺发育不同阶段转录因子表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1型糖尿病主要因胰岛β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兼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但目前的药物及激素替代治疗无法根本治愈糖尿病,只能延缓其进程。近年来通过体外诱导多能干细胞或成体细胞转变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的希望。本文旨在对胰腺β细胞发育过程中所表达的转录因子及其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洪刚马玉珍韩为东王清莲
关键词:糖尿病胰腺发育转录因子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雄性生殖系统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无精子症大鼠模型中对睾丸内环境的修复能力。方法:将同种异体BMSCs移植入无精子症模型大鼠睾丸生精小管中,注射后30 d HE染色观察生精小管细胞组成和结构,免疫组化检测CD44、CD106和c-kit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20 mg/kg白消安组中大鼠附睾中精子数量明显减少(P<0.01)。分离得到的BMSCs表达CD44和CD106,而不表达c-kit。BMSCs注射移植30 d后,HE染色显示移植组生精小管内形成新的细胞,部分细胞表达CD106,部分细胞表达生殖细胞表面标记c-kit。结论:BMSCs在移植组无精子症大鼠生精小管中能够分化为生殖细胞,对受损的不育大鼠生精小管进行修复。
周雪原马玉珍王晓华刘东军任宇冀小平
关键词:不育生精小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