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1D10)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汪岷张士璀郭华荣包振民吕宏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淋巴囊肿病
  • 2篇淋巴囊肿病毒
  • 1篇牙鲆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培养
  • 1篇细胞系
  • 1篇立克次氏体
  • 1篇类立克次氏体

机构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汪岷
  • 1篇李红岩
  • 1篇周丽
  • 1篇林晓婷
  • 1篇马广勇
  • 1篇吕宏旭
  • 1篇包振民
  • 1篇郭华荣
  • 1篇张士璀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利用牙鲆鳃细胞系分离和培养淋巴囊肿病毒被引量:20
2003年
本文利用牙鲆鳃细胞系进行了养殖牙鲆淋巴囊肿病毒的分离及培养 ,并通过电镜对培养细胞中淋巴囊肿病毒的形态及感染循环进行了初步研究。将病鱼的淋巴囊肿组织无菌滤液接种牙鲆细胞系 ,细胞出现了明显的细胞病变 ( Cytopathic effect,CPE)。电镜观察在培养细胞的胞质中有病毒的包涵体 ,胞质中散在 6角形、5角形或圆形的病毒粒子 ,大小为 10 0~ 140 nm之间。在感染细胞的线粒体中也存在大量的病毒颗粒。
吕宏旭汪岷李红岩郭华荣张士璀包振民周丽
关键词:淋巴囊肿病毒细胞培养细胞系牙鲆
鱼立克次氏体的研究进展
2005年
立克次氏体是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重要病原之一,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目前主要采用Fryer法和依照《贝格恩细菌分类手册(第二版)》标准的方法对立克次氏体进行分类,细胞培养法、组织切片技术、PCR、核酸探针及ELISA等方法是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研究成果表明此种病害主要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式进行传播,而抗立克次氏体疫苗的研制也进入了商品化生产。本研究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旨为此种病害的研究提供借鉴及参考。
林晓婷汪岷
关键词:立克次氏体类立克次氏体
鱼淋巴囊肿病毒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6年
淋巴囊肿病毒是最早发现的鱼类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淡水、盐水和海水中,可感染140种以上鱼类,危害巨大。本文对该病毒的形态结构特征、化学组成和理化特性、基因组及编码多肽、细胞培养特性和该病的致病机理、传播方式、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汪岷马广勇
关键词:淋巴囊肿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