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949)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5
相关作者:林东海王俊腾秦利芳孙秀燕闻真更多>>
相关机构:烟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纳米粒
  • 6篇呋喃
  • 6篇呋喃二烯
  • 6篇细胞
  • 6篇米粒
  • 6篇二烯
  • 5篇羟基乙酸
  • 5篇聚乳酸
  • 3篇细胞摄取
  • 3篇小鼠
  • 3篇聚乳酸羟基乙...
  • 3篇PEG化
  • 2篇黏膜
  • 2篇黏液
  • 2篇聚乳酸-羟基...
  • 2篇聚乳酸-羟基...
  • 2篇肠吸收
  • 1篇蛋白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机构

  • 14篇烟台大学

作者

  • 14篇林东海
  • 8篇秦利芳
  • 8篇王俊腾
  • 6篇闻真
  • 6篇孙秀燕
  • 5篇郭桂萍
  • 5篇谢鑫鑫
  • 4篇李刚
  • 4篇宋荣霞
  • 4篇陈燕
  • 3篇杜丽媛
  • 1篇周冲

传媒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G化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抗黏性及HeLa细胞摄取
2012年
目的制备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mono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poly-actic coglycolic acid-nanoparticles,mPEG-PLGA-NPs)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抗黏性能,考察人宫颈癌细胞HeLa对mPEG-PLGA-NPs的摄取能力。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mPEG-PLGA-NPs,测定其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黏蛋白结合法,考察mPEG-PLGA-NPs的体外抗黏性能。以香豆素-6(coumarin 6)为荧光标记物,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及HPLC法进行HeLa细胞的体外摄取研究。结果 mPEG-PLGA-NPs的平均粒径为(106.2±4.3)nm,Zeta电位为-(12.40±0.11)mV。PLGA-NPs的抗黏蛋白黏附率为35.5%,而mPEG-PLGA-NPs的抗黏蛋白黏附率为92.5%,比PLGA-NPs高3倍左右。相同孵育时间内,HeLa细胞对mPEG-PLGA-NPs的摄取量是PLGA-NPs的近2倍,HeLa细胞对PLGA-NPs和mPEG-PLGA-NPs的摄取量与孵育时间成明显的依赖关系。结论 mPEG-PLGA-NPs具有较强的抗黏性;HeLa细胞对mPEG-PLGA-NPs的摄取明显高于PLGA-NPs(P<0.01),表现出更好的细胞亲和性。
秦利芳林东海李刚谢鑫鑫王俊腾闻真
关键词:纳米粒细胞摄取
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莪术油磷脂复合物的肠吸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莪术油磷脂复合物在大鼠肠内的吸收情况。方法选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以莪术油为对照组,采用HPLC法,以莪术油中主要活性成分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为检测指标,同时测定复合物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结果莪术油磷脂复合物中的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分别约为6×10-5 cm.s-1和1×10-4 cm.s-1,莪术油中的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的有效渗透系数分别约为1×10-5 cm.s-1和2×10-5 cm.s-1,说明莪术油磷脂复合物在大鼠肠内的吸收比莪术油提高了5倍。结论应用磷脂复合物技术可显著改善莪术油的两亲性,提高莪术油在大鼠肠内的吸收。莪术油磷脂复合物的吸收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在肠黏膜的转运为被动扩散过程;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均无特殊的吸收窗;在各个肠段均属于高渗透性药物。本实验为莪术油口服剂型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数据。
周冲杜丽媛林东海孙秀燕
关键词:莪术油磷脂复合物渗透性肠吸收
Uptake and transport of furanodiene in Caco-2 cell monolayers: a comparison study between furanodiene and furanodiene loaded PLGA nanoparticles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Furanodiene (FDE ) 与高 lipophilicity 和差的稳定性拥有多样的药理学活动。这研究准备了 FDE 由自发的乳剂溶剂散开方法装载了 PLGA nanoparticles (FDE-PLGA-NPs ) 和 PEGylated PLGA nanoparticles (FDE-PEG-PLGA-NPs ) 改进 FDE 的稳定性和 bioavailability。方法 FDE-PLGA-NPs 和 FDE-PEG-PLGA-NPs 为尺寸被描绘并且缩放分发,表面形态学,希腊语的第六个字母潜力和陷阱效率。在生理的液体(PBS 和人工的胃肠的液体) 的 FDE, FDE-PLGA-NPs 和 FDE-PEG-PLGA-NPs 的稳定性被评估。在 vitro,细胞的举起和运输研究用 Caco-2 房间单层被执行。结果 FDE-PLGA-NPs 和 FDE-PEG-PLGA-NPs 的尺寸从 110-140 nm ,分别地,陷阱效率是 87.3% 和 89.2% ,稳定性与 FDE 相比显著地被提高。FDE-PLGA-NPs 和 FDE-PEG-PLGA-NPs 能被 Caco-2 房间自由地收起并且搬运单层到对面。当 FDE 几乎没到达到受体方面时,它能被收起进 Caco-2 房间单层。这些结果显示了那 FDE-PLGA-NPs 的结论,特别 FDE-PEG-PLGA-NPs,能提高 FDE 的稳定性和 hydrophilicity 并且越过 Caco-2 房间单层增加 FDE 的浸透。
LI GangLIN Dong-HaiXIE Xin-XinQIN Li-FangWANG Jun-TengLIU Ke
关键词:呋喃二烯
聚乙二醇化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抗黏性能评价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制备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mPEG-PLGA-NP)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抗黏性能。方法:以不同mPEG分子量和含量的mPEG-PLGA为载体,采用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并对其制备处方工艺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呋喃二烯为模型药考察纳米粒的载药性能,采用体外黏蛋白结合法评价纳米粒的抗黏性能。结果:确定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mPEG-PLGA-NP的最佳处方,丙酮为有机溶剂,0.2%的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mPEG-PLGA的用量为25mg,有机相和水相的体积比为1∶15。纳米粒呈球形,外观规整,分布均匀。mPEG-PLGA-NP随着修饰的mPEG含量的增加粒径逐渐减小,Zeta电位的绝对值逐渐减小。载呋喃二烯的mPEG-PLGA-NP包封率为50%,载药量在10%左右。体外黏蛋白结合实验显示,经mPEG修饰的纳米粒抗黏性比未修饰的高6倍,并且随着修饰的mPEG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的增加,mPEG-PLGA-NP的抗黏性能逐渐增强。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并表征了mPEG-PLGA-NP,并且mPEG-PLGA-NP具有良好的载药和抗黏性能。
谢鑫鑫王俊腾秦利芳闻真郭桂萍林东海
关键词:纳米粒呋喃二烯黏蛋白
1H-NMR法测定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表面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含量及链密度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采用1H-NMR定量地测定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MePEG-PLGA-NP)表面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ePEG)的含量及链密度,并研究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及不同比例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对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方法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MePEG-PLGA)为载体,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了聚乙二醇化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并对其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表征。1H-NMR用于确定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的结构组成并测定了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表面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含量及链密度,并与比色法进行比较。结果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共聚物的结构组成与标示量基本一致;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随着单甲氧基聚乙二醇比例的增加,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Zeta电位的绝对值也逐渐减小,粒子表面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含量(α)逐渐增加,其表面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链密度(δ)逐渐增大,相邻两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分子链间的距离(D)逐渐减小;相同比例,随着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链长度的增加,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与Zeta电位都无明显差别,而α逐渐增加,δ逐渐减小,D逐渐增大;同种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比色法测定的α值比1H-NMR测定的值偏高。结论1H-NMR能够定量地测定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表面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含量及链密度;与比色法相比,1H-NMR测定的粒子表面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含量更准确;实验范围内,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比例可以对纳米粒的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表面单
王俊腾谢鑫鑫秦利芳林东海
关键词: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核磁共振法
温莪术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及小肠吸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制备温莪术油自乳化释药系统(zedoary turmeric oil 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ZTOSEDDS)并进行评价。方法以总油相质量分数(X2)、磷脂与脱氧胆酸钠的质量比(墨)和混合表面活性剂与乙醇的质量比(X3)为考察对象,自乳化液粒径(Y1)和自乳化时间(y2)作为质量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ZTO SEDDS的最佳处方。以温莪术油为对照,呋喃二烯和栊牛儿酮为检测指标,采用大鼠离体非翻转肠囊法对优化处方的小肠吸收进行评价。结果ZTO SEDDS的载药量质量分数为32.9%。乳化后平均粒径为(212.4±3.5)Nm,自乳化1min内达到平衡。大鼠离体小肠吸收实验表明,ZTOSEDDS中呋喃二烯和栊牛儿酮的表观渗透系数(P)约为1.3×10-6cm·s-1和6.4×10~cm·s-1,比温莪术油提高了3.2—4.0倍。结论ZTO SEDDS能显著改善温莪术油的小肠吸收行为。
宋荣霞陈燕林东海孙秀燕
关键词:自乳化释药系统小肠吸收
莪棱油自乳化剂抗小鼠应激性溃疡的作用与机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莪棱油自乳化剂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水浸拘束法建立胃溃疡模型,以复方莪术油软胶囊为对照,评价胃黏膜损伤指数,分析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检测胃壁结合黏液量及胃组织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莪棱油自乳化剂高剂量组(260 mg·kg-1)小鼠应激性胃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1),其抗溃疡作用优于复方莪术油软胶囊(260 mg·kg-1)。莪棱油自乳化剂可显著降低胃黏膜损伤小鼠血浆中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及胃组织PGE2水平(P<0.01或P<0.05),且具有量效关系。结论莪棱油自乳化剂能有效抑制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及促进胃黏膜防御因子PGE2的分泌有关。
陈燕宋荣霞林东海孙秀燕
关键词:应激性胃溃疡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在大鼠鼻黏膜的转运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研究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mPEG-PLGA-NPs)的粒径大小、mPEG相对分子质量及覆盖密度,zeta电位对其在大鼠鼻黏膜转运的影响。以mPEG-PLGA共聚物为载体材料,香豆素-6为荧光标记物,采用纳米沉淀法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理化性质的mPEG-PLGA-NPs及壳聚糖包裹的PLGA-NPs,并测定其粒径大小、zeta电位、香豆素的荧光标记效率、体外泄漏率及在溶菌酶中的稳定性等。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纳米粒的理化性质对其在大鼠鼻黏膜转运的影响。纳米粒分散均匀,PLGA-NPs表面带负电荷,经mPEG修饰后zeta电位接近电中性,壳聚糖包裹后表面荷正电。香豆素的荧光标记效率均>80%。4 h内香豆素-6纳米粒的泄漏百分率<5%。纳米粒在溶菌酶中基本稳定。结果显示,zeta电位近中性的mPEG-PLGA-NPs在鼻黏膜的转运能力显著高于带正电荷的CS-PLGA-NPs及带负电荷的PLGA-NPs(P<0.05),并且随着mPEG相对分子质量和覆盖密度的增加及粒径的增大,其在鼻黏膜的转运能力增强。mPEG-PLGA-NPs在大鼠鼻黏膜的转运能力与其表面亲水性、zeta电位及粒径大小密切相关。
王俊腾林东海秦利芳闻真郭桂萍
关键词:鼻黏膜黏液纳米粒转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呋喃二烯抑制脑胶质瘤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呋喃二烯(furanodiene,FDE)纳米乳对颅内移植G422胶质母细胞瘤小鼠化疗后的生存期变化及病理改变,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评估FDE纳米乳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G42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植入昆明小鼠脑白质中建模,考察FDE纳米乳及其与卡莫司汀联合组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观察各组瘤组织的病理结构变化。采用细胞增殖抑制法、Hoechst33258染色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等方法初步探索FDE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 FDE纳米乳(80 mg·kg^(-1))组治疗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为28.1%,联合组生命延长率可达69.0%;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FDE纳米乳组肿瘤细胞排列疏松,未见明显侵润;联合组肿瘤体积小,且与周围组织间边界清晰。细胞增殖抑制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实验均表明FDE对U251细胞增殖抑制具有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分析当FDE浓度为18.5μmol·L^(-1)时,U251细胞早期凋亡率可达71.8%。结论 FDE通过调节胶质母细胞的增殖、早期凋亡等机制,有效抑制小鼠胶质瘤的生长。
杜丽媛陈燕宋荣霞林东海孙秀燕
关键词:呋喃二烯胶质母细胞瘤
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MePEG-PLGA)为材料,制备包载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DiI)的纳米粒,为后续的细胞实验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超滤法分离纯化纳米粒,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DiI的含量,并计算包封率。结果 DiI用量为0.5 mg,PLGA或MePEG-PLGA投入量为50 mg,PVA浓度为0.5%,可制得粒径较合适的纳米粒。DiI-PLGA-NP平均粒径为(280.7±3.6)nm,Zeta电位为(2.98±0.47)mV,包封率可达88.0%;DiI-MePEG-PLGA-NP平均粒径为(157.2±3.2)nm,Zeta电位为(-4.90±0.54)mV,包封率可达87.1%。结论 DiI作为脂溶性良好的示踪剂,用其制得的荧光素纳米粒可为后续的体外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闻真郭桂萍谢鑫鑫王俊腾秦利芳林东海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