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2096)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徐志云韩林王崇郎希龙王斌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心脏
  • 4篇手术
  • 3篇心脏瓣膜
  • 3篇术前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房颤
  • 3篇瓣膜
  • 2篇心房
  • 2篇心肌
  • 2篇心脏病
  • 2篇心脏外科
  • 2篇心脏外科手
  • 2篇心脏外科手术
  • 2篇疗效
  • 2篇风湿
  • 2篇风湿性
  • 2篇风湿性心脏
  • 2篇风湿性心脏病
  • 1篇心病

机构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徐志云
  • 6篇韩林
  • 4篇王崇
  • 3篇郎希龙
  • 2篇李莉
  • 2篇钟铿
  • 2篇邹良健
  • 2篇陆方林
  • 2篇李白翎
  • 2篇张冠鑫
  • 2篇宋智钢
  • 2篇王斌
  • 1篇张罗漫
  • 1篇王晔
  • 1篇李鑫
  • 1篇任安经
  • 1篇曹翔
  • 1篇周傲英
  • 1篇白一帆
  • 1篇袁扬

传媒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术前房颤对左房室瓣置换术术后早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明确术前房颤对左房室瓣置换术后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行单纯左房室瓣置换术或联合右房室瓣成形术的左房室瓣病变患者资料,共2 001例,筛选出1 411例纳入研究,按照术前是否发生房颤分为两组:(1)窦性心律(SR)组,639例;(2)房颤(AF)组,772例。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AF、SR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早期病死率以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AF组左房室瓣置换术后早期病死率高于SR组(5.1%vs 2.8%,P=0.041),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SR组(9.5%vs 4.4%,P<0.001),其中低心排综合征及心室纤颤的发生率在AF组明显增高(4.0%vs 2.0%,P=0.044;2.7%vs 1.1%,P=0.034)。瓣膜相关并发症、全身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手术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房颤并不是预测左房室瓣置换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伴有房颤可增加术后早期病死率,房颤发生是左房室瓣病变加重的重要标志之一。
王斌徐志云韩林邹良健宋智钢郎希龙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植入病死率再手术
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手术前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筛选危险因素,建立老年风湿性心脏病(RHVD)患者瓣膜手术前冠心病危险度预测模型,以指导冠脉造影检查的选择。方法基于1998~2009年我院连续585例患者的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老年RHVD患者瓣膜手术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度预测模型并以bootstrap方法优化,以预测概率P〈0.05为低危险度。以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比较该模型和国外类似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老年RHVD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影响突出的是:男性、年龄、心绞痛、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成功建立危险度预测模型。151例患者被定义为低危险度,其中4例合并冠心病,均为单支血管病变。ROC曲线下面积0.793,对国人老年RHVD患者术前冠心病危险度具有较优预测效能。结论成功构建了老年RHVD患者瓣膜手术前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有利于我国老年RHVD患者瓣膜手术前冠心病的筛查。
李树春廖学文李莉张罗漫徐志云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
巨大左心室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总结巨大左心室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本组105例,术前常规强心、利尿及扩血管治疗,并有针对性地营养心肌细胞,补充血浆或白蛋白,控制合并症;手术均在中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分别采用冷血停跳液及温—冷—温的心肌保护模式;本组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例,MVR+三尖瓣成形术(TVP)4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MVR 10例,AVR+MVR+TVP 4例,AVR 29例,AVR+TVP 5例,AVR+二尖瓣成形术(MVP)12例;其中二尖瓣置换59例,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41例,未保留瓣下结构18例。术后应用药物维持血压、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并选择性应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或气管切开。结果本组体外循环时间59~289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2~179 min。术后发生并发症42例,对症治疗后康复29例、死亡13例。LVEDD≥80 mm或LVESD≥65 mm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8%)及病死率(19.6%)明显高于LVEDD<80 mm及LVESD<65 mm的23.7%、6.8%,P<0.05;术中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低于未保留瓣下结构者,但P>0.05。结论术前周密准备,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尽量保留心内结构,术后及时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是巨大左心室重症瓣膜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李先华徐志云韩林曹翔王强王崇白一帆
关键词: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心肌保护围手术期管理
经右胸微创切口左房室瓣手术同期单极双房射频消融治疗房颤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经右胸微创切口外科治疗左房室瓣病变并同期采用单极冲洗式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左房室瓣病变合并房颤患者共60例,经右胸微创切口行瓣膜手术及心内膜射频消融术30例为研究组,经正中切口行瓣膜手术30例为对照组,两组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中行左房室瓣成形或置换,并应用单极冲洗式射频消融房颤,射频线路以改良迷宫Ⅲ手术为基础。随访并比较分析两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房颤的消除率。结果研究组无中转开胸、再次瓣膜手术、延期拔除气管插管、血红蛋白尿、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及死亡。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延长、胸液量和输血量减少、住院日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出院时、术后6个月房颤消除率分别为96.7%、66.7%、73.3%和50%、23.3%、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经右胸微创切口实施左房室瓣手术同期行心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既达到微创的理念,又能有效处理左房室瓣并消除房颤,并不增加心内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术后早、中期效果理想。
张冠鑫韩林钟铿李莉陆方林王崇李白翎王军徐志云
关键词:微创心房纤颤
EuroSCORE Ⅱ模型对瓣膜手术患者在院死亡风险预测的评价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第2版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估系统(EuroSCOREⅡ)模型对本中心瓣膜手术患者在院死亡率预测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瓣膜疾病在本中心行外科治疗的3 4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第1版的EuroSCORE(additive EuroSCORE、logistic EuroSCORE)模型和EuroSCOREⅡ模型模给予评分,并对患者的实际死亡率与预测死亡率进行对比。模型预测的符合程度应用H-L X^2检验,而预测的鉴别效度则通过R()C曲线下面积反映。结果 3479例患者在院死亡112例,全组实际在院死亡率为3.2%。Additive EuroSCORE、logistic EuroSCORE及EuroSCOREⅡ模型预测的在院死亡率分别为3.8%、3.3%和2.5%,其中logistic EuroSCORE对全组患者在院死亡的预测符合程度较高(P=0.08),而additive EuroSCORE高估了实际在院死亡率(P=0.013),EuroSCOREⅡ则低估了实际在院死亡率(P<0.000 1)。EuroSCOREⅡ模型对单瓣膜手术患者在院死亡预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P=0.103,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而对多瓣膜手术组患者的预测准确性则较差(P<0.000 1,ROC曲线下面积为0.605)。Additive EuroSCORE、logistic EuroSCORE及EuroSCOREⅡ模型对全组患者在院死亡预测的鉴别效度均较差(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4、0.673和0.685)。结论 EuroSCOREⅡ模型对本中心单瓣膜手术患者死亡风险预测的准确性较好,但对多瓣膜手术患者死亡风险预测的准确性较差,不适合多瓣膜手术患者的在院死亡风险预测,在临床实践中应慎重考虑。
金磊王崇李白翎郎希龙韩林徐志云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心脏外科手术医院死亡率
多中心临床数据的快速检索系统
临床数据共享平台是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当今医疗数据呈几何级增长的环境下,多中心海量的临床数据如何管理、共享、并有效地查询和检索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该系统使用HL7CDA XML作为描述电子病历的标准,采用关系型...
王晔王崇王晓玲周傲英
关键词:HL7CDA多中心
文献传递
Urocortin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自噬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urocortin(UCN)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UCN的心肌保护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离体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模型,进行缺血/缺氧1h再灌注/复氧2h的损伤,在缺血/缺氧前1h给予UCN预处理;在再灌注/复氧2h后观察UCN对缺血再灌注/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损伤、细胞自噬和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UCN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肌损害,使梗死面积降低,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降低;增加缺氧复氧离体心肌细胞活力、减少培养上清的LDH水平。与上述心肌保护作用相伴随的是UCN预处理还能抑制缺氧复氧导致的心肌细胞自噬,使LC3BⅡ/LC3BⅠ的比值显著降低,并且抑制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Bnip3的mRNA表达。结论 UCN可以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可能在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张冠鑫韩林郭志福王崇任安经钟铿李鑫袁扬徐志云
关键词:UROCORTIN心肌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自噬
术前心房颤动对单纯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中远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索术前心房颤动(AF)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中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二尖瓣置换术,伴或不伴有三尖瓣成形术的二尖瓣病变患者1 029例的临床资料,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筛选出621例,按照术前是否发生AF分为两组,术前出现AF为AF组,395例,男134例、女261例,年龄(51.1±11.5)岁;术前窦性心律(SR)为SR组,226例,男82例、女144例,年龄(48.2±14.1)岁。比较两组早期临床结果和中远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0年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F组血栓栓塞发生率明显高于SR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31例/33 984患者月)vs.0.4‰(9例/21 151患者月),χ2=4.26,P=0.039]。AF组术后10年生存率明显低于SR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2%vs.92.7%,χ2=10.26,P=0.002)。经Cox多因素分析,影响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中远期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AF[HR=2.878,95%CI(1.166,4.129)]、左心室射血分数低[HR=0.948,95%CI(0.917,0.981)]和年龄偏高[HR=1.073,95%CI(1.038,1.109)]。AF除了对患者生存率及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外,对左心、右心功能及三尖瓣反流量同样存在负面效应。结论 AF是影响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如果出现AF先兆如多发房性早搏或左心房扩张时尽早进行手术,或许可改善患者预后。
王斌徐志云韩林宋智钢陆方林邹良健郎希龙
关键词: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