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61104)

作品数:24 被引量:330H指数:11
相关作者:魏伟周俊菊石培基颉斌斌雷莉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甘肃省水利厅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7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石羊河流域
  • 13篇流域
  • 13篇河流域
  • 5篇生态
  • 4篇GIS
  • 3篇土地利用
  • 3篇绿洲
  • 3篇干旱
  • 2篇生态安全
  • 2篇生态环境
  • 2篇气候
  • 2篇组合赋权
  • 2篇县域
  • 2篇民勤绿洲
  • 2篇空间结构
  • 2篇基于GIS
  • 2篇降水
  • 2篇降水指数
  • 2篇赋权
  • 2篇SPI

机构

  • 21篇西北师范大学
  • 9篇兰州城市学院
  • 7篇甘肃省水利厅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安徽财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中国21世纪...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17篇魏伟
  • 11篇周俊菊
  • 10篇石培基
  • 9篇颉斌斌
  • 7篇雷莉
  • 4篇刘海猛
  • 4篇魏晓旭
  • 3篇王旭峰
  • 3篇王雪平
  • 3篇曹建军
  • 3篇张恒玮
  • 3篇张利利
  • 2篇张胜武
  • 2篇王兰英
  • 2篇师玮
  • 2篇李传华
  • 2篇赵军
  • 1篇申成磊
  • 1篇钱大文
  • 1篇韩文超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3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Journa...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人文地理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Chines...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羊河流域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与结构形态异质性被引量:1
2014年
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以流域内居民点的分布、水系、道路等矢量数据和DE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同时结合乡镇统计数据、实地调研和采集数据,利用地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石羊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与结构形态异质性.研究表明:1道路对石羊河流域居民点的分布影响不明显,水系对流域内的居民点分布有着直接影响,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地区.总体空间格局呈现出沿低海拔、小坡度、近水系聚集分布的特点.2石羊河流域农村居民点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表现为居民点高密度区与高密度区邻接,低密度区与低密度区邻接.且居民点分布表现为整体分散、局部聚集的特征.3居民点密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永昌县-凉州区-古浪县这一条西北线和民勤县-凉州区这一东北线上.居民点空间分布具有圈层结构、轴带延伸的"T"字型特征.
魏伟雷莉周俊菊魏晓旭颉斌斌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GIS
基于区统计方法的石羊河流域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以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采用ArcGIS区统计方法进行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通过构建石羊河流域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壤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四个定量评价指标,利用栅格叠置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石羊河流域土地敏感性特征,生态敏感性等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极敏感和高敏感区占到了全流域总面积的74.68%,低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分别占石羊河流域总面积的10.59%和0.88%。最后,针对石羊河流域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的特点,通过综合研究结果和相关资料提出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相关对策,为指导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魏伟石培基周俊菊雷莉魏晓旭颉斌斌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
基于变异系数的植被NPP人为影响定量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被引量:37
2016年
人类活动是NPP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定量计算NPP人为影响值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提出基于变异系数法的NPP人为影响模型,对其基本概念、理论基础、计算流程等进行了阐述,并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分析该流域NPP人为影响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该模型基于一种间接计算的思想回避了人为作用的复杂过程,模型理论科学,以变异系数为参数,所需参数少,技术可行,计算结果为NPP值,易于定量评价。(2)2000—2010年期间,石羊河流域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广泛而严重,年均影响值大于40g C m^(-2)a^(-1)的面积占96.21%,影响程度严重以上占26.94%。NPP人为正负影响均较大,正影响年均为1.63×106g C m^(-2)a^(-1),负影响年均为1.21×106g C m^(-2)a^(-1),年均净增加4.20×105g C m^(-2)a^(-1);正向平均影响强度为136.84 g C m^(-2)a^(-1),负向平均影响强度为100.32 g C m^(-2)a^(-1),全流域表现为正影响。(3)凉州区是人为影响最为剧烈的地区,表现为强烈正影响;其次是天祝县,为强烈负影响;接下来是民勤县,表现为正影响;其它县区依次是永昌、古浪、肃南和金昌。(4)2000—2010期间,NPP人为影响值变化较大,人为活动减弱面积占53.90%,增加占46.10%;影响值正向减弱8.12×105g C m^(-2)a^(-1),负向减弱8.07×105g C m^(-2)a^(-1),正向增强8.02×105g C m^(-2)a^(-1),负向增强3.94×105g C m^(-2)a^(-1),人为活动影响净减少4.25×105g C m^(-2)a^(-1),人为作用总体呈减弱趋势。
李传华赵军师银芳胡秀芳
关键词:净第一性生产力石羊河流域
基于县域单元的中国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及空间演化被引量:30
2014年
以中国2853个县(市、旗、区)为研究单元,利用1980、1990、2000和2012年的中国县级行政单元GDP数据和全国1 km格网土地利用数据,通过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GDP的变化率,构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EEH)模型,分析了EEH的空间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空间统计Local Moran's I和Getis-Ord G*i指数评价EEH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1自1980年以来中国县级行政单元GDP持续快速增长,全国呈现东南沿海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的特征;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和北部地区较高,南部和中东部地区较低;3中国县域EEH 1980-2012年间逐步得到改善,EEH空间关联度总体相对稳定,但空间格局分布不均衡。总体来看,确保生态经济系统的持续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魏晓旭赵军魏伟颉斌斌
关键词: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经济
中国北方气候干湿变化及干旱演变特征被引量:45
2018年
利用中国北方15个省(区、市)320个气象站1960—2014年逐月降水量资料,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差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不同时间尺度,对近55年来中国北方及不同干湿区气候干湿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从干旱站次比、干旱强度等方面分析了年际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60—2014年中国北方地区整体呈变干趋势,年际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在同步波动中均呈下降趋势。(2)1960—2014年北方地区春季和冬季呈湿润化趋势,冬季湿润化趋势最明显,夏季和秋季呈干旱化趋势,夏季干旱化趋势最显著,夏季降水对年干湿状况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3)湿润区和半湿润区有干旱化趋势,而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均呈湿润化趋势发展;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年际干旱站次比、干旱强度呈上升趋势,而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则相反。(4)中国北方东部季风区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以及处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两侧的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气候干湿变化均呈显著同步波动变化趋势,而中国北方东部季风区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与中国北方西部非季风区的干旱区气候干湿变化呈显著反向波动变化趋势,夏季具有同样的规律,而冬季和春季四大干湿区干湿变化具有较好的同步一致性。
胡子瑛周俊菊张利利魏伟曹建军
关键词:干湿变化
基于SPI的石羊河流域气候干湿变化及干旱事件的时空格局特征研究被引量:43
2017年
利用石羊河流域4个气象站1960—2013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应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游程理论等方法,分析石羊河流域近54年的气候干湿变化及不同时间尺度干旱事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尺度SPI对降水量变化的敏感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时间尺度越小,SPI对一次降水的反应越明显。2石羊河流域年代际、年际和季的SPI在波动中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冬季湿润化速度最快,对年湿润化过程的贡献最显著。31960—2013年,石羊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干旱事件持续时间、干旱程度和干旱强度均呈减少趋势,且波动渐趋平缓;石羊河流域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最严重的时期分别为1964—1965年和1962—1964年。4两种时间尺度干旱事件持续时间的减少速度从上游至下游均逐渐变慢,上游乌鞘岭地区是农业干旱持续时间最长区域,永昌和下游民勤地区是水文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区域;两种时间尺度干旱事件干旱程度减少速度最快区域均在上游乌鞘岭地区;武威和民勤地区3月尺度干旱强度稍有上升,其它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事件干旱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永昌地区是多尺度干旱事件干旱强度较大区域。
张利利周俊菊张恒玮王蓓曹建军
关键词:气候变化干旱事件标准化降水指数石羊河流域
综合治理前后民勤绿洲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17
2017年
根据1999年、2006年和2013年的Landsat/TM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和Fragstats,分别从景观和类型2个水平上对比研究了综合治理前后民勤绿洲的景观格局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前(1999—2006年),绿洲内以牺牲林地、草地为代价的盲目开垦现象与绿洲沙漠化趋势同时并存,民勤绿洲景观的复杂程度和连通性不断提高,而其景观异质性在降低,绿洲呈破碎化发展趋势;综合治理后(2006—2013年),民勤绿洲景观斑块形状复杂程度在提高,破碎化程度和斑块连通程度均在下降,而其景观异质性在增加。绿洲景观破碎化程度的下降主要是受湖区绿洲景观破碎化程度变化的影响,该时期,退耕后的生态恢复已初见成效,但泉山区土地沙化和湖区土地盐碱化现象依然严峻。景观指数变化在绿洲尺度和各景观分区尺度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说明景观指数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改变了民勤绿洲土地利用景观时空格局特征,从而对绿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周俊菊张恒玮张利利曹建军魏伟
关键词:地下水埋深民勤绿洲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7年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清楚、透彻地认识LUCC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核心领域并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在回顾国际LUCC研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LUCC的内涵、驱动因子及驱动机制,再将LUCC对大气、水体、土壤与生物等四大自然要素的环境效应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目前研究所取得的进展,最后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讨论与展望,对今后LUCC的环境效应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意见:重视遥感与GIS研究手段的同时,加强其他方法的应用;重视学科交叉,加强综合研究;环境效应的微观机理及反馈机制研究有待加强;将多尺度融合问题及构建普适模型作为今后研究的突破点.
万炜魏伟钱大文魏晓旭冯坤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CC环境效应驱动力
基于GIS和PSR模型的石羊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估被引量:8
2015年
干旱内陆河流域一直是生态环境变迁敏感区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区。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依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了格网化的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进而提出了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估框架和判断标准,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进行100 m×100 m尺度下的网格化表达,运用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主成分分析和层次组合赋权法实现对研究区生态安全进行空间表达。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生态安全地域空间分布差异很大,生态安全指数最高区分布在凉州区及周边,最大值达到87.14,最低地区分布在民勤北部靠近沙漠边缘,其生态安全指数(SESI)值只有43.96,这种情况造成流域内部生态流交互作用减弱,各景观斑块彼此间的生态修复能力减弱,使该流域生态安全两级分化严重。石羊河流域生态安全目前尚处在第III(生态威胁安全)和IV(生态不安全)区间,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仍以资源环境破坏为代价,属粗放式发展。流域目前面临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正在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本急剧上升。
魏伟雷莉周俊菊师玮颉斌斌刘晓
关键词:生态安全石羊河流域
兰州新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被引量:7
2014年
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修正单纯的权重叠加法,采用潜力-限制性分析法分析了兰州新区建设用地的生态潜力和生态阻力,对其生态适宜性做出科学评价,得到兰州新区可用作建设用地的理想区域。结果表明:(1)兰州新区建设用地开发的生态潜力总体以一级为主,二级次之,三级和四级区所占比重较小;(2)一级生态阻力主要分布在新区南部山地,主要表现为地形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差、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等;(3)兰州新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达一级的面积所占比重最大,为39 425.91hm2,占新区总面积的48.91%。三级适宜区面积最小,仅为6 513.2hm2,占新区总面积的8.08%。对应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兰州新区土地应用可划分为集中建设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其中,集中建设区和重点建设区应为兰州新区建设用地开发的理想区域。
张胜武申成磊石培基赵锐锋姜朋辉刘海猛
关键词:生态适宜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