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729)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江开达徐一峰禹顺英崔东红江三多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抑郁
  • 5篇抑郁症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首发
  • 2篇首发抑郁症
  • 2篇核苷
  • 2篇核苷酸
  • 1篇单倍型
  • 1篇单体型
  • 1篇血白细胞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营养因子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中国汉族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徐一峰
  • 3篇江开达
  • 2篇崔东红
  • 2篇刘晓华
  • 2篇禹顺英
  • 1篇赵兰英
  • 1篇江三多

传媒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抑郁症与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1)基因与抑郁症的关联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05个抑郁症核心家系CREB1基因上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rs10932201和rs6740584的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分布情况.进行单位点及单倍型的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TDT).结果 CREB1基因上SNP位点rs10932201和rs6740584与抑郁症均无显著性关联,TDT χ2 值分别为2.700(P=0.1004)和0.458(P=0.49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倍型TDT分析结果显示由rs10932201和rs6740584构成的单倍型与抑郁症存在显著性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χ2=23.458,df=3,P=0.00003241).单个单倍型A-C和A-T与抑郁症也均有显著性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5.405和13.623,P值分别为0.020和0.00022).结论 CREB1基因上SNP位点rs10932201和rs6740584与抑郁症均无显著性关联,但由这2个SNP位点构成的单倍型与抑郁症存在显著性关联,提示CREB1基因rs10932201-rs6740584单倍型可能在抑郁症的遗传学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刘晓华徐一峰崔东红江三多钱伊萍禹顺英江开达
关键词:抑郁症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
中国汉族人群抑郁症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关联研究
目的抑郁症的遗传学病因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factor,BDNF)在抑郁症的病因学及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BDNF基因与...
刘晓华徐一峰江三多崔东红钱伊萍江开达
关键词:抑郁症单核苷酸多态性单体型
文献传递
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CREB1基因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基因CREB1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TaqMan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对36例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及44名正常对照外周血白细胞中的CREB1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的CREB1基因平均表达量(amole/0.3μLcDNA)分别为(0.20±0.10)和(0.17±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P>0.05)。根据性别、发病年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对患者进行分组,仍未发现患者组的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HAMD-24量表各因子分无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CREB1基因的表达水平未见异常,与性别、发病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无关。
刘晓华徐一峰崔东红江三多钱伊萍禹顺英江开达
关键词:抑郁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首发抑郁症遗传效应及方式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的遗传效应及方式。方法对107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各级亲属4439人进行家系调查,并绘制家系图。用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研究,多基因遗传方式分析根据Falconer阈值模式,按b=(x-x)...
刘晓华徐一峰江开达赵兰英江三多
文献传递
首发抑郁症遗传效应及方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的遗传效应及方式。方法对107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一至三级亲属(共4439人)进行家族史调查,用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研究。结果(1)先证者中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占430%(46例),其中有抑郁症家族史者占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的61%(28/46)。(2)一至三级亲属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087%(29例),高于群体患病率(002%;P<001);其中女性患病率(136%)高于男性(041%,P<001)。一、二、三级亲属患病率分别为746%、037%和005%,前两者均高于群体患病率(P<001);各级亲属的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其中一级亲属女性患病率为1612%,男性患病率为844%(P<001)。(3)校正后分离率为020,与隐性遗传分离率0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为(10973±526)%;一、二、三级亲属的预期患病率分别为720%、062%和013%,与实际患病率(分别为747%、037%和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首发抑郁症具有明显的遗传效应,可能符合具有隐性主基因效应的多基因遗传方式。
刘晓华徐一峰江开达赵兰英江三多
关键词:患病率首发抑郁症亲属家族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