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60052)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许鑫李霞婷更多>>
- 相关机构:惠州学院暨南大学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谣言应对需要新思维——多维学术视野下的传谣与辟谣被引量:1
- 2013年
- 谣言传播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关于谣言应对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谣言止于公开。不过从近年来的一些公共危机事件来看,谣言传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和规律,有的涉事部门虽然在第一时间公开了有关信息,但依然不能阻止谣言传播,而且一旦传播就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可信度。
- 许鑫
- 关键词:学术视野公共危机事件传播媒体官方媒体民意表达
- 刍论互联网之于公共领域的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互联网对民主和公共领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谁在使用、为何使用、怎样使用。网络媒介在公共领域建构中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但也难以摆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状的影响。不仅如此,由于技术与社会的动态变迁,网络时代的公共领域亟需理论和概念的重构,相关研究范式也应转换。
- 许鑫
-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领域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
- 媒介公共性与公共领域研究:议题、进路与出路——基于文献回顾和研究现状的反思被引量:4
- 2014年
- 传媒公共性的建构存在乐观和悲观两种倾向:一些学者不断对公共领域概念进行重构,使其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变化,另些学者则倡导传媒领域的实践革新,两者仅从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单方面去探索民主的出路,难免陷入困境。这一问题的研究要取得突破,应结合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与传媒体制,具体分析传媒与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动态关系,着重从实践角度分析我国媒体公共性的产生机制、动力与逻辑。在此基础上,将哈贝马斯的理想公共领域视为价值规范,同时采用其后期的多元公共领域思想,建构适合中国情境的媒介公共性和公共领域概念及理论,避免西方中心主义、媒体中心主义和技术决定论。
- 许鑫
- 关键词:媒介公共性公共领域
- 网络事件引起参与的因素分析——以“郭美美事件”为例
- 2011年
- 近年来网络事件日益频发,但只有少数事件能脱颖而出,成为网民持续关注的对象,本文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分析了网络事件吸引网民参与的内在因素,并分析了议题性质对网络事件的公众讨论产生的影响。
- 许鑫
- 关键词:网络事件郭美美事件
- 当代中国传媒改革与媒介公共性的变迁被引量:2
- 2013年
- 传媒改革进程制约媒介公共性的发挥,当代中国传媒的公共性在传媒改革背景下产生,并随着传媒改革的进程而演变,大致经历了从产生、生长到扩展三个阶段,市场、政策、技术和专业理念都是传媒发挥公共性的动力,但由于缺乏体制保障,公共性的发挥主要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非常规实践,体现出局部性和不稳定性特征,当代中国传媒的公共性依然十分有限。
- 许鑫李霞婷
- 关键词:传媒改革传媒公共性传媒体制
- 中共三次新闻改革与传媒公共性的变迁被引量:9
- 2012年
- 反思中共三次新闻改革可以发现:1942年改革强调了党性,弱化了公共性,1956年改革试图回归公共性,1978年以后的改革确立了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并在不经意间产生了有限的公共性。随着观念、市场、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传媒公共性在逐步生长,但在传媒体制没有根本突破情况下,传媒公共性依然生存艰难。传媒公共性的充分发挥,最终取决于政治体制和传媒体制改革。
- 许鑫
- 关键词:新闻改革传媒公共性党性传媒体制
- 公共电视的本质、模式及其建构——对重庆卫视“公益频道”实验的反思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从"公共性"的角度界定公共电视的本质,将公共电视的功能区分为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和提供公共话语平台两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卫视的"公益频道"实验进行反思,认为其与真正的公共电视其实相去甚远,并结合我国现实的传媒体制,提出了中国模式公共电视建构的"三步走"之路,探讨了公共电视建构的几个关键问题。
- 许鑫
- 关键词:公共电视公共性公益频道
- 微博时代的公众参与新模式——以郭美美事件为例被引量:8
- 2012年
- "郭美美事件"形成新的公众参与模式:微博率先披露—网民围观和"人肉"—民间侦探搜索爆料—知识分子评论和引导—媒体记者调查核实—形成舆论压力—推动问题解决,微博成为公众参与主渠道,微博和论坛、博客协作掘密,但由于有关部门未能介入调查,真相迟迟未能公布,公众参与的效果有限,现阶段公众参与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培养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精神,壮大公民社会等方面。
- 许鑫
- 关键词:郭美美事件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