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50005)

作品数:14 被引量:176H指数:8
相关作者:宋青周飞虎赵佳佳周京江胡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热射病
  • 7篇预后
  • 7篇劳力性
  • 7篇劳力性热射病
  • 3篇血管
  • 3篇凝血
  • 2篇血管内凝血
  • 2篇预后判断
  • 2篇中暑
  • 2篇重症
  • 2篇肺组织
  • 2篇病死率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衰...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14篇宋青
  • 6篇周飞虎
  • 6篇赵佳佳
  • 5篇周京江
  • 5篇胡婕
  • 4篇苗利辉
  • 4篇张婷
  • 3篇刘辉
  • 3篇李瑞生
  • 3篇高铁婴
  • 3篇吴振华
  • 3篇潘亮
  • 3篇杨文超
  • 2篇康红军
  • 1篇刘少峰

传媒

  • 6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中华危重病急...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5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陆军热射病发病率和风险因素调查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调查处于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的陆军部队热射病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探讨有效预防措施。方法以问卷方式对陆驻扎在北方沿海地区的陆军某旅3000名士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内容包括入伍前居住地、是否接受过热射病防治培训及训练前热习服、发病时环境因素及个人因素等。结果热射病总发病65例,总发病率2.19%;气温〉32℃、湿度〉60%环境下发病率86.15%,显著高于气温〈32℃、湿度〈60%下的发病率13.85%(P〈0.01);训练前身体有不适感(疲劳感、头晕、恶心、腹泻等)发病率12.27%,显著高于训练前无身体不适1.15%(P〈0.01);训练前24h睡眠不足4h发病率5.92%,显著高于睡眠多于4h以上0.91%(P〈0.05);未接受热射病知识培训无热习服训练者发病率4.76%,显著高于接受过热射病知识培训并进行规范热习服者1.34%(P〈0.05);入伍前不同居住地与发病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士兵训练时环境温度和湿度及参训人员的身心状态是影响热射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规范化的热习服及热射病相关防治知识的培训是降低热射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刘少峰宋青
关键词:热射病
白细胞介素-6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判别预后的作用研究被引量:46
2013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判别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重症医学科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6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死亡组(15例)和存活组(47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人院后24、48、72h血清IL-6水平,对入院48h的IL-6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H(APACHEⅡ)评分、CT严重度指数(CTSI)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描绘48hIL-6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IL-6值在发病早期判别预后的意义。结果死亡组患者入院后IL-6水平升高后显著降低,存活组患者IL-6水平逐渐下降;死亡组人院48h、72h IL-6(ng/L)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545.5±265.7比147.2±107.0,243.0±133.6比119.0±69.5,均P〈0.01)。SAP患者入院48h IL-6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0,且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48hIL-6水平与APACHE1I评分(r=0.930、P=0.003,r=0.964、P=0.000)、CTSI(r=0.915、P=0.000,r=0.921、P=0.005)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IL-6水平可以在SAP发病早期(48h)判别预后。
苗利辉宋青刘辉潘亮周飞虎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重症白细胞介素-6病死率
水浴降温与室温降温对热打击大鼠肺组织损伤及预后影响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冰水浴、常温水浴、室温降温对热打击(heat stress,HS)大鼠死亡构成比、肺组织病理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1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肺损伤观察组(n=70)和死亡率分析组(n=45)。肺损伤观察组随机分为空白对照(normothermic contral,NC)组(n=10)和热打击(room temperature,RT)组(n=60),NC组始终置于室温环境,HS组大鼠麻醉后置于高温高湿模拟环境,核心体温达42℃后,随机分为室温降温组(n=20),常温水浴降温(temperate-water immersion,TWI)组(n=20),冰水浴降温(ice water immersion,IWI)组(n=20),分别给予相应降温方法降温。同时,将3组大鼠分别随机分为热打击后15 min处死组(n=10)和3 h处死组(n=10)。各组大鼠在相应时间点处死,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死亡率分析组随机分为HS+RT组、HS+TWI组、HS+IWI组,统计热打击后3 h死亡构成比。结果与HS+RT组相比,HS+TWI组和HS+IWI组大鼠死亡构成比显著降低(χ2=10.601,P=0.001)。HS+IWI 3 h组肺组织出现间质水肿、出血,肺泡萎缩塌陷、腔内出血,促炎因子TNF-α水平高于NC组(P<0.05)及对应TWI组、RT组(P<0.05)。结论 TWI、IWI较RT显著改善热打击大鼠预后,但IWI诱发更为严重的肺组织损伤,提示目前的水浴温度、水浴时长等可能不是最优的。
杨文超高铁婴胡婕李瑞生宋青
关键词:炎症
劳力性热射病患者肝功能早期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劳力性热射病(EHS)患者肝功能早期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2013年10所部队医院收治的EHS患者69例,其中存活57例,死亡12例。统计患者发病后前10d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变化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的最差值对于EHS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结果 EHS患者血清转氨酶在发病第3~4天达到高峰后开始缓慢下降,血清胆红素在第5~8天达高峰后开始缓慢下降。死亡组的肝功能相关指标均高于相对应发病天数的存活组。发病早期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对于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中ALT对于EHS患者死亡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3±0.064,最佳截断值为3016.5U/L;AST对于EHS患者死亡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0.073,最佳截断值为4745U/L;TBIL对于EHS患者死亡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0.067,最佳截断值为123.9μmol/L;DBIL对于EHS患者死亡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0.063,最佳截断值为87.42μmol/L。结论 EHS患者发病早期肝功能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各项指标的最差值对于患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提示当EHS患者的各项指标达到或高于该截断值时,死亡风险增高,需要引起重视。
周京江赵佳佳宋青杨文超高铁婴
关键词:中暑肝功能预后
热射病快速降温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4年
热射病是指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核心体温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临床特征的热疾病综合征,为致命性急症,其发病机制为机体体温调节障碍,产热与散热失衡引起体内大量热蓄积导致体温急剧升高。热应激所致细胞和器官水平受损可引起疾病进行性恶化,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其预后常与机体高热程度及持续时间相关,快速有效降低核心体温是临床治疗的首要措施,若降温延迟,病死率明显增加。目前,临床治疗中使用的降温方法主要包括通过传导、蒸发、对流等方式进行的物理降温,血液滤过、血管内降温、冰盐水灌胃或灌肠等侵入性体内降温,以及药物降温等。根据患者病情与身体状况,治疗机构降温设备条件,以及操作者对降温措施和设备的熟练程度,科学合理地选择有效的降温方式对患者的成功救治至关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治疗热射病的快速有效的降温措施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赵佳佳宋青
关键词:中暑体温调节
热打击对大鼠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热打击对大鼠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热打击+恢复15 min组(n=10),热打击+恢复3 h组(n=10)。热打击组大鼠麻醉后置于高温高湿模拟环境中,肛温达到42℃后置于室温分别恢复15 min及3 h。酶联免疫法(Elisa)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VEGF-A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热打击+恢复15 min组VEGF-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热打击+恢复3 h组VEGF-A、TGF-β1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且VEGF-A水平与TGF-β1水平呈直线回归关系。热打击+恢复3 h组促炎细胞因子TNF-α水平略高于热打击+恢复15 min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大鼠促炎细胞因子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打击早期大鼠肺组织VEGF-A水平短暂升高后,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可能成为热打击后大鼠急性肺损伤发病初始阶段的重要环节,且该变化可能仅与热直接损伤有关。
杨文超高铁婴胡婕李瑞生赵佳佳周京江宋青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凝血功能对重症劳力性热射病预后的影响及治疗策略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在重症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06年5月—2012年10月我院救治及在其他医院由我院参与救治的EHS 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4例(94.44%)存在凝血功能障碍,32例(88.89%)出现血小板减少,23例(63.89%)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2例有局部出血。36例均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2例3个器官受累,14例4个器官受累,8例5个器官受累,12例5个以上器官受累。经相应治疗5例(13.89%)死亡,31例(86.11%)好转出院。死亡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定标准评分高于生存者(P<0.05),且两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障碍在EHS中常见,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早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重建凝血-抗凝系统平衡、阻止器官功能进一步损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陈洁坤宋青周飞虎
关键词:劳力性热射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
影响劳力性热射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0
2013年
目的 探讨影响劳力性热射病(EHS)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2年6月至2012年8月期间10家部队医院资料完整的69例EHS患者的主要临床参数及预后情况,包括是否合并横纹肌溶解(RM)、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损伤(AKI)、肝功能障碍、继发性癫痫、休克、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意识状态等9个主要临床参数.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与EHS预后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并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 EHS患者69例,以出院为观察终点,死亡18例,病死率26.09%;DIC、AKI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DIC优势比(OR) =94.994,95%可信区间(95%CI)为3.837~2352.031,P=0.005; AKI OR=90.871,95%CI为2.079~3971.995,P=0.019];其中DIC和AKI任何一个因素单独存在的病死率为16.67% (3/18);DIC和AKI同时存在的病死率为93.75%(15/16),其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98.03%,阳性预测值为93.75%,阴性预测值为94.34%,准确性为94.20%.结论 EHS患者合并DIC、AKI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同时存在DIC、AKI 2个因素的EHS患者,死亡风险极高.
赵佳佳周京江胡婕周飞虎康红军刘辉潘亮宋青
关键词:劳力性热射病预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损伤
热射病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热射病(HS)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参与救治的39例H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分为胃肠道功能障碍组和非胃肠道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28 d病死率。统计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评分、胃肠道功能障碍持续时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并对胃肠道功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39例HS患者中有32例发生胃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2.05%。共统计到27例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障碍评分,为(2.3±0.8)分;39例HS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为(17.3±15.2)d,ICU住院时间为(37.8±25.0)d,呼吸机使用时间为(27.8±14.0)d。胃肠道功能障碍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非胃肠道功能障碍组(分:26.30±6.00比17.40±6.00,t=3.555,P=0.001),而28 d病死率虽高于非胃肠道功能障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75%(14/32)比14.29%(1/7),P=0.21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27,P=0.000);胃肠道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与ICU住院时间(r=0.797, P=0.000)及呼吸机使用时间(r=0.634,P=0.000)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胃肠道功能可反映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苗利辉宋青刘辉周飞虎康红军潘亮胡婕陈洁坤张婷吴振华赵佳佳周京江
关键词:热射病胃肠道功能病死率预后
热射病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我院热射病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分布特点及多重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56例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热射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微生物检验结果,并对其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56例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菌株44株,阳性率78.57%。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1株(70.46%):鲍曼不动杆菌铜15株(34.09%),绿假单胞13株(29.55%)和大肠埃希菌4株(9.09%);革兰氏阳性菌10株(22.7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13.64%),其他为肺炎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耐药实验结果表明: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好的敏感性,但耐药性均>30%,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45%。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革兰氏阳性菌敏感性好。结论热射病患者下呼吸道细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非发酵菌成为主要致病菌,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有较好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致病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性好。
刘少峰宋青
关键词:热射病下呼吸道病原菌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