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0501-249)

作品数:5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合满曹丽花赵世伟蔡晓布更多>>
相关机构:西藏农牧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土壤
  • 2篇有机碳
  • 2篇退化草甸
  • 2篇活性有机碳
  • 2篇草甸
  • 1篇养分
  • 1篇有机碳分布
  • 1篇容重
  • 1篇水稳性
  • 1篇水稳性团聚体
  • 1篇碳动态
  • 1篇土壤改良
  • 1篇土壤改良剂
  • 1篇土壤含水量
  • 1篇土壤活性
  • 1篇土壤活性有机...
  • 1篇土壤密度
  • 1篇土壤养分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机构

  • 5篇西藏农牧学院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曹丽花
  • 5篇刘合满
  • 4篇赵世伟
  • 1篇蔡晓布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改良剂对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的改良效果及其机制被引量:21
2011年
通过室内土柱培养,采用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沃特保水剂、β-环糊精、腐殖酸等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进行改良。结果表明:4种改良剂均可促进>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在浓度0.05%~0.40%范围内,其改良效果表现为PAM>β-环糊精>沃特保水剂>腐殖酸,且黄绵土团聚体分形维数显著降低,尤以PAM改良效果最明显;在低浓度条件下,4种改良剂均可有效地降低土壤密度;土壤粒径分布表明,PAM改良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的机制是使<1 mm粒径的团聚体团聚为更大的团聚体,尤其是团聚为>5 mm的团聚体,PAM在4种改良剂中对黄绵土改良效果最好。阐明不同改良剂对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的改良效果及机制,可为合理利用改良剂改良土壤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曹丽花刘合满赵世伟
关键词:土壤改良剂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土壤密度
当雄草原不同退化草甸土壤含水量及容重分布特征被引量:23
2011年
土壤含水量和容重是土壤物理属性的2个重要指标,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及生产能力有重要影响。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西藏当雄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和容重分布特征,为草地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环境及土壤条件对土壤水分含量分布及变异影响显著;随着草地退化程度加重,土壤含水量极显著降低(P<0.01),土壤容重显著增加(P<0.05);土壤含水量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表现为正常草地和轻度退化草地土壤0~10cm>10~20cm,而严重退化草地为0~10cm<10~20cm;土壤容重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表现为正常草地和轻度退化草地土壤容重0~10cm<10~20cm,而严重退化区容重变化表现为0~10cm>10~20cm。草地退化首先表现在表层土壤上,且草地退化导致土壤水分含量的显著降低也不利于草地的自然恢复,将加速草地的进一步退化。
曹丽花刘合满赵世伟
关键词:退化草甸土壤含水量容重
退化草地碳动态及固碳潜力被引量:5
2011年
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维持陆地碳平衡,减缓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论述了草地退化的驱动因子及草地退化中的碳变化效应。从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和土壤性质2个方面分析了土壤固碳潜力与机制,并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提出未来草地的主要研究方向。
刘合满曹丽花
关键词:退化草地碳动态固碳潜力
当雄退化草甸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主要养分的关系被引量:9
2011年
为揭示高寒草甸土壤退化过程中有机碳及相关养分和环境的变化特点,以西藏当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不同退化高寒草甸土壤(0~10cm和10~20cm2个土层)有机碳分布及与土壤主要养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速效养分含量均表现为:正常草甸>轻度退化草甸>严重退化草甸,且0~10cm土层中有机碳含量均高于10~20cm土层土壤。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回归系数分别为0.9131、0.9466和0.9701。草甸的退化引起土壤主要养分物质含量的降低,将加速草地退化,不利于退化草甸的自然恢复。
曹丽花刘合满赵世伟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养分
高寒草原坡面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活性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中最活跃的部分,在土壤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西藏当雄高寒草原坡面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高度坡位上表层土壤(0~10 cm)活性有机碳(Labile organic carbon)含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高度坡面不同位置上土壤活性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差异较小,标准差分别为0.0273~0.1642和0.0301~2.2835之间;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在6%左右;随着坡位高度的升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与总有机碳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383),回归方程为y=0.0763x-0.4634;与〈0.002 mm粘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y=0.0548x+1.4847),但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r=0.6488);土壤总有机碳和〈0.002 mm粘粒含量可以分别88.04%和42.1%地解释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差异。
刘合满曹丽花赵世伟蔡晓布
关键词:高寒草原活性有机碳总有机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