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S032)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黄正林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民国
  • 4篇民国时期
  • 2篇农村
  • 2篇农村经济
  • 2篇民主
  • 2篇民主改革
  • 2篇黄河
  • 1篇地区社会
  • 1篇地权
  • 1篇人口
  • 1篇事变
  • 1篇同治
  • 1篇农村经济研究
  • 1篇农家经济
  • 1篇农民
  • 1篇农民贫困
  • 1篇农田
  • 1篇农田水利
  • 1篇贫困
  • 1篇青藏

机构

  • 7篇河南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黄正林

传媒

  • 2篇中国农史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史学月刊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古今农业
  • 1篇宁夏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民主改革前后甘川青藏族地区社会变迁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民主改革前的甘肃、四川、青海藏区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以三大领主为首的贵族统治在政治和经济上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广大农牧民过着悲惨的生活,社会经济处于停滞的状态。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在藏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是藏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民主改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权,广大农奴在经济和政治上获得了解放,生活得到了改善,开启了藏区社会的政治现代化和民主化,使藏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加快了藏区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黄正林
关键词:民主改革民族进步
民国时期甘肃农田水利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西北开发和抗战时期的后方建设,甘肃农田水利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建设的重点之一。在此期间,国民政府根据甘肃水资源环境和地理条件,在河西走廊、黄土高原沟壑区和兰州黄河谷地,因地制宜,兴建不同的水利工程,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发展小型水利工程,适合甘肃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值得肯定的,也对后来这一地区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黄正林
关键词:民国时期农田水利农村经济
清朝前期黄河上游区域可耕地的开发和利用被引量:4
2009年
清朝入关伊始,黄河上游区域人口稀少,在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湟谷地以及其他地方分布着大量的可耕地可供开发和利用。清政府采取了减免赋税,贷给农民耕牛、籽种和鼓励移民垦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黄河上游区域可耕地得到了垦辟。一方面使黄河上游区域的耕地面积有了大幅度的扩大,人口增长迅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黄河上游区域大面积的森林遭到了砍伐,耕地沙漠趋势越来越严重和沙尘天气频频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了黄河上游区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黄正林
关键词:清朝前期黄河
同治回民事变后黄河上游区域的人口与社会经济被引量:5
2008年
清朝同治时期陕甘两省爆发了回民事变,这次事变给黄河上游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仅使整个甘、宁、青人口锐减,而且也造成了回族人口的锐减、分布格局的变化和居住环境的恶化。这次事变之后,黄河上游区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商业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使其长期处于萧条状态。通过本文我们看到同治回民事变对黄河上游区域社会经济破坏之严重,影响之深远,使我们认识到社会稳定和谐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繁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黄正林
关键词:人口
民主改革前安多藏族部落的草山权属与牲畜租佃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民主改革前安多藏族部落草山权属有部落公有、土司占有制、寺庙占有制和私人占有制四种形式。部落头人、贵族不仅占有最好的草山,而且拥有对草场的绝对支配权。牲畜是藏族游牧部落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从部落头人到属民大多数都有属于自己的牲畜,但和草山使用权一样,藏族部落里牧主与牧民的牲畜所有权也是不平衡的,占部落户口不足10%的牧主(部落头人、寺院、贵族等)阶层占有部落牲畜总量的20—50%,有的部落高达60%以上;占部落户口60%以上的贫苦牧民只占有部落20%左右的牲畜,甚至许多贫苦牧民没有牲畜。正是这种牲畜占有的不平衡导致了牲畜租佃关系的发生。在藏族部落牲畜的租佃关系中,佃户完全处于不利的地位。
黄正林
关键词:藏族部落
民国时期庆阳农村经济研究——以20世纪30—40年代的国统区为中心被引量:1
2010年
20世纪30—40年代,庆阳国统区是一个自耕农为主的社会,但地主、半地主式富农和富农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存在地权分配不均的问题。传统经济模式在社会经济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农牧兼营的经济格局并没有改变,手工业生产主要是为家庭和自然经济服务,其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商品化生产程度不高;商业资本弱小,而且农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结合在一起,市场狭小,商品流通以土产为核心。同时,庆阳农村也出现了现代化因素,新式金融机构开始渗入农村社会,成为农业金融的主要来源;西峰逐渐成为陇东新的中心市场,也加强了庆阳农村与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联系。
黄正林
关键词:农村经济
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地权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黄河上游区域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地权状况与生态环境、宗教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时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地权比较集中,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地权较分散;在宗教势力占绝对优势的地区地权主要集中在寺院和高级僧侣手中。就整体情形而言,该区域部分地区近代以来地权有分散的趋势,因此占人口10~20%的地主、富农约占耕地的30~40%左右,而占农村人口80%的自耕农和贫雇农占有土地约60~70%左右。和全国地权状况相比,这一区域的地权比较分散。
黄正林
清至民国时期黄河上游农作物分布与种植结构变迁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黄河上游区域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不仅地域广袤而且生态环境呈现出多样状态,不论地形、地貌、水系,还是温度、气候、降雨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农作物种植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地理特征,即黄河上游区域以耐干旱的农作物为主。在传统农作物中,小麦、糜子、谷子、豆类是黄河上游区域分布最广泛的作物,不论其分布范围还是品种数量都占有很大的优势。大约明末时期开始到清朝乾、嘉时期,黄河上游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但变化十分缓慢。晚清以后,玉米、马铃薯、棉花、蚕桑开始大面积引种,加速了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主要标志就是玉米、马铃薯广泛种植,而且成为居民生活中的主要食粮。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农作物商品化的进程也加快了,一些农作物成为种植区农民的主要副业和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黄正林
民国时期甘肃农家经济研究——以20世纪30—40年代为中心被引量:8
2009年
甘肃是一个生态环境与民族结构、经济结构比较特殊的地区,农家经济也有特殊性。甘肃虽然土地广袤,地广人稀,但农家田场面积依然狭小,而且土地十分散碎,成为制约农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田场面积狭小和散碎,单靠土地无法满足农家生活需求,副业就成为农家分解剩余劳动力、补充家庭生活不足的重要手段,而且农家土地越是不足,分流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越强,说明"过密化"理论并不是适合所有地区。在地权分配中,甘肃传统的农业区域土地并不十分集中,以自耕农经济为主;在宗教、土司、官僚势力比较强的地区,地权相对集中,佃农比例也较高。与全国相比,甘肃的租佃关系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甘肃农家收入由作物生产和副业构成,两者分别占80%和20%左右。民国时期甘肃农家经济十分贫困,造成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土地不足、地权分配不平衡,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和各种灾害等因素外,主要是地方政权与军阀的苛捐杂税,即农家要将30—50%的收入用来缴纳各种捐税。因此,民国时期构成甘肃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不是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而地方政府和军阀与农民的矛盾才是当时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
黄正林
关键词:农家经济农民贫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