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001) 作品数:6 被引量:24 H指数:4 相关作者: 刘祖国 邹文进 李朝阳 虞东芳 陈小平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山大学 厦门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角膜中期保存液的基础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制一种配方简单、适合我国国情的角膜中期保存液。方法人角膜27片、23片分别保存于角膜中期保存液与Optisol GS液,保存结束取周边角膜行苔盼兰和茜素红联合染色,计算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率,比较两组数据,保存7d和14d各取2片角膜进行扫描电镜检查。取8片角膜保存于中期保存液,所保存角膜用于临床角膜移植,对患者定期进行裂隙灯检查,角膜内皮照相。结果角膜中期保存液组平均保存时间(8.39±0.72)d,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为(2743.48±366.54)个/mm^2;Optisol GS液组平均保存时间(7.58±0.34)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568.95±245.47)/mm^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中期保存液组的内皮细胞平均活性率(96.65±2.59)%高于Optisol GS液组(93.4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角膜中期保存液所保存角膜用于临床,4例病人术后随访4d~11m,角膜平均内皮细胞计数(2285.75±534.05)个/mm^2。结论角膜中期保存液可活性保存人角膜片长达2w,其保存效果与Optisol GS液相似,初步临床使用显示了较好的效果。 邹文进 刘祖国 梁凌毅 王智崇 陈龙山 黄挺 许传超 许丽英 陈家祺关键词:角膜移植 保存液 Novel sutureless transplantation for primary pterygium associated with cysts 被引量:6 2011年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novel sutureless AMT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or CAT (conjunctivolimba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using fibrin glue for reconstructing corneoconjunctival surfaces for primary pterygium associated with cysts. METHODS: A prospective descriptive study was made of the period 1 January 2006-1 May 2009. Nine patients with primary pterygium associated with cysts underwent pterygium and cyst excision followed by sutureless AMT or CAT using fibrin glue. RESULTS: During a mean follow-up of 8.00 +/- 0.67 months, all eyes maintained a smooth and stable corneal epithelial surface without recurrent erosion or persistent epithelial defect. The limbal donor site showed the presence of mild depressions without the formation of pseudopterygium. All eyes have good tear secretion function, tear film stability and ocular motility. CONCLUSION: Sutureless transplantation using fibrin glue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restoring a stable corneoconjunctival epithelium in primary pterygium associated with cysts. Yi Shao, Jing-Lin Yi关键词:SUTURELESS PTERYGIUM CYST AMT 多西环素诱导单核细胞系THP-1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多西环素诱导THP-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以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贴壁,分别按0mg/L、5mg/L、10mg/L、20mg/L、40mg/L、80mg/L的浓度梯度加入多西环素,作用12h或48h,设空白对照组。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检测THP-1细胞活性,AnnexinⅤ和PI双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P-1细胞早期凋亡,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THP-1细胞晚期凋亡。结果:随着多西环素浓度增高,THP-1细胞收缩变圆,细胞间距增宽乃至完全分离,死亡、崩解的THP-1细胞逐渐增多。MTT法显示随着多西环素作用浓度增高,活性THP-1细胞数量逐渐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和TUNEL检测显示THP-1细胞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率均伴随多西环素作用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本实验首次阐明多西环素可以诱导人THP-1细胞凋亡,其效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邹文进 刘祖国 蒋爱华 李朝阳关键词:多西环素 单核细胞 细胞凋亡 人纤溶酶原K5突变体滴眼液对大鼠角膜移植植片存活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人纤溶酶原K5突变体(mK5)滴眼液预防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效果。方法实验研究。以F344大鼠30只作为供体,Lewis大鼠60只作为受体,建立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模型。另取15只Lewis大鼠行自体原位角膜移植,即A组为15只F344大鼠自体原位角膜移植。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方案,将60只Lewis大鼠(60只右眼)分为B、C、D及E组。术后术眼4次:/d滴眼液,每次1滴,A组和B组滴生理盐水,C组和D组滴mK5滴眼液,浓度分别为5mg/L和10mg/L,E组给予0.1%地塞米松滴眼液,连续用药14d。根据Holland排斥反应评分标准,判断术后植片排斥情况。比较各组角膜植片的平均存活时间,并观察各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计算其面积。术后第14天,对各组大鼠角膜植片做组织学检查。采用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对以上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C、D、E组植片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9.3±2.1)、(21.1±7.3)、(23.5±10.8)及(28.2±19.1)d;C、D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0.24,13.47;P〈0.05);E组植片存活情况较C、D组好,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54,1.49;P〉0.05)。术后A、B、c、D及E组角膜新生血管开始出现的时间分别为(3.1±0.8)、(2.6±O.5)、(6.4±0.5)、(7.8±0.7)及(5.3±1.0)d;C、D、E组与A组比较(q=31.58,51.21,19.98;P〈0.05);C、D、E组也较B组明显延长(q=43.87,67.14,24.53;P〈0.05);C、D及E组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1.41,20.37,9.67;P〈0.05)。术后C、D组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面积明显较B组少(q=30.76,62.14;P〈0.05),且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5.20,25.64;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B组角膜植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 徐建刚 刘祖国 高国全 王华 李朝阳 凌士奇 陈小平 刘扬 彭娟关键词:角膜移植 移植物排斥 纤维蛋白溶酶原 肽碎片 移植物存活 泪液缺乏型干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了解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改变。方法应用SP2000P型角膜内皮计对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20例(32眼)典型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照相,并以23例(36眼)正常人作为对照,对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泪液缺乏型干眼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605.4±316.9)个/mm2,内皮细胞平均面积为(389.3±47.1)!m2;正常对照组角膜的内皮细胞密度为(2607.9±313.3)个/mm2,内皮细胞平均面积为(388.7±45.3)!m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泪液缺乏型干眼组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为(37.3±10.1)%,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比例为(52.3±8.9)%;正常对照组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为(35.3±4.7)%,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比例为(47.5±10.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泪液缺乏型干眼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无明显改变。 邹文进 刘祖国 梁凌毅 虞东芳关键词:干眼 角膜内皮 细胞密度 细胞形态 苯扎氯铵对人结膜上皮细胞黏蛋白MUC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防腐剂苯扎氯铵(BAC)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膜上皮细胞黏蛋白MUC1表达的影响及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培养的3~5代人结膜上皮细胞,将不同浓度(0.0100%、0.0050%、0.0010%、0.0005%、0.0001%)的BAC单次作用于结膜上皮细胞15min,分别于处理细胞后0、6、12、24、48、72h提取RNA及蛋白,采用RT-PCR及Western杂交方法检测MUC1表达水平。结果0.0100%和0.0050%BAC作用后12—72h可观察到结膜上皮细胞MUC1基因表达下调,0.0010%和0.0005%BAC作用后,24~48h出现MUC1基因表达的下调,72h恢复。0.0100%BAC作用后6—72h检测到MUC1蛋白表达下降,而0.0050%13AC作用后12~72hMUC1蛋白表达下降,0.0010%BAC作用后72hMUC1蛋白表达减少。结论BAC具有下调人结膜上皮细胞MUCI表达的作用,其下调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 刘扬 刘祖国 许传超 李朝阳 陈小平 虞东芳关键词:结膜 上皮细胞 黏蛋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