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盖艾滋病项目

作品数:91 被引量:599H指数:13
相关作者:徐慧芳程伟彬樊莉蕊高凯韩志刚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山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3篇艾滋病
  • 27篇性行为
  • 22篇男男性行为
  • 18篇男男性行为人...
  • 16篇病毒
  • 13篇MSM
  • 11篇梅毒
  • 10篇免疫缺陷
  • 10篇高危
  • 10篇艾滋病病毒
  • 9篇干预
  • 9篇艾滋病防治
  • 8篇男男性接触
  • 8篇HIV
  • 8篇HIV感染
  • 7篇男男性接触者
  • 7篇接触者
  • 6篇缺陷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 6篇免疫缺陷综合...

机构

  • 18篇广州市疾病预...
  • 6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广东药学院
  • 4篇南京市疾病预...
  • 4篇云南省疾病预...
  • 4篇青岛市疾病预...
  • 4篇昆明医科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疾病预...
  • 3篇山东省疾病预...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西安市疾病预...
  • 3篇武汉市疾病预...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广东省疾病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徐慧芳
  • 8篇程伟彬
  • 7篇樊莉蕊
  • 5篇高凯
  • 5篇钟斐
  • 5篇李燕
  • 5篇韩志刚
  • 4篇赵宇腾
  • 4篇文芳
  • 4篇闵向东
  • 4篇章任重
  • 4篇罗碧莲
  • 4篇辛美哲
  • 3篇吕翠霞
  • 3篇梁颖茹
  • 3篇顾菁
  • 3篇周旺
  • 3篇尚红
  • 3篇程绍辉
  • 3篇贾曼红

传媒

  • 25篇中国艾滋病性...
  • 9篇中国公共卫生
  • 8篇中国预防医学...
  • 5篇浙江预防医学
  • 4篇职业与健康
  • 4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社会医学...
  • 2篇中国非营利评...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22篇2013
  • 23篇2012
  • 21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创新性匿名性伴告知平台—易告知^(TM)被引量:13
2012年
近年中国艾滋病(AIDS)/性病(STD)疫情逐渐蔓延,鼓励感染者进行性伴告知和检测,是控制疫情传播的重要策略之一。传统的面对面性伴告知方式已不能满足多性伴的感染者的告知需求,而互联网和移动电话已成为现代社会有效快捷的沟通媒介,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基于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AIDS/STD匿名性伴告知平台—易告知TM,作为传统性伴告知方式的创新性辅助措施。文章介绍了易告知TM的构建情况和使用情况,并分析了易告知TM的未来需求。
钟斐徐慧芳程伟彬蒙钢文芳刘奇
关键词:性伴告知移动电话
社区吸毒者HIV、HCV、梅毒检测及高危行为特征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社区吸毒者艾滋病、丙肝、梅毒的感染率及高危行为特征。方法由禁毒社工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并由医务人员采集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121名社区吸毒者中未检出HIV感染者,梅毒RPR阳性1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7例,丙肝抗体阳性43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籍贯、静脉吸毒情况的吸毒者丙肝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低、外省市、曾有静脉吸毒行为者感染率较高。54.5%有静脉吸毒行为,其中22.7%在最近一次静脉吸毒中共用注射器,外省市静脉吸毒率高于本市。结论社区吸毒者静脉吸毒率高,丙肝感染率高,应加强社区吸毒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
殷方兰石国政袁红
关键词:高危行为丙型肝炎梅毒
余杭区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被引量:1
2012年
女性性工作者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和桥梁人群,做好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干预,提高其知识知晓率,有助于循序渐进地促进行为改变,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为了解杭州市余杭区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以及干预效果,我们于2009-2010年对余杭区KTV、足浴店、按摩店、出租屋等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王昵王海英虞永杭杨其法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工作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传播知识知晓率
月经期提供性服务暗娼HIV/STDs感染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月经期间提供阴道性交服务的女性性工作者(FSWs)艾滋病/性传播疾病(AIDS/STDs)及生殖道疾病感染状况。方法通过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和外展工作,采用匿名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方式调查;选取经期提供性服务者(暴露组)与不提供性服务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等相关血清学检测。结果共回收322份问卷,暴露组106人,对照组216人;暴露组有88.7%曾被诊断患过包括尖锐湿疣、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如支原体感染或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和梅毒等STDs,高于对照组的69.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32,P<0.001);暴露组有87.7%曾被诊断患过相关生殖道疾病(如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高于对照组的70.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6,P=0.001);观察组HIV/AIDS/STDs知识知晓率为32.1%,低于对照组的52.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0,P=0.001);2组抗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经期阴道性交可增加STDs和生殖道疾病的感染与传播风险,应加强对女性性工作者HIV/AIDS/STDs相关知识和性健康的宣传与行为干预。
汤占利李秀芳董秀平王燕飞陈官芝
关键词:月经期性行为性传播疾病生殖道疾病
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病例发现与管理的实践及探讨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总结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病例发现和管理的经验,探讨有效推动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方法以武汉市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2008-2010年在MSM人群艾滋病防控以及HIV/AIDS关怀和支持服务的合作为案例,采用制定管理策略,明确各方分工及职责,建立工作保障机制,加强质量管理等措施,以社会组织参与、动员检测、阳性管理等指标变化情况来评估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病例发现和管理效果。结果 2010年有8个社会组织参与全市艾防活动,数量和能力均有明显提升;社会组织动员MSM人群检测人数自2008年1 949人上升至2010年4 947人,阳性病例发现比例从2.6%增长至4.5%,动员检测成本逐年下降;阳性病例丢失减少,加强了阳性病例的随访和管理以及促进艾滋病人接受ART治疗。结论营造支持环境,有效机制设计、加强指导监督、注重培育发展是推动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可行且有效的路径。
许骏刘聪杨连第周旺姚中兆王夏吴斯
关键词:社会组织病例发现艾滋病防治
中国七城市非政府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现况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本研究采用定量-调查表,及定性-访谈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了解重庆、上海、杭州、沈阳、哈尔滨、广州、长沙等7个大、中城市的非政府组织(NGO),主要是草根组织的数量、规模、类型、分布及其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现状,为草根组织未来更大程度的参与艾滋病防治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调查显示7个城市的NGO发展很不平衡,但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当地艾滋病防治领域的NGO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议应根据城市情况采用不同方式支持NGO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规范NGO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CDC提供业务指导、预防医学会等成熟的NGO可作为政府与草根组织之间的桥梁组织参与草根组织的管理。
辛美哲李澜郭岩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艾滋病防治
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无保护肛交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无保护肛交性行为(UAI)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5—8月在广州市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招募MSM完成面对面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并进行HIV和梅毒的抗体检测。运用RDSAT软件计算各指标人群校正值,结合SPSS统计软件进行2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招募379名MSM(其中13名MSM作为种子),校正后UAI发生率为60.3%(粗发生率为61.5%,233/379);校正HIV感染率为5.2%(粗感染率为4.5%,17/379),现症梅毒感染率为17.5%(粗感染率为17.4%,66/379)。发生UAI主要集中在20~29岁、未婚、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职业为服务类的人群,校正构成比分别为50.3%、47.8%、44.3%、39.4%。发生UAI的MSM人群HIV感染率达7.2%,高于安全性行为人群的1.5%(P<0.05);UAI有性病相关症状者占23.0%,高于性行为安全者(15.2%)(P<0.05);最近6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在UAI中的构成比为24.4%,低于发生安全性行为者的35.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该人群中低层工作者(工人、民工、农民)、近6个月未与女性发生性行为者、有性病相关症状报告者以及HIV阳性者的UAI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亚人群,OR值分别为3.534、1.733、1.832、5.128。结论广州市MSM的UAI发生率较高,应针对不同亚人群特别是低层工作者开展有效干预,提高HIV抗体检测率和对HIV及性病的发现力度,进而加强对UAI的干预,并扩大性病转介与诊疗服务的覆盖面,有效促进安全性行为。
陈蔼端钟斐樊莉蕊文芳程伟彬徐慧芳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性行为
针对我国男同性恋(MSM)群体艾滋病传播的网络干预研究——以“中盖艾滋病项目”为例
艾滋病的重要防治手段之一即为对重点人群(例如MSM)进行干预。在实践中,中国各地有很多组织已经开始尝试利用新媒体进行干预。本研究依托中盖项目,通过访谈与调研,梳理了各地针对男同性恋群体进行的网络干预模式,并对包括同志网站...
李希光顾小琛景军钮晨琳李贝思
关键词:艾滋病男同性恋
文献传递
湖北武汉中盖艾滋病项目三类高危人群基线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三类高危人群的基线情况,为制定中盖项目策略和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按照UNAIDS/WHO/FHI有关指南的方法,进行三类高危人群的规模估计、艾滋病相关行为学调查、血清学检测、接受性病服务情况等。结果累计报告HIV/AIDS的传播途径构成中,经异性性接触、注射吸毒、同性性接触传播分别占37.69%、27.24%、5.97%;三类人群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分散于不同种类的活动场所;现场调查吸毒人群、暗娼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艾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0.9%、69.7%、90.4%,接受HIV检测比例分别为55.22%、26.62%、28.50%;男男性行为人群的HIV感染率为5.04%,梅毒感染率为21.49%;暗娼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的最近一个月安全套使用比例分别是73.42%、45.45%,吸毒人群最近六个月共用注射针具的比例是66.70%。结论三类高危人群具有一定的人群规模,在HIV/AIDS传播构成中的比例较大,接受艾滋病相关的检测比例较低,高危行为的比例也较严重,尤其是男男性行为人群的HIV感染率较高,艾滋病防控难度较大。需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模式,加强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干预和阳性管理,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刘聪许骏周旺杨连第姚中兆王夏王红方刘普林
关键词:暗娼人群吸毒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
某综合医院筛查出的HIV感染者的特征及就诊行为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就诊行为,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0-2012年在北京市某综合医院筛查出的HIV感染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0-2012年,共筛查出84名HIV感染者,其中男性72例;通过异性性行为感染者39例,通过同性性行为感染者38例,另有7例经血液或共用针具感染。收集到54例HIV感染者的1101人次就诊记录,感染者在艾滋病定点医院就诊223人次,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随诊就诊95人次,有783人次(71.1%)就诊在非定点医疗机构。结论性传播是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感染者通常在艾滋病定点医院诊治艾滋病,在非定点医院诊治内科疾病。
张海萍刘子莲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就诊行为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