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963)

作品数:17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薛建平张爱民朱艳芳盛玮宋运贤更多>>
相关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宿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半夏
  • 4篇总RNA
  • 3篇倒苗
  • 3篇药理
  • 3篇药理作用
  • 3篇生物学
  • 3篇基因
  • 3篇分子
  • 3篇分子生物
  • 3篇分子生物学
  • 2篇叶柄
  • 2篇叶片
  • 2篇英文
  • 2篇正交
  • 2篇细胞
  • 2篇胁迫
  • 2篇活性
  • 2篇高温
  • 2篇高温胁迫
  • 1篇地黄

机构

  • 19篇淮北师范大学
  • 2篇宿州学院
  • 2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青海农林科学...

作者

  • 17篇薛建平
  • 16篇张爱民
  • 8篇盛玮
  • 8篇朱艳芳
  • 6篇宋运贤
  • 5篇卢河东
  • 5篇薛涛
  • 4篇常莉
  • 3篇毛春娜
  • 3篇陶兴魁
  • 2篇李佳娣
  • 2篇李进步
  • 2篇滕井通
  • 2篇宋效纲
  • 2篇方丽平
  • 2篇王志强
  • 2篇郭兰
  • 2篇陈耕
  • 1篇王兴
  • 1篇付士龙

传媒

  • 10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Agricu...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Agricu...
  • 1篇第十五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处理对半夏悬浮培养细胞同步化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研究低温处理对半夏悬浮培养细胞同步化的影响,找出适合半夏细胞同步化条件。方法:以三叶半夏疏松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低温处理对半夏悬浮培养细胞同步化的影响,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低温处理后,细胞分裂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温度为8℃时细胞分裂指数大于其他2组温度处理后细胞的分裂指数,而在8℃低温条件下,处理24 h,恢复36 h,同步化效果最好,分裂指数可达11.3%。结论:低温处理可以明显影响半夏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有效提高其分裂指数。
毛春娜张爱民薛建平朱艳芳宋运贤
关键词:半夏同步化
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标记(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AFLP)、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和位点特异性鉴别PCR(allele-spcific dia...
卢河东薛涛薛建平
文献传递
Effects of Sucrose on Total RNA Concentration during Formation of Microtubers of Pinellia ternata in vitro
2012年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rule of total RNA concentration during formation of microtubers of Pinellia ternata induced by sucrose. [Method] Plantlets of P. ternata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otal RNA concentration was determined with spectrophotometer, and the variation of total RNA was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formation of P. ternata microtuber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ucrose using DDRT-PCR technology. [Result] Total RNA concentration of P. ternata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ucrose varied greatly, which showed an upward trend in the first 15 d, declined from 15th d to 25th d, and slightly raised from 25th d to 30th d. Microtubers formed under various sucrose treatments showed an increase in RNA concentration after induction, and it was assumed that the treatment of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ucrose might have activated the expression of development-related genes in P. ternata microtubers.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basis for revealing the related gene expression information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during formation of P. ternata microtubers induced by sucrose.
Lan GUOAimin ZHANGJianping XUEYanfang ZHUWei SHENG
关键词:总RNA块茎形成
半夏的研究进展
目的:全面了解半夏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方法: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结果及结论:亟待加强对半夏人工种子技术、倒苗的分子机制、有效成分的调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张爱民朱艳芳薛建平
关键词:半夏倒苗分子生物学药理作用
文献传递
六十种药用植物提取物对葡萄炭疽病菌抑菌活性的室内筛选被引量:7
2014年
以隶属于44科的60种药用植物为试材,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选取的药用植物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以筛选出对葡萄炭疽病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药用植物资源。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0mg/mL时,对葡萄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的有11种植物提取物,抑制率超过90%的药用植物有艾蒿、苍耳、丁香、黄芩、苦参、肉桂和石菖蒲7种,其中丁香、肉桂和石菖蒲的提取物对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为100%。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药用植物丁香、肉桂和石菖蒲具有开发成防治葡萄炭疽病新型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方丽平李进步薛建平王志强陈耕宋效纲
关键词:葡萄炭疽病药用植物抑菌活性
半夏乙醇提取物对甜菜夜蛾的拒食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叶碟法测定了半夏乙醇提取物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选择性拒食活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结果表明:半夏乙醇提取物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具有明显的拒食作用,拒食率与浓度呈正相关,当浓度为100mg/mL时,其24h选择性拒食率可达85.37%,非选择性拒食率为86.78%。在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32.107mg/mL(24h)和43.594mg/mL(48h);在非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14.459mg/mL(24h)和21.527mg/mL(48h)。以上结果表明,半夏乙醇提取物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付士龙杜圣艳方丽平李进步薛建平王志强陈耕宋效纲
关键词:半夏乙醇提取物甜菜夜蛾杀虫活性
半夏试管块茎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通过分析5种内源激素IAA,GA3,ABA,ZR,JA在半夏块茎形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了半夏试管块茎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将半夏叶柄正置入MS+6-BA 0.5 mg.L-1+NAA 0.1 mg.L-1+5%蔗糖培养基中诱导形成块茎,取不同生长时期的小块茎和叶柄,对内源激素进行提取,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结果:IAA,ABA,JA,ZR在块茎膨大时期迅速上升;GA3的曲线呈倒S型。结论:在半夏试管块茎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ABA,JA,IAA,ZR和GA3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盛玮薛建平张爱民常莉范成成
关键词:半夏内源激素
高温胁迫下半夏叶片总RNA变化及mRNA差异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半夏高温倒苗过程中总RNA及mRNA差异表达的变化规律,为研究半夏高温倒苗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信息。方法:经过不同时间的高温胁迫处理,测定半夏叶片总RNA含量变化和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半夏叶片总RNA的含量变化分为3个降低阶段和2个升高阶段,胁迫0,6 h时含量最高,胁迫4,42 h和倒苗时含量最低,差异显示表明胁迫6h的样品条带多态性和带型与0 h的接近,其余胁迫时间的样品条带远少于0,6 h时的样品条带,并且在不同的样品之间均有mRNA差异条带出现。结论:在半夏经高温胁迫而倒苗的过程中,基因表达开启与关闭和基因表达增强与减弱模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可能启动了不同的基因表达系统。
薛建平吴林盛玮张爱民李国兴常莉宋运贤陶兴魁
关键词:半夏高温胁迫
半夏试管小块茎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半夏试管块茎形成过程中总mRNA差异表达的变化规律,为研究半夏试管块茎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信息。方法: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分离和克隆半夏试管小块茎发育的相关基因片段。结果和结论:分离到了15个半夏试管小块茎发育过程中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6个没有同源序列与之匹配,推测为新的cDNA片断;3个片段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真核生物启动子,MADS-box蛋白和乙烯信号转导因子有高度同源性。半定量RT-PCR进一步证实它们存在,并在半夏块茎形成不同天数高度特异表达。
盛玮张爱民黄月琴薛建平宋运贤常莉
关键词:半夏基因表达
半夏的研究进展
目的:全面了解半夏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方法: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结果及结论:亟待加强对半夏人工种子技术、倒苗的分子机制、有效成分的调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张爱民卢河东朱艳芳常莉薛建平
关键词:半夏倒苗分子生物学药理作用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