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12C01022-1)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肖刚倪明江张艳梅杨天锋王诚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热发电
  • 1篇盘管
  • 1篇热发电
  • 1篇温度场
  • 1篇集热
  • 1篇集热器
  • 1篇发电
  • 1篇高温空气
  • 1篇次镜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肖刚
  • 2篇杨天锋
  • 2篇张艳梅
  • 2篇倪明江
  • 1篇郭凯凯
  • 1篇张雷
  • 1篇严亮
  • 1篇王诚
  • 1篇王涛

传媒

  • 1篇光子学报
  • 1篇能源工程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太阳能盘管腔式高温集热特性模拟与优化被引量:5
2015年
盘管腔式集热器可为太阳能布雷顿循环提供高温空气,也能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应用前景广阔。聚焦能流的腔内分布是影响盘管温度梯度和出口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为优化盘管腔式集热器结构,合理分布聚焦能流,对不同结构(高度,腔体直径,管径和盘旋形状)的盘管式空气集热器进行了建模及模拟。模拟过程耦合了光学模型和传热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模型获得腔内能流分布,并将其作为边界条件加载到三维CFD(Computaional Fluid Dynamics,CFD)传热模型中,进而获得集热管内空气的温度场分布,为结构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严亮肖刚王诚张雷
关键词:太阳能盘管集热器高温空气温度场
基于ASAP软件的二次反射系统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以直径1 000mm、边缘角60°的碟式镜为一次镜的二次反射系统,讨论了不同形状的二次镜(旋转椭圆面型、旋转双曲面型、平面型及旋转抛物面型)的聚光情况.结果表明:当旋转椭圆面型和旋转双曲面型二次反射系统的焦点落在一次镜顶点处时,对旋转椭圆面型二次反射系统,随数值孔径增加,接收板中心的能流密度先增大后又减小,光斑直径减小;数值孔径为0.4时,能量聚光比最大,约为5000倍.旋转双曲面型二次反射系统的能流密度和光斑直径均随数值孔径的增大而减小;数值孔径为0.5时,能量聚光比最大,约为8 990倍,旋转椭圆面型和旋转双曲面型二次镜均适用于二次反射低焦系统.旋转双曲面型二次反射系统聚光比更高,结构更紧凑.对平面型二次反射系统,随焦点位置的升高,接收板中心的能流密度增大;光斑直径几乎不变;焦点相对位置为0.9时,能量聚光比最大,达到21 000倍;适用于高焦二次反射系统.旋转抛物面型二次反射系统随二次镜位置的上升,接收板中心的能流密度增加;光斑直径减小;最大能量聚光比约80倍,适用于低倍二次反射系统.
骆仲泱张艳梅肖刚杨天锋王涛倪明江
关键词:太阳能
太阳能碟式二次反射系统的光路分析与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比较直径为1 000mm、不同边缘角的碟式一次镜结合旋转椭圆面型、旋转双曲面型、平面型及旋转抛物面型二次镜的聚光效果.除旋转抛物面型二次反射系统,其他系统的焦点位于一次镜顶点,二次镜数值孔径为0.2.随着边缘角的增加,旋转椭圆面型二次反射系统接收板中心的能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二次镜的相对位置降低,遮光率减小;旋转双曲面型二次反射系统的能流密度变化不大,二次镜的相对位置升高,遮光率减小;两者均适用于二次反射低焦系统.随着边缘角的增大,平面型二次反射系统的能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二次镜的相对位置不变,遮光率增大,适用于二次反射高焦系统.旋转抛物面型二次反射系统的能流密度随着边缘角的增大而增大,二次镜的相对位置和遮光率不变,适用于低倍聚光系统.对于误差的容忍性,平面型二次反射系统最优;旋转双曲面型优于旋转椭圆面型二次反射系统.
张艳梅肖刚骆仲泱杨天锋郭凯凯倪明江
关键词:太阳能热发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