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10-002)

作品数:16 被引量:220H指数:8
相关作者:甘利灯张昕马淑芳韩大匡刘文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基本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油田
  • 3篇油藏
  • 3篇剩余油
  • 2篇地震勘探
  • 2篇地震属性
  • 2篇断块
  • 2篇岩石
  • 2篇岩石物理
  • 2篇油藏精细
  • 2篇油藏精细描述
  • 2篇砂体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自相关
  • 2篇自相关函数
  • 2篇相关函数
  • 2篇井震联合
  • 2篇勘探
  • 2篇含水
  • 2篇高含水
  • 2篇高含水油田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大港油田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华北油田
  • 1篇青海油田

作者

  • 4篇甘利灯
  • 3篇张昕
  • 2篇高银波
  • 2篇啜晓宇
  • 2篇刘文岭
  • 2篇王尚旭
  • 2篇陈亦寒
  • 2篇卢明辉
  • 2篇李凌高
  • 2篇郭乃川
  • 2篇杜文辉
  • 2篇韩大匡
  • 2篇戴晓峰
  • 2篇郭锐
  • 2篇马淑芳
  • 1篇朱文春
  • 1篇杨德相
  • 1篇屈信忠
  • 1篇董春晖
  • 1篇尹太举

传媒

  • 3篇石油天然气学...
  • 3篇石油化工应用
  • 2篇石油物探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测井技术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下白垩统储集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薄片、图像分析、扫描电镜和岩石物性等分析手段,对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东北端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下白垩统砂岩储层进行研究,分析了储层沉积成岩作用特征,划分了孔隙类型,主要包括粒间孔、溶孔和晶间孔。探讨了孔隙度和渗透率与埋藏深度的关系,整体上看,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孔隙度和渗透率逐渐减小,但在1400-2400m深度段,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明显的回返增大现象。孔渗性能的这种演化趋势受沉积和成岩两方面的因素影响,沉积主要对储层的原始物性起决定性作用,而成岩作用对现今物性影响较大。研究表明,有利的沉积相带,如扇三角洲前缘分支水道前缘楔状砂、湖底扇内扇主沟道和中扇辫状沟道等,是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碎屑岩储层油气成藏的基础;而次生孔隙发育带是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碎屑岩储层最有利的油气成藏带。
陈亦寒杨德相李振远张光扬苏燕
关键词:碎屑岩沉积相成岩作用储集性能下白垩统
基于油藏精细描述的复杂小断块剩余油分布研究
2013年
红南9块储层具有砂体构造复杂、油水关系复杂、井网不完善、底水锥进快、注水开发效果差等特点。亟需对该区块进行油藏精细描述,搞清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储层构造和沉积微相研究,建立了反映油田客观实际的地质模型。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剩余油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红南9块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层,底水锥进,储层非均质性、井网不完善平面和沉积微相的综合影响。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在井网控制不住的区域、封闭断层附近以及微构造高点。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K1S1、K1S2-7、J3K1-1、J3K1-7、J3K1-13、J3K1-20和J3K2-1油层。
陈琦吴杰周雪菡刘新球
关键词:油藏精细描述复杂小断块数值模拟剩余油沉积微相
北三区注水井吸水能力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北三区西部自1974年以来经历了30多年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地下油水分布更趋复杂,注水井吸水能力变化和注水效率也呈现不同的特征。本文从油藏开发动态资料入手,结合该区注水井动态资料和注入剖面资料,从注水量、吸水剖面变化特征和吸水指数等方面着手,对注水井的吸水能力变化类型和产生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了该区注水井的吸水剖面特征,包括小层吸水厚度和吸水强度对比、底部油层吸水强度、正韵律油层底部突进、上部剖面周期性特征和小层吸水量分布特征等方面,进一步了解注入水的纵向分布。并通过分析注水井的视吸水指数变化规律和区块视吸水指数与含水率的关系,得出了整个注采系统流体流动性质的变化以及油层吸水能力的变化趋势。
李福军沈延伟卢二付蔡文芳
关键词:注水井吸水能力吸水剖面
高含水油田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38
2009年
根据油田开发的需要,在高含水油田有必要开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研究,横向上要精确识别和预测对剩余油富集具有遮挡作用的小断层、微幅度构造、砂体边界和岩性隔挡(如废弃河道),纵向上要精细预测控制剩余油丰度的砂体厚度和储层物性参数,重点解决河道边界预测和薄互层储层单砂体厚度预测精度问题。并结合高含水油田开发的需求,提出了关于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大港油田港东一区一断块研究为例,说明了在高含水油田应用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刘文岭韩大匡胡水清王大兴朱文春李树庆
关键词:高含水油田储层物性参数剩余油预测
砂泥岩地层横波测井曲线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22
2012年
基于早期开发井普遍缺乏横波测井资料的现实,分别讨论了基于Greenberg-Castagna公式、近似Gas-smann方程和Xu-White模型等3种方法在砂泥岩地层预测横波测井曲线的基本思路,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流程。以某油田开发井横波时差测井曲线预测为例,通过实测横波测井资料的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在砂泥岩地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Greenberg-Castagna公式法简单实用,经过流体校正后在砂泥岩地层的应用效果较好;近似Gassmann方程法和Xu-White模型法相对复杂,对输入参数进行优化将有助于提高横波速度预测的精度。
张元中周开金赵建斌苗秀英
基于优势振幅的储层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地震振幅沿层切片可以反映储层的平面变化,是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沿层振幅切片或地层切片可以定性预测河道边界等地质体的范围,但定量预测砂岩厚度的精度较低,特别是在井密度较大的开发区块往往难以建立地震振幅与砂岩厚度的定量关系。利用密井网开发区目的层储层数据准确、丰富的有利条件,研究了基于目标函数的地震优势振幅提取方法,提高了地震振幅与储层参数的相关性,奠定了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的基础。该方法在大庆长垣油田BB2区块SⅢ4+5沉积单元(SⅢ为萨尔图油层Ⅲ油层组)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李操
关键词:储层预测密井网地震属性
砂西中浅层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描述与调整思路被引量:8
2011年
复杂断块油藏在我国广泛分布,地位重要,但其油气分布复杂、开发调整难度较高。为探讨此类油藏调整思路,以柴达木盆地砂西N1—N21复杂断块油藏为例,采用以构造为核心的油藏精细描述,通过应力分析确定油藏构造格局、多方法联合精细地震解释和成图较好地体现了油藏构造特征。以油砂体预测为核心的油藏评价,通过沉积相研究预测砂体分布,基于构造格架以断块为单元预测油砂体分布,进而以油砂体为单元进行油藏评价。以增加动用程度、完善注采关系,特别是以主力小层的注采完善为核心的油藏开发调整方向,适应于该类油藏的特点,为稳定油藏产量,提高采收率指明了方向。
尹太举喻辰徐中波屈信忠李玖勇张艳辉
关键词:复杂断块油砂体
地震勘探中小尺度非均匀性的描述及长波长理论被引量:19
2012年
地球物理成像解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地震波传播时其本身受到地质体中小尺度非均匀性的影响,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备受关注.据此,本文首先从统计意义上的表示形式来描述小尺度非均匀性,给出一种拓展了小尺度非均匀性择优取向的随机介质建模新方法,重点阐述了建模过程中对误差处理的重要性.其次讨论了地震波在水平层状介质中传播时的长波长理论,并指出对该理论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且还基于1D随机层状介质,从局部各向异性因子曲线的角度对长波长理论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密度及泊松比扰动对曲线形态的影响.最后,从对1D和2D随机介质进行数值模拟的角度重点研究长波长理论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地震记录的特点,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文中也计算了1D随机介质在不同平均化长度下,通过长波长理论得到的等效介质的理论走时(走时的计算是在弱各向异性假设条件下完成的),并给出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郭乃川王尚旭董春晖郭锐
关键词:自相关函数各向异性频散
喇嘛甸油田北北块开发中测井曲线变化特征及开发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对喇嘛甸油田北北块开发30余年来的储层特性及测井曲线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467口井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总结了声波时差曲线、自然电位曲线、自然伽马和密度曲线、电阻率曲线和微电极曲线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随着开发阶段不同,声波时差曲线呈现出先降后升再下降和先降后升2种趋势;自然电位曲线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伴随着基线漂移;自然伽马和密度曲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电阻率曲线趋势比较复杂,主要呈现出先升后降再上升、先降后升、先降后升再下降3种趋势;微电极曲线幅度表现为先降后升和先升后降再上升2种趋势。这些变化都反映了储集层在开发过程中的变化。通过注聚前后孔隙度渗透率、采出程度、水洗状况、含油饱和度、润湿性和驱油效率对比可知,注聚后各指标有变好趋势,说明聚合物驱后开发效果显著增加。
陈亦寒李雄炎啜晓宇
关键词:声波时差自然电位微电极
高含水油田地震油藏描述关键技术被引量:40
2012年
针对高含水油田开发后期地震油藏描述的目标尺度小、井网密、资料时间跨度大等特点,提出了以井控处理、井控解释和井震联合反演为核心的油藏描述技术思路,系统开展了地震油藏描述关键技术研究。总结形成了5项关键技术:①地震岩石物理分析,包括面向地震储集层预测的测井资料处理和解释,地震岩石物理建模及其应用,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敏感因子优选等;②井控地震资料处理,包括井控高分辨率处理和保幅处理及其质控等;③井控精细构造解释,包括井控小断层解释、井控层位追踪和井控构造成图等;④井震联合地震反演,包括确定性反演和随机反演;⑤地震约束油藏建模和数值模拟。尽管高含水油田井网密度大,但仅通过已知井对井间储集层分布进行推断,其结果仍然是不准确的,只有充分发挥密井网资料优势,通过多学科结合才能明显改善地震油藏描述的效果。
甘利灯戴晓峰张昕李凌高杜文辉刘晓虹高银波卢明辉马淑芳黄哲远
关键词:随机地震反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