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21B0601)

作品数:4 被引量:125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吉旺靳立斌董树亭崔海岩刘鹏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玉米
  • 3篇利用效率
  • 2篇氮素
  • 2篇氮素利用
  • 2篇氮素利用效率
  • 2篇夏玉米
  • 2篇高产
  • 1篇氮肥
  • 1篇氮肥用量
  • 1篇氮素管理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叶片
  • 1篇叶黄素循环
  • 1篇叶片
  • 1篇玉米高产
  • 1篇遮阴
  • 1篇生理特征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效率

机构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靳立斌
  • 3篇张吉旺
  • 2篇赵斌
  • 2篇李波
  • 2篇刘鹏
  • 2篇崔海岩
  • 2篇董树亭
  • 1篇李全起
  • 1篇刘泉汝
  • 1篇赵丹丹
  • 1篇沈加印
  • 1篇郎坤

传媒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玉米高产与氮肥高效协同实现存在的问题及其途径被引量:27
2014年
综述施氮对玉米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随施氮量增加,玉米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在150~180kg/hm2可达到最大值;适量施氮可以改善玉米子粒品质;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通过多年多点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华北地区玉米的适宜施氮量为180kg/hm2左右,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通过合理减少氮肥用量、改进施肥技术、应用新型肥料并将氮肥运筹与综合农艺管理相结合,可以实现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
孙浒张吉旺靳立斌
关键词:玉米氮肥用量高产氮素利用效率
亏缺灌溉频次对冬小麦叶片水分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亏缺灌溉对冬小麦相关水分生理指标、籽粒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叶片离体失水速率最大,T3处理的气孔导度和叶水势等叶片水分生理指标均高于T1和T2处理。2个生长季中,T3处理的籽粒产量和WUE均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可见,在我国北方冬小麦整个生育期间总灌溉量为120mm条件下,以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为宜。
郎坤赵丹丹沈加印刘泉汝李全起
关键词:亏缺灌溉冬小麦水分生理水分利用效率
大田遮阴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被引量:42
2013年
以郑单958和振杰2号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1)、穗期遮阴(S2)、全生育期遮阴(S3)3个处理,遮光度为60%,以自然光照为对照,研究遮阴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后夏玉米产量显著降低,且遮阴时期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S3>S1>S2,郑单958和振杰2号的S3分别减产96.87%和90.78%。遮阴后叶片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绿体色素含量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Ci)较同期对照先降低后升高,即叶片光合作用的降低受到气孔与非气孔因素双重影响,2个供试品种变化一致。遮阴期间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降低,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非光化学猝灭(NPQ)显著升高,叶黄素循环库(A+Z+V)和脱环化状态(A+Z)/(A+Z+V)升高,即在长期遮阴条件下叶片捕获的光能分配发生了变化,光合电子传递的能量占吸收光能的比例降低,叶黄素循环的启动辅助过剩光能的热耗散。遮阴结束初期(A+Z)/(A+Z+V)和NPQ迅速升高,说明光恢复初期叶片对弱光适应后的自然光照比较敏感,叶黄素循环增强抑制强光对光合机构的破坏。
崔海岩靳立斌李波赵斌董树亭刘鹏张吉旺
关键词:遮阴夏玉米光合作用叶黄素循环
高产高效夏玉米的冠层结构及其光合特性被引量:54
2013年
【目的】研究高产高效夏玉米的冠层结构特性,探讨高产高效形成的生理机制,为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播种方式、播种时间、种植密度、施肥时期及用量和收获时间等综合农艺管理措施的合理优化,设置综合生产管理(MT)和施氮量试验(NT),研究探讨高产高效夏玉米的冠层结构特征和光合特性。【结果】施氮量试验中,施氮184.5 kg.hm-2(N2)时,产量、穗位及底层透光率达到最高,超过这一水平,产量、透光率和净光合速率均有所降低。综合生产管理中,再高产高效处理的叶面积指数从大喇叭口期(V12)到抽雄后6周(6WAT)始终维持在4.4以上,生育后期下降缓慢;穗位及底层透光率以及茎粗、穗位茎节长、株高和穗位高等植株性状整齐度相对较高,获得了10.91 t.hm-2的产量和54.97 kg.kg-1的氮素利用效率。【结论】单一增施氮肥,产量没有持续增加,冠层透光率有所下降;将栽培方式与肥料运筹结合,再高产高效处理的叶面积指数高值持续时间较长,穗位叶层透光率、植株性状整齐度和净光合速率较高,实现了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
靳立斌张吉旺李波崔海岩董树亭刘鹏赵斌
关键词:夏玉米农艺措施氮素管理冠层结构氮素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