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191 被引量:1,481H指数:21
相关作者:张杰李海涛高继国郭予元陈志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8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8篇农业科学
  • 45篇生物学
  • 8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8篇基因
  • 20篇小麦
  • 15篇芽孢
  • 15篇玉米
  • 15篇抗性
  • 14篇芽孢杆菌
  • 14篇克隆
  • 13篇杀虫
  • 13篇种群
  • 12篇芽胞
  • 12篇芽胞杆菌
  • 12篇亚洲玉米螟
  • 12篇玉米螟
  • 11篇活性
  • 10篇水稻
  • 10篇苏云金芽胞杆...
  • 9篇锈病
  • 9篇果实
  • 9篇飞虱
  • 8篇温度

机构

  • 109篇中国农业科学...
  • 20篇安徽农业大学
  • 13篇江苏省农业科...
  • 11篇东北农业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植...
  • 8篇河南农业大学
  • 8篇云南农业大学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广东省农业科...
  • 7篇湖南农业大学
  • 7篇扬州大学
  • 7篇新疆农业科学...
  • 7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桂林理工大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西北农业大学
  • 5篇河北省农林科...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3篇张杰
  • 9篇高继国
  • 9篇李海涛
  • 8篇王振营
  • 7篇郭予元
  • 7篇李淼
  • 7篇陈志谊
  • 6篇刘永锋
  • 6篇何康来
  • 5篇刘荣梅
  • 5篇李梅
  • 5篇刘邮洲
  • 5篇李世访
  • 5篇王倩
  • 5篇刘宁
  • 5篇彭德良
  • 5篇文丽萍
  • 5篇丁中
  • 5篇桂富荣
  • 5篇罗楚平

传媒

  • 22篇植物保护
  • 13篇中国生物防治...
  • 11篇昆虫学报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植物病理学报
  • 6篇植物保护学报
  • 6篇应用昆虫学报
  • 5篇江苏农业学报
  • 5篇农药
  • 5篇中国植保导刊
  • 5篇环境昆虫学报
  • 4篇微生物学报
  • 4篇棉花学报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农药学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蚕业科学

年份

  • 6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13篇2018
  • 11篇2017
  • 13篇2016
  • 14篇2015
  • 11篇2014
  • 15篇2013
  • 15篇2012
  • 11篇2011
  • 12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1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和光周期对亚洲玉米螟羽化节律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实验在不同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研究了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6e)的羽化节律。结果表明:在8~16h的暗期中亚洲玉米螟羽化高峰均集中在暗期,羽化活动随光暗交替表现出节律性。这种节律性受到暗长的影响,暗期越短羽化高峰越提前,反之亦然;其次温度也影响羽化节律,在22℃中各光周期的羽化高峰均比25℃出现的更晚。此外亚洲玉米螟在持续的光期中羽化不表现出内源性节律,而在持续暗期中却表现出内源性节律,且该内源性节律在22℃和25℃下基本相同约为24h。
余国志陈超刘伟付小刚魏洪义
关键词:羽化节律光周期温度亚洲玉米螟
31株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型鉴定及表达产物研究被引量:21
2000年
利用已建立的苏云金芽孢杆菌cry基因的PCR RFLP鉴定体系 ,鉴定了 31株Bt菌株的cry基因类型 ,并进行了SDS PAGE分析和杀虫生物活性测定。研究表明 :2 5株含cry1基因 ,表达蛋白 1 30~ 1 50kD ;其中 1 6株含有对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皆有活性的cry1I基因 ,其表达蛋白为 81kD ;1 5株同时含有cry1和cry2基因 ( 1 3株表达蛋白约为 60kD) ;1 0株含有未知待定基因 ;6株不含所鉴定的cry基因 (其中 2株有表达产物 )。室内生物测定表明 :cry1、cry2基因表达的菌株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杀虫活性 ,7株对舞毒蛾和膜翅目———杨叶蜂幼虫具有较高杀虫活性 ;含有cry1Aa、cry1Ac、cry2或cry1Ab、cry1Ac、cry2基因组合的菌株对棉铃虫幼虫均显示杀虫活性 ,其中 6、1 2、30号菌株毒力最强。不含上述cry基因的菌株均无杀虫活性。以上结果证明 ,通过cry基因类型鉴定和表达产物的SDS PAGE分析可以预测菌株的杀虫活性。
张杰宋福平左雅慧戴莲韵黄大昉
关键词:CRY基因基因型鉴定SDS-PAGE
橡实象虫等25种昆虫线粒体COⅠ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橡实象虫(Curculio arakawai)是象甲科中危害柞树种子和嫩芽的重要害虫。为探讨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的特定区段作为DNA条形码快速准确识别橡实象虫的可行性,克隆了3个橡实象虫线粒体COⅠ基因5'端长度约556 bp的片段(GenBank登录号:JN258957,JN258958,JN258959),并与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共24种昆虫的同源片段进行碱基组成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橡实象虫与其它24种昆虫的COⅠ基因序列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碱基位点的变异率为48.2%,序列平均差异为19.7%;COⅠ基因序列的AT含量(69.9%)明显高于GC含量(30.1%),存在显著的AT使用倾向性;碱基替换模式颠换大于转换,碱基替换数与物种两两遗传距离呈明显的线性关系;COⅠ基因序列的碱基变异速率较快的位点主要集中在序列中间区域的210~390 bp。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NJ、ME和MP系统进化树均显示橡实象虫与鞘翅目象甲科(Curculionidae)昆虫的进化关系最近,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分支,鳞翅目等其它昆虫聚在一起形成另外一个分支;橡实象虫与鞘翅目象甲科Kyklioacalles属昆虫间遗传距离最小,与鳞翅目丝角蝶科Macrosoma sp.属昆虫间的遗传距离最大。根据COⅠ基因序列的多样性,能将橡实象虫明显地与其它昆虫区分开。
杨瑞生钟亮姜义仁石生林刘彦群夏润玺秦利
关键词:系统进化
水稻白叶枯病菌内源过氧化氢在细胞分裂周期中的时空定位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细菌内源过氧化氢在细胞分裂周期中的时空变化,探讨细菌增殖中过氧化氢的生理功能。【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水稻白叶枯病菌内源过氧化氢的积累位置。【结果】不同菌株内源过氧化氢水平不同,在细菌的整个细胞分裂周期中观察到过氧化氢在细胞壁上的积累水平维持稳定,在多个菌株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除细胞壁之外,还在2个新的位点(类间体结构和核区)出现过氧化氢的大量积累,表现出数量和空间定位的显著变化。【结论】在多个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中发现胞内额外的大量过氧化氢积累和定位与细胞分裂的进程密切相关,这种过氧化氢的时空变化很可能是细菌分裂时的普遍现象。推测过氧化氢应在细菌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
李欣李鑫玲庞新跃朱文学樊金玲罗磊杜琳王娜王利平
关键词:细胞分裂过氧化氢水稻白叶枯病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机理及害虫对其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0年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晶体蛋白具有高度专一性,其只对靶标害虫有效,对天敌等其他昆虫无害,转Bt基因植物和Bt杀虫剂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对Bt的发现和分类、Bt的结构与功能、Bt毒蛋白的杀虫机理、昆虫对Bt的抗性机制及昆虫体内Bt受体蛋白与抗性的关系等研究现状的论述与分析,对Bt作物害虫抗性治理策略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怡萍梁革梅仵均祥陈豪马康生吴孔明郭予元
关键词: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机理受体蛋白抗性机制
甘蔗种苗传播病害病原检测与分子鉴定被引量:1
2017年
本研究针对甘蔗种苗传播病害诊断检测基础薄弱、主要病害病原种类及株系(小种)不明等关键问题,以严重为害我国甘蔗生产的黑穗病、宿根矮化病、病毒病、白叶病等种苗传播病害为对象,系统建立了9种种苗传播病害11种病原分子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探明了甘蔗种苗传播病害病原种类及主要株系(小种),明确了重点监测的病原目标基因;首次检测报道了甘蔗条纹花叶病毒、白叶病植原体、高粱坚孢堆黑粉菌,分子鉴定明确了SrMV的1个强致病性新分离物HH-1;研究明确了RSD病菌致病性及分布流行特点,揭示了不同品种RSD感染状况;研究形成了甘蔗种苗传播病害(RSD)种苗检测技术,制定颁布了标准化技术规程。研究成果获得系列重要科学发现,创新性突出,实用性强,为甘蔗种苗传播病害精准有效诊断和科学有效防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奠定了重要基础。
李文凤王晓燕黄应昆单红丽张荣跃尹炯罗志明
关键词:甘蔗种传病害病原检测分子鉴定
利用生命表评价低温冷藏米蛾卵对繁育螟黄赤眼蜂及寄生亚洲玉米螟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湿度下冷藏米蛾卵对螟黄赤眼蜂寄生和羽化的影响,并编制了米蛾卵繁育的螟黄赤眼蜂在亚洲玉米螟卵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在冷藏12 d及更长时间的米蛾卵上,赤眼蜂单雌产卵量显著低于对照;米蛾卵冷藏30 d及更长时间,在相同的冷藏天数下,RH97.7%下冷藏的米蛾卵上的赤眼蜂单雌产卵量,均显著高于RH37.3%组;米蛾卵繁育的螟黄赤眼蜂在亚洲玉米螟卵上的单雌平均产雌率R0'=1.4728,雌性比率P♀=0.7523,世代的平均历期T=9.9146。
袁曦王振营冯新霞李敦松张宝鑫
关键词:米蛾生命表螟黄赤眼蜂亚洲玉米螟
牧草盲蝽对棉蚜的捕食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从室内和田间两方面评估了牧草盲蝽对棉蚜的捕食作用。室内研究发现,不同虫态的牧草盲蝽对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捕食量随棉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也随着自身龄期的增大而增大;4龄若虫、雌成虫与雄成虫三者间的捕食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2龄若虫。田间罩笼试验同样表明,牧草盲蝽对棉蚜具有一定的捕食作用。
梁虎军李燕孙翠英冯丽凯王佩玲陆宴辉
关键词:牧草盲蝽棉蚜捕食作用
禾谷炭疽菌CFEM效应子的生物信息学鉴定与转录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植物病原真菌效应子是指可以改变寄主植物细胞结构或者细胞功能的分泌蛋白或其他小分子物质。效应子对病原真菌的侵入、扩展以及致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的互作不断演化的必然结果。真菌特有的CFEM(common in several fungal extracellular membrane protein)蛋白对于病原真菌的致病性起重要作用,一些能够被分泌到胞外的CFEM蛋白被证明是病原真菌效应子。由禾谷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引起的玉米炭疽病是玉米上的重要病害,常年造成严重损失。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禾谷炭疽菌中的CFEM蛋白进行信号肽分析和亚细胞定位分析,进而通过转录分析明确禾谷炭疽菌CFEM蛋白的表达时期。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原真菌编码32个CFEM蛋白,其中22个具有信号肽并可分泌至胞外,为分泌蛋白。转录分析表明,10个CFEM分泌蛋白于病菌侵染时附着胞形成期表达,2个CFEM分泌蛋白于侵染后的活体寄生阶段表达,1个于死体寄生阶段表达,其余9个CFEM分泌蛋白在病菌侵染时期的3个阶段均稳定表达。结合生物信息学和转录分析结果,我们预测这22个CFEM分泌蛋白为禾谷炭疽菌致病相关的效应子(简称CFEM效应子)。明确禾谷炭疽菌中CFEM蛋白数量,预测病菌致病相关的CFEM效应子组成,可为开展病原真菌CFEM蛋白介导的病菌—寄主互作研究奠定基础,并为玉米炭疽病的防治和抗性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井忠英王国梁刘文德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
小麦赤霉病菌拮抗菌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11
2019年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发的真菌性病害,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和粮食安全。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高效且相对安全的防治措施,契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研究旨在从小麦内生菌中筛选出小麦赤霉病拮抗菌,为植物生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小麦根、茎、叶、穗中筛选对小麦赤霉菌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共得到7株小麦赤霉菌拮抗菌,其中从小麦叶部分离到的WY-3表现最强的拮抗能力,抑菌圈直径达到26.3 mm。通过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WY-3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WY-3对火龙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kikuchiana)也表现较好的拮抗活性。WY-3可被酪素、淀粉以及明胶所水解液化,表明其可降解。WY-3对氯霉素和氨苄西林钠均表现极强的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WY-3对小麦赤霉菌拮抗效果好且对环境友好,是开展生物防治的理想菌株。
夏雨晨朱永兴马东方刘乐承刘乐承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芽孢杆菌拮抗菌内生菌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