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

作品数:349 被引量:2,945H指数:28
相关作者:王健谢刚樊立萍王晓燕杜木英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6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0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农业科学
  • 50篇环境科学与工...
  • 4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3篇医药卫生
  • 29篇天文地球
  • 29篇电气工程
  • 2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2篇生物学
  • 21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理学
  • 16篇经济管理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建筑科学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化学工程
  • 7篇电子电信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0篇污染
  • 13篇基因
  • 12篇土壤
  • 12篇混沌
  • 11篇混沌系统
  • 10篇点源
  • 10篇点源污染
  • 10篇电池
  • 10篇非点源
  • 10篇非点源污染
  • 9篇燃料电池
  • 8篇电路
  • 8篇微生物燃料
  • 7篇电网
  • 7篇信号
  • 7篇生物燃料电池
  • 7篇废水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4篇电动机

机构

  • 27篇沈阳化工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浙江大学
  • 1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1篇西南大学
  • 10篇四川大学
  • 8篇兰州理工大学
  • 8篇常州大学
  • 8篇清华大学
  • 7篇福建师范大学
  • 7篇东南大学
  • 7篇新疆农业大学
  • 7篇天津科技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新...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北京化工大学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奥胡斯大学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王健
  • 9篇樊立萍
  • 8篇谢刚
  • 7篇王晓燕
  • 7篇杜木英
  • 6篇陈武勇
  • 6篇齐士成
  • 6篇韩志勇
  • 6篇耿润哲
  • 6篇吕亚非
  • 6篇张孝阿
  • 6篇张亚梅
  • 6篇赵霞
  • 5篇曾凡江
  • 5篇李京
  • 5篇林卿
  • 5篇邹学农
  • 5篇颜闽秀
  • 5篇张希明
  • 5篇贾万忠

传媒

  • 6篇食品科学
  • 6篇材料导报
  • 5篇环境科学学报
  • 5篇新疆农业科学
  • 5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工业安全与环...
  • 4篇中国酿造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4篇皮革科学与工...
  • 4篇中国给水排水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 4篇生物物理学报
  • 4篇沈阳大学学报...
  • 4篇地球信息科学...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岩溶
  • 3篇干旱区研究
  • 3篇工业水处理

年份

  • 4篇2023
  • 12篇2022
  • 10篇2021
  • 22篇2020
  • 19篇2019
  • 16篇2018
  • 17篇2017
  • 6篇2016
  • 23篇2015
  • 9篇2014
  • 25篇2013
  • 23篇2012
  • 23篇2011
  • 18篇2010
  • 21篇2009
  • 16篇2008
  • 22篇2007
  • 22篇2006
  • 19篇2005
  • 17篇2004
3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葡萄酒中生物胺多组分的UVD/FLD串联HPLC方法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建立葡萄酒中多组分生物胺的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紫外串联检测器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正丁醇/氯仿(1:1)为萃取液提取葡萄酒中生物胺,丹磺酰氯为衍生剂,1,7-二氨基庚烷为定量内标,采用C18色谱柱分离,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5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荧光激发波长(Ex)350nm,发射波长(Em)520nm.结果色胺、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精胺和亚精胺在30分钟内得到良好分离.在给定的浓度范围内,各组分生物胺呈现良好线性相关(r>0.99).在葡萄酒中添加生物胺混合标准溶液,平均回收率为79.2%~127.9%,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结论采用荧光/紫外检测器串联方法检测,满足了葡萄酒中多组分生物胺检测的需要.
李志军吴永宁刘浩薛长湖赵云峰凌云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胺葡萄酒
沥青自修复微胶囊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微胶囊技术在世界上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医药、食品和化工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微胶囊引入到沥青材料自修复中,可提高沥青材料的自修复能力并在裂缝产生初期即可自我修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与传统的裂缝修补方法相比,微胶囊自修复技术具有节能减排、降低养护成本和防止微裂缝扩展至宏观裂缝等优势。然而,沥青自修复微胶囊技术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将微米级微胶囊应用于沥青材料自修复领域还存在着微胶囊强度控制范围不够明确,微胶囊破裂理论尚不成熟,且微胶囊制备工艺参数设计尚不统一等问题。因此,研究者们除研究制备工艺的影响外,还主要从选择合适的制备工艺影响参数和微胶囊的结构与性能方面不断尝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制备工艺的不断成熟和影响参数的不断优化,经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微胶囊结构致密、性能优良。目前对掺微胶囊的沥青材料自修复的研究仍存在对沥青材料自修复提升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尚不统一等问题。掺微胶囊的沥青材料自修复效果主要通过不同的指标来体现,包括延度、复数模量、拉伸强度、试件的载荷和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等。其中,还对掺微胶囊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路用性能研究。通过不同的评价指标表明,微胶囊显著提升了沥青材料的自修复效果;掺微胶囊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略有下降,低温抗裂性下降较大,但仍满足规范要求。为总结沥青自修复微胶囊的研究进展,本文对比分析了多种自修复微胶囊制备方法的优势和特点,解析了影响微胶囊质量的主要因素(芯壁比、反应温度、终点pH值、乳化转速、酸化时间),总结了微胶囊的结构与性能的表征方法,介绍了掺微胶囊沥青材料自修复性能的评价方法与提升效果,阐述了微胶囊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何亮何亮Wim Van den berghTóth Csaba高杰高杰Jan Valentin
关键词:沥青材料自修复分子动力学
奉节脐橙果皮褐变差减文库的构建及初步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以奉节脐橙果实为材料,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别以褐变与未褐变柑橘果皮作为检测方和驱动方,成功构建了果皮褐变的差减cDNA文库,对部分克隆进行了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进行了同源性比较。选择其中的4个基因:钙结合蛋白同源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同源基因、NAC蛋白质家族同源基因和膨胀素同源基因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在褐变果皮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未褐变果皮,说明这些基因的增强表达可能与脐橙果皮褐变有密切关系。
高雪李正国樊晶杨迎伍
关键词:SINENSIS果皮褐变抑制差减杂交
污水处理系统的集成控制策略研究
2009年
以实现河流水质目标为前提,充分利用河流纳污能力,根据不同环境与气候条件调节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和排水管网的污水排放量,可有效保护河流生态质量。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集成仿真平台,提出了4种以河流水质为目标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集成控制方案,通过对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协调控制,实现了河流水质的改善。仿真结果验证了集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樊立萍袁德成
关键词:河流水质城市污水系统集成控制仿真模型
肩关节前脱位合并大结节骨折臂丛神经损伤
2023年
肩关节前脱位是最常见关节脱位,多数肩关节脱位可通过手法复位得到良好治疗。然而,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血管神经损伤鲜有报道。本文报告1例79岁女性患者,跌伤致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下臂丛神经损伤。闭合复位关节脱位后,疼痛无法缓解,镜下清创,双排锚钉固定大结节骨折。此外,本文还对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血管神经损伤进行文献综述,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唐翔宇李春宝李春宝刘玉杰
关键词:肩关节前脱位大结节骨折臂丛神经损伤关节镜术
不同负荷方式引起的腰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特征被引量:10
2004年
采用时频、复杂度和定量递归信号分析方法对Biering-sorensen和Ito-Shirado条件下腰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比较.10名正常受试者分别参加Biering-sorensen和Ito-Shirado运动负荷试验,分别获取两侧L2~L3和L5~S1部位表面肌电信号.研究发现,以上两种运动负荷方式下平均功率频率和复杂度时间序列曲线呈单调递减型变化,而确定性线段百分数时间序列曲线呈单调递增型变化.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负荷方式和采样部位对以上信号分析指标变化斜率的影响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证明Biering-sorensen负荷方式较Ito-Shirado负荷方式对腰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有较大的影响,而采样部位也是腰部肌肉功能评价不可忽视的因素.
方红光王健
关键词:负荷方式腰部肌肉表面肌电
常州市燃气管网破坏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被引量:3
2020年
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燃气已经成为城市能源中的重要一员,燃气管网破坏亦成为城市所面临的重大安全隐患。城市埋地燃气管网的破坏风险,往往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通过分析常州市埋地燃气管网破坏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地面沉降、地裂缝、城市内涝、土壤腐蚀等4个风险评价因子。运用MATLAB中的人工神经网络工具,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计算,优化了模型网络结构,建立了常州市埋地燃气管网破坏风险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计算结果,并为常州市埋地燃气管网的安全防护提供了建议。
朱庆杰张建龙陈艳华赵炫皓万永华
关键词:城市燃气管网人工神经网络
道口古镇合院式传统民居围护结构现状调查及热工性能分析
2022年
豫北地区传统民居通常为合院式布局,笔者通过对道口镇的一处典型传统民居进行现场调研,了解了当地的围护结构形式和做法,计算了围护结构各个部位的传热系数,并通过PMV热评价模型对该建筑在冬季测试期间的热工性能进行定量描述。研究发现,古镇居民冬季生活舒适度很低,在室内居住感到寒冷。研究还发现,传统外墙和屋顶做法与现代居住建筑有很大不同,采用传统的土、木建筑材料,具有很高的蓄热能力,可以大大降低室外到室内的温度谐波振幅,可在改造时予以保留并修缮,既能发挥旧建筑的优点,又能保证传统建筑的原真性。
张恒钰唐丽
关键词:传统建筑围护结构热舒适
基于模糊PI的Boost PFC变换器的控制改进被引量:7
2019年
为减小开关变换器电流畸变对电网供电质量的影响,同时提高负载电压的动态响应性能,针对一个实际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装置设计改进控制方案。在建立小信号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其频域特性设计相应的补偿器,并将电压环控制环节改进为模糊PI控制器。仿真运行结果表明,Boost PF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波形得到很好的改善,有效提高了电网供电质量。
樊立萍冯翔
关键词:BOOSTPFC平均电流控制模糊控制
茚三酮对B-Z振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1
2004年
研究了茚三酮对B Z振荡体系的影响,考察了振幅和周期的改变值与茚三酮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6.9×10-7~4.2×10-2mol/L范围内,第一振幅改变值与茚三酮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7。依据FKN模型,对此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高锦章索南杨武王蕾赵国虎孙看军
关键词:茚三酮B-Z振荡反应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