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军队“十五”科研基金(01Z076)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杨志焕刘建仓李素芝肖南田昆仑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军区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十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1篇丹参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动力学改变
  • 1篇血流动力学改...
  • 1篇破片伤
  • 1篇火器
  • 1篇火器伤
  • 1篇击伤
  • 1篇急进
  • 1篇急进高原
  • 1篇高原冲击伤
  • 1篇复合伤
  • 1篇冲击伤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成都军区

作者

  • 2篇刘良明
  • 2篇周学武
  • 2篇殷作明
  • 2篇田昆仑
  • 2篇肖南
  • 2篇李素芝
  • 2篇刘建仓
  • 2篇杨志焕
  • 1篇李萍
  • 1篇霍小萍

传媒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进高原火器伤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丹参、地塞米松的治疗作用
2006年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火器伤血流动力学、血气及血生化指标的改变及丹参(SM)、地塞米松(DEX)单用或伍用对其的疗效。方法在西藏拉萨(海拔3 658m),采用五三式滑膛枪发射1.03g钢珠致伤急进高原的四川长白山猪后肢,观察火器伤后血流动力学、血气及血生化指标的改变及SM、DEX单用和伍用的治疗作用。结果急进高原猪火器伤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呈上升趋势,伤后6小时达最高,心输出量(CO)伤后1小时呈升高趋势,随后呈下降趋势;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各组致伤前后无显著变化;单纯致伤组伤后动脉血PaO2、PaCO2显著下降,6小时最低(P<0.05);24小时血肌酐(Cr)水平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呈上升趋势;各组伤后K+均呈升高趋势,但Na+、C l-及血氧饱和度(O2STA)致伤前后无显著变化。SM、DEX单用和伍用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MPAP、PAWP,增加CO;伤后24小时动脉血PaO2基本恢复至伤前水平;血液Cr水平降低(P<0.05),其中以DEX单用和SM、DEX合用组效果最好。结论SM、DEX能改善急进高原火器伤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缺氧及创伤所致的组织损伤,改善重要脏器的功能。
刘建仓肖南李素芝刘良明周学武田昆仑殷作明霍小萍李萍杨志焕
关键词:火器伤血流动力学丹参地塞米松
高原冲击伤、破片伤及冲击伤复合破片伤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高原条件下猪冲击伤、破片伤及冲击伤复合破片伤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分别于海拔3 500m(四川康定)和海拔380m处(重庆铜梁)采用铸型TNT炸药和五三式滑膛枪对长白山猪致冲击伤、破片伤和冲击伤复合破片伤,观察致伤后动物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高原和平原致伤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结果平原条件下致伤后,猪早期平均动脉压(MAP)一过性上升,随后呈下降趋势,中心静脉压(CVP)呈下降趋势;单纯冲击伤、破片伤后,右心室内压(RVSP)显著下降,心输出量(CO)显著增加;复合伤后RVSP、CO显著高于单纯致伤组。高原条件下致伤后,RVSP显著上升,CO显著下降,CVP和MAP呈升高趋势。结论破片伤可明显加重冲击伤伤情;在高原缺氧、低气压条件下,猪冲击伤、破片伤及复合伤伤情明显比平原条件下重,血流动力学损伤程度加重,其中以复合伤最为突出。
刘建仓肖南李素芝刘良明周学武田昆仑殷作明杨志焕
关键词:冲击伤破片伤复合伤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