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镇江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作品数:27 被引量:195H指数:8
相关作者:陈建华陈一芬庄红仙孙玉姣王震更多>>
相关机构: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4篇病理
  • 3篇临床病理
  • 3篇免疫
  • 3篇护理
  • 2篇动脉
  • 2篇穴位
  • 2篇穴位按摩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永久性
  • 2篇永久性膀胱造...
  • 2篇造瘘
  • 2篇睡眠
  • 2篇睡眠障碍
  • 2篇睡眠质量
  • 2篇中药足浴
  • 2篇肿瘤
  • 2篇足浴
  • 2篇静脉

机构

  • 9篇镇江市第二人...
  • 7篇江苏大学附属...
  • 4篇江苏大学附属...
  • 3篇镇江市第一人...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江西省肿瘤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镇江医学院
  • 1篇镇江市第四人...
  • 1篇镇江市疾病预...

作者

  • 4篇陈建华
  • 3篇陈一芬
  • 2篇王瑞瑛
  • 2篇庄利梅
  • 2篇朱世海
  • 2篇任胜利
  • 2篇孙玉姣
  • 2篇范钦和
  • 2篇庄红仙
  • 2篇袁玉萍
  • 2篇魏溪
  • 2篇张虹
  • 2篇贺同新
  • 2篇罗秀梅
  • 2篇李莉
  • 2篇王震
  • 1篇吴蓉
  • 1篇唐平
  • 1篇张歆
  • 1篇杨保民

传媒

  • 4篇江苏大学学报...
  • 3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护理研究(上...
  • 2篇护理研究(中...
  • 2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上海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足浴加穴位按摩对提高血透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足浴按摩用于血透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住院血透睡眠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以足浴按摩,对照组采用常规安眠药,在措施前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从睡觉质量、入睡预备时间、实际睡眠时间、入睡效率、睡觉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六个方面问卷调查,根据分值评估睡眠质量改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足浴按摩后血透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结论:中药足浴加穴位按摩是治疗血透睡眠障碍患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罗秀梅袁玉萍李莉
关键词:睡眠障碍
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了解我市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及原因 ,从而制定干预措施。 【方法】 借鉴国外跨文化、跨学科、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 ,采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 (PPCT)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对学生进行团体测验 ,有问题者再进行Achenbach量表 (CBCL)与气质和感觉统合评定。 【结果】 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 14 .67% ;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 40 .78%。 【结论】 心理问题的高发率需引起社会与教育部门关注 ,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
臧玉玲沈菊珍顾兆坤仇毅
关键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研究及治疗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对其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伴或不伴浸润 SPC 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 法进行检测,角蛋白(CK)、肌上皮标记、神经内分泌标记、增殖标志 Ki-67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等;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 HER2基因并随诊患者。结果52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6.76±10.19)岁,占同期乳腺癌的0.99%,肿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乳腺中央区无痛性肿块伴/或不伴乳头溢液。均行手术切除,13例手术后化疗,6例放疗,34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仅4例检出癌转移。大体观察肿瘤呈实体性及结节性病变,可伴有囊肿形成,镜检肿瘤为膨胀性、实体性结节,结节内仅见纤细纤维血管轴,缺乏明显的乳头和筛状结构,细胞巢内细胞缺乏显著异型性,具有黏附性,35例伴有黏液分泌。肿瘤细胞均表达 ER、PR、CK8/18,不表达 CK5/6、34βE12;CK5/6、34βE12、p63在乳头轴心肌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5.78%、9.62%、7.69%,细胞巢及肿瘤周缘肌上皮阳性率分别为21.15%、38.46%、19.23%;CgA、Syn、NSE、CD56阳性率分别为82.69%、88.46%、94.23%、90.38%;HER2大部分阴性,23例 FISH 检测均为阴性;Ki-67平均阳性指数为4.28%。获得随访的患者中47例(90.38%)仅1例死亡,1例复发,其余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无瘤生存。结论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罕见独特临床病理类型,好发于老年女性,诊断依赖其独特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和基因特点,与黏液癌和神经内分泌癌密切相关,治疗以手术为主,具有较为惰性的生物学行为。
丁雨飞贺同新魏溪张虹陈建华
关键词:乳腺肿瘤
镇江市12~14岁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了解镇江市12~14岁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镇江市城区、城郊和乡镇12个班级的初一、初二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镇江市12~14岁学生营养状况正常者占78.3%;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分别占7.9%、9.2%和4.6%.体质指数(BMI)影响因素为性别、母亲教育程度、母亲工作情况、西式食品和经常食用豆类食品、甜食、不良饮食习惯、睡眠时间、经常腹泻和自我经济评价中等.结论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等问题在镇江青少年中依然存在.相关部分需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营养问题,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何广立韦镇萍杨庆松杨保民李世荣
关键词:营养状况流行病学
促使剖宫产术后早进食早泌乳的护理研究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为解决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早泌乳,满足母乳喂养的需要。方法:采用剖宫产术后6h给予口服果导,7h给予流汁饮食,术后12h过半流质为实验组;并设术后6h给予流汁饮食为对照组;设术后肛门排气后再进食为对照组2,注意观察各组肠蠕动及泌乳情况的比较。结果:口服果导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适当刺激肠蠕动,对恢复产妇饮食,改善泌乳起到积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母乳喂养。
杨旭华蔡惠芳
关键词:肠蠕动泌乳剖腹产护理
产后乳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0
2006年
目的研究寻找解决产后乳胀的有效手段。方法将产后乳胀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及对照组,实验1组采用发酵面外敷,实验2组采用皮硝外敷,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热敷),观察24h内乳胀消退情况及乳汁排出量。结果实验1组有效率75%,实验2组有效率93%,对照组有效率20%。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P<0.01,2个实验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乳汁排出量,实验1组为(46.5±13.5)ml/次,实验2组为(50.7±11.4)ml/次,对照组为(19.0±5.0)ml/次2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发酵面外敷疗法和皮硝外敷疗法对产后排乳不畅所致乳胀有明显疗效,皮硝更优。
郁淑惠何春琴庄红仙
关键词:产后乳胀护理干预
脑梗死相关分子标记物的初步观察
2005年
周云吴正福荆腊滢郑田春
关键词:分子标记物梗死相关脑梗死患者相关标记物
多功能静脉输液车的制作和使用被引量:2
2011年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临床护士为大批量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推着治疗车下病房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盘放在治疗车上层,治疗车下层放3个或4个桶及锐器盒分类存放各类垃圾等。
周长兰周新凤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临床护士治疗车治疗盘
Livin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2010年
陈建华朱世海肖秀娣范钦和
关键词:SURVIVINLIVIN乳腺癌临床病理凋亡抑制因子肿瘤发生
不同方法治疗产后乳房过度充盈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发酵面外敷,皮硝外敷和传统热敷方法对产后乳房过度充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3月~2005年4月产后乳胀的产妇共60例,其中60例乳房采用发酵面外敷为实验1组,30例乳房采用皮硝外敷为实验2组,30例乳房采用传统方法(热敷)为实验3组,观察3组24h内乳胀消退情况及乳汁排出量。结果①乳胀消退有效率:实验1组75.0%,实验2组93.3%,对照组20.0%;两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实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乳汁排出量:实验1组为(46.5±13.5)ml/次,实验2组为(50.7±11.4)ml/次,对照组为(19.0±5.0)ml/次。两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实验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发酵面外敷疗法和皮硝外敷疗法对产后排乳不畅所致乳胀均有明显疗效,皮硝更优。
郁淑惠何春琴庄红仙
关键词:皮硝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