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2072)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焦养泉吴立群宋霁汪小妹杨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盆地
  • 2篇侏罗系
  • 2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延长组
  • 1篇铀矿
  • 1篇泥岩
  • 1篇准噶尔盆地
  • 1篇准噶尔盆地腹...
  • 1篇侏罗系煤
  • 1篇物源体系
  • 1篇湖相
  • 1篇化学特征
  • 1篇红层
  • 1篇成矿
  • 1篇成矿条件
  • 1篇成矿条件分析
  • 1篇成岩作用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吴立群
  • 4篇焦养泉
  • 2篇汪小妹
  • 2篇宋霁
  • 1篇张承泽
  • 1篇潘松圻
  • 1篇任建业
  • 1篇杨生科
  • 1篇杨琴
  • 1篇荣辉
  • 1篇王小明
  • 1篇陆永潮
  • 1篇唐辉
  • 1篇计波

传媒

  • 2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物源体系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物源问题一度成为制约富县地区延长组油气勘探的焦点。作者充分利用了研究区的野外露头、钻孔资料和地震资料,系统分析了能够用于指示古物源方向的6种关键参数——实测古水流方向、砂体展布走向、极端暴露标志(煤)和覆水标志(油页岩)空间分布规律、重矿物组合分异特征、三角洲沉积体系前积结构(地震剖面)、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古构造—古地理特征等。综合研究表明,富县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的沉积物来自于盆地东北部,研究区不存在南部物源体系。
吴立群焦养泉杨琴张承泽杨生科
关键词:延长组物源体系鄂尔多斯盆地
湖相泥岩型铀矿有利成矿条件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近年来,在中国的二连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先后发现了湖相暗色泥岩中出现铀元素的异常富集且达到工业品位。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湖相泥岩型铀矿,通过对国外黑色页岩型铀矿和湖相泥岩型铀矿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分析,并结合目前对中国二连盆地努和廷铀矿、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烃源岩铀富集已进行的初步勘查工作,认为湖相泥岩型铀矿成矿的有利条件包括:1充足且持久的铀源;2高含量的吸附剂与还原剂,吸附剂主要包括有机质和磷酸盐,还原剂主要为有机质和以黄铁矿为代表的硫化物;3低沉积速率和持续时间较长的缺氧环境;4氧化还原环境的突变,氧化还原边界的位置会直接影响铀成矿的位置;5有利的古地理条件,包括相对稳定的持续隆起的正地形和干旱、半干旱与潮湿周期性交替的气候。
宋霁焦养泉吴立群汪小妹
关键词:湖相成矿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神木地区侏罗系煤中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8
2011年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神木地区侏罗系直罗组和延安组的9个煤样进行了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以及煤灰常量元素测试分析,探讨了成煤环境条件对煤样性质的影响,并揭示了不同聚煤体系煤灰中常量元素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直罗组和延安组不同聚煤体系中煤的灰分产率、矿物含量和有机C含量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从延安组Ⅱ、Ⅲ、Ⅳ单元→延安组Ⅴ单元→直罗组,煤矿物含量和灰分产率增加、有机C含量降低。此外,直罗组和延安组不同聚煤体系煤灰样的常量元素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一定的变化规律,如:从延安组Ⅱ、Ⅲ、Ⅳ单元→延安组Ⅴ单元→直罗组,煤灰样中SiO2含量增加;延安组煤灰样K2O含量明显低于直罗组煤灰样K2O含量;此外,延安组Ⅱ、Ⅲ、Ⅳ单元煤灰样中TFe2O3含量远高于延安组Ⅴ单元和直罗组。综合研究认为,延安组Ⅱ、Ⅲ、Ⅳ单元、延安组Ⅴ单元和直罗组煤层煤的灰分产率、矿物含量和有机C含量的差异主要受控于成煤环境条件。成煤过程中所处的沼泽环境受河流所携带的碎屑物质影响的程度,影响着煤的矿物含量、灰分产率和有机C含量等特征。而延安组Ⅱ、Ⅲ、Ⅳ单元、延安组Ⅴ单元和直罗组不同聚煤体系的煤灰常量元素特征及其差异性,则主要受成煤环境条件(陆源碎屑矿物的量)、环境气候条件和有机质的量等因素的控制。
汪小妹焦养泉吴立群荣辉王小明潘松圻唐辉计波宋霁
关键词:侏罗系鄂尔多斯盆地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顶部红层成岩作用过程中蕴藏的车莫古隆起演化信息被引量:13
2008年
准噶尔盆地腹部车莫古隆起演化过程研究直接关系到油气勘探部署,最新通过对K/J不整合界面之下红层的研究发现成岩作用可以为车莫古隆起演化历史提供一些可靠信息.研究认为红层系赤铁矿化所致,非同沉积期的产物,其形成机理类似于砂岩型铀矿形成过程中的潜水氧化和层间氧化作用模式.研究区的红层曾经历了初始压实作用、淋滤作用(赤铁矿化,或称褐色蚀变,导致红层形成)、白云石化钙质胶结作用、硅质胶结作用、方解石化钙质胶结作用、再次压实作用(压裂)和绿泥石化胶结作用的演化过程.成岩作用的有序演化记录了车莫古隆起的演化历史,初始压实作用预示着侏罗系连续沉积并一度被深埋,车莫古隆起隆升速率小于盆地沉降速率;随之而来的褐色蚀变预示着车莫古隆起大幅度抬升,侏罗系被剥蚀出露地表并遭受了全面的潜水氧化和层间氧化作用;再次压实作用和大规模胶结作用预示着侏罗系被再次深埋,这是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和新生界充填的结果.由此可见,成岩作用蕴藏了丰富的盆地构造演化历史信息,成岩作用是盆地构造作用的响应.
焦养泉吴立群陆永潮任建业
关键词:侏罗系红层成岩作用准噶尔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