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1]77-20110620)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姚艳敏宋巧凤王希柱陈润芝张立杰更多>>
相关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急性肺栓塞
  • 5篇肺栓塞
  • 3篇瘦素
  • 3篇肺损伤
  • 2篇临床观察与护...
  • 2篇护理
  • 2篇并发
  • 2篇并发肺损伤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栓塞症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性因子表达
  • 1篇栓塞患者
  • 1篇栓塞症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机构

  • 5篇唐山市人民医...
  • 2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6篇宋巧凤
  • 6篇姚艳敏
  • 4篇王希柱
  • 3篇陈润芝
  • 3篇张立杰
  • 2篇朱艳辉
  • 2篇覃泱
  • 2篇李会菊
  • 2篇徐彤彤
  • 1篇胡万宁
  • 1篇江文艳
  • 1篇杨玉梅
  • 1篇周文华
  • 1篇汪玉君
  • 1篇赵亚婷

传媒

  • 2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发病与年龄、性别的关联性以及高危因子和临床表现,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急性肺栓塞(APE)患者116例,在年龄、性别、高危因子、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护理措施上运用分析研究的成果,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危险评估,根据病情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在患者出院时开展健康指导,对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及防止复发,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16例患者中血栓性静脉炎占61%为主要高危因子;在60岁以上的年龄段中,APE发病率37.5%(其中男性占12.0%,女性占25.5%);其突出临床表现以突然呼吸喘促为主,原因尚未查明。结论 APE高危因子以血栓静脉炎多见;APE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临床表现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为主,护理上要注意积极观察患者各项症状体征,做到及时干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陈润芝姚艳敏宋巧凤
关键词:急性肺动脉栓塞护理
瘦素预处理对兔急性肺栓塞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外源性瘦素对兔急性肺栓塞(APE)后IL-6及IL-8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肺损伤时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与瘦素预处理组,每组12只。两组分别采血离心后取上清液,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结果:瘦素预处理组IL-6及IL-8水平比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且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症状所见瘦素预处理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结论:外源性瘦素通过对急性肺栓塞后血清IL-6及IL-8的水平下调,从而对损伤的肺组织起到了保护作用。
姚艳敏王希柱宋巧凤张立杰杨玉梅陈润芝汪玉君
关键词:瘦素肺栓塞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瘦素在兔急性肺栓塞后并发肺损伤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瘦素在兔急性肺栓塞(APE)后并发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同样行颈内静脉穿刺),生理盐水(NS)对照组,低剂量瘦素组,中等剂量瘦素组,高剂量瘦素组.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结果 模型对照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中剂量(50 μg/kg)的瘦素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20 μg/kg)瘦素组,TNF-α、IL-1β水平亦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100μg/kg)的瘦素组,TNF-α、IL-1β水平反而升高.结论 合适剂量的瘦素可使急性肺栓塞症后TNF-α、IL1β的水平下调,从而对肺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
姚艳敏王希柱宋巧凤覃泱李会菊徐彤彤张立杰朱艳辉
关键词:瘦素肺栓塞肺损伤
不同剂量瘦素对兔急性肺栓塞后TNF-α、IL-8影响的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急性肺栓塞(A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肺血管疾病。文献报道促炎性因子如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广泛地参与了肺栓塞后肺组织损伤等病理过程。要想保护损伤的肺组织,机理在于有效地调控促炎症因子。瘦素的作用机制目前国内外研究逐渐深入,发现它在组织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与一些炎症因子密切相关。
姚艳敏王希柱宋巧凤覃泱李会菊徐彤彤张立杰朱艳辉
关键词:瘦素肺栓塞肺损伤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策略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96例急性肺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本病的危险因素、症状、年龄以及性别的特点,得出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将2005年至2011年间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肺栓塞症患者的危险因素、年龄与性别关系以及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96例患者存在不同危险因素,以血栓性静脉炎占61%、慢性心肺疾病占3.1%,手术及外伤各10.4%,恶性肿瘤占4.1%;糖尿病占6.2%;无明显诱因占4.2%;②发病高峰为61-70岁。其中女性患者占59.3%,男性患者占27.1%;③临床症状以不明原因的气促或者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结论:①危险因素以血栓静脉炎多见;②男性较女性好发,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栓塞的发病率随之增加;③临床症状以不明原因的气促或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居多。通过对肺栓塞的各种危险因素,早期症状、体征的,正确评估,提出了相关的整体护理和出院指导,对肺栓塞患者的诊治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陈润芝姚艳敏宋巧凤周文华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护理策略
兔急性肺栓塞并发肺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兔急性肺栓塞(APE)并发肺损伤保护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三组,均制作肺栓塞模型,分为低剂量组IL-4组、高剂量IL-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结果①症状好转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低剂量组次之,生理盐水对照组最差。②高剂量IL-4组: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明显下降;低剂量IL-4组亦较对照组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则明显高于IL-4组;结论外源性IL-4通过对急性APE后TNF-α和IL-1β的水平下调,对肺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且与剂量成相关性。
姚艳敏王希柱宋巧凤胡万宁江文艳赵亚婷
关键词:肺栓塞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4白介素-1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