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850023)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张积家肖二平王娟张夏妮和秀梅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亲属词
  • 2篇摩梭
  • 2篇摩梭人
  • 1篇心理
  • 1篇隐喻
  • 1篇语义
  • 1篇语义加工
  • 1篇图式
  • 1篇朋友
  • 1篇亲属
  • 1篇走访
  • 1篇文化图式
  • 1篇利他
  • 1篇利他行为
  • 1篇民族
  • 1篇民族心理
  • 1篇民族语
  • 1篇民族语言
  • 1篇空间隐喻
  • 1篇汉族

机构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大理学院
  • 1篇广东青年职业...

作者

  • 3篇肖二平
  • 3篇张积家
  • 2篇王娟
  • 1篇和秀梅
  • 1篇张夏妮

传媒

  • 2篇心理学报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摩梭走访制下的阿注关系:是亲属还是朋友?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摩梭人和汉族人在性吸引和利他行为上对亲属、阿注/情侣、朋友和陌生人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倾向,以确定在摩梭走访制下阿注关系的性质。实验1要求被试分别想象与亲属、阿注/情侣、异性朋友和陌生人发生性关系,然后评定自己的情绪,发现两个民族的乱伦禁忌存在着民族差异,汉族人对与亲属发生性关系的厌恶感强于摩梭人,对与阿注/情侣、朋友和陌生人发生性关系的厌恶情绪评定却不存在民族差异。被试在想象与特定对象发生性关系时激发的情绪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多地激活了消极情绪(包括厌恶),抑制了积极情绪(包括浪漫),但这种性别差异却未在亲属关系上表现出来。实验2要求被试评定是否愿意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亲属、阿注/情侣、朋友和陌生人,发现摩梭人比汉族人更愿意帮助亲属、朋友和陌生人,但当对方是阿注/情侣时,汉族人比摩梭人更愿意做出利他行为。汉族人对亲属与情侣的利他行为评定的差异小,摩梭人对亲属与阿注的利他行为评定的差距大;摩梭人对阿注与朋友的利他行为评定的差距小,汉族人对情侣与朋友的利他行为评定的差距大。两个民族对阿注/情侣的利他行为存在着性别差异:汉族男性比汉族女性更愿意帮助情侣,摩梭女性比摩梭男性更愿意帮助阿注。总的来看,汉族人对待情侣更像对待亲属,摩梭人对待阿注更像对待朋友。这表明,阿注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朋友关系,与主流民族的夫妻关系有着本质的不同。
肖二平张积家王娟
关键词:摩梭人利他行为
文化图式影响亲属词语义加工中的空间隐喻--来自汉族人和摩梭人的证据被引量:22
2015年
采用亲属词判断任务,比较汉族人和摩梭人在亲属词的语义加工中的上下、左右、内外空间隐喻,揭示文化图式对亲属词语义加工中空间隐喻的影响。实验1表明,汉族人和摩梭人在亲属词的语义加工中均存在着上下隐喻一致性效应:高辈分亲属词呈现在屏幕的上方加工快,低辈分亲属词呈现在屏幕的下方加工快。实验2表明,摩梭人对呈现在屏幕右边的年幼平辈亲属词的加工比呈现在屏幕左边快,出现部分的左右隐喻一致性效应,汉族人对长、幼平辈亲属词的加工不受呈现位置影响。实验3表明,摩梭人对母系亲属词的加工显著快于对父系亲属词,汉族人对父系亲属词、母系亲属词的加工无显著差异。当父系亲属词呈现在圆圈中心和圆圈外时,摩梭人的反应显著慢于汉族人;当父系亲属词呈现在圆圈边缘时,两个民族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当母系亲属词呈现在圆圈中心时,两个民族的反应时差异最大。整个研究表明,汉族人和摩梭人在对亲属词的语义加工中存在着空间隐喻一致性效应,但隐喻方式却受各自的文化图式影响,而且文化图式的变化引起亲属词的空间隐喻方式的变化,体现了人类认知的情境性和具身性。
和秀梅张夏妮张积家肖二平王娟
关键词:摩梭人汉族亲属词空间隐喻
从亲属词分类看民族语言对民族心理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亲属关系基于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形成,是个体首属的社会关系,被视为人类学研究的"王冠"。在每种语言中,都有表征亲属关系的词,即亲属词。亲属词蕴含着丰富的遗传、婚姻、社会和文化的信息,是文化人类学、语言学和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001年以来,通过一系列对汉族大学生、汉族儿童及青少年、纳西族、摩梭人、傣族、基诺族、彝族和白族的亲属词分类研究,发现了不同民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揭示了影响亲属词分类的因素,显示了民族语言对民族心理的影响;揭示了语言影响亲属词分类的机制,为语言影响认知的理论提供了重要证据;揭示了不同民族的亲属关系的特点,为民族心理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重要资料。
肖二平张积家
关键词:亲属词民族语言民族心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