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2007-07)

作品数:11 被引量:86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君昂周国英潘华平李河宋光桃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怀化市鹤城区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油茶
  • 3篇病原
  • 3篇病原菌
  • 2篇油茶林
  • 2篇油茶炭疽病
  • 2篇炭疽
  • 2篇炭疽病
  • 2篇壳聚糖
  • 2篇茶炭疽病
  • 1篇对植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油茶树
  • 1篇诱导抗性
  • 1篇真菌
  • 1篇指标体系
  • 1篇森林保护学
  • 1篇生物防治
  • 1篇树体
  • 1篇树体结构

机构

  • 1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怀化市鹤城区...

作者

  • 8篇刘君昂
  • 7篇周国英
  • 4篇潘华平
  • 3篇宋光桃
  • 3篇李河
  • 3篇陈彧
  • 3篇刘红娟
  • 2篇卢丽俐
  • 2篇何末军
  • 1篇李燕荣
  • 1篇伍南
  • 1篇郭亮
  • 1篇苟志辉
  • 1篇周建宏
  • 1篇郝艳
  • 1篇董晓娜
  • 1篇赵胜利

传媒

  • 2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壳聚糖对植物病原微生物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壳聚糖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在医药、农业方面显示其特异功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壳聚糖对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都具抑制作用,但是,在壳聚糖的抑菌机理和抑菌特性方面,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
陈彧周国英刘君昂
关键词:壳聚糖病原菌
油茶树体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研究油茶树体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冠幅、树高、枝下高和骨干枝数4个油茶树体结构因子对产量有显著性影响,其中骨干枝数与油茶单株产量的关系最密切。并得到了4个树体结构因子与单株产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及通径系数,说明在保证一定树高的生长条件下,增加冠幅,促进培养骨干枝数的数量,降低枝下高,是提高油茶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
潘华平刘君昂周国英
关键词:油茶树体结构通径分析
环境条件及常见农药对球孢白僵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研究了不同温度、紫外线及田间常用的2种杀虫剂和3种杀菌剂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5℃温度范围内,球孢白僵菌的菌落直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5-12条件下达到最大,即23.2~32.0mm。经紫外线处理,得到菌株BbI01抗紫外线能力最强,处理与对照菌落直径无差别;杀菌剂对球孢白僵菌的菌丝生长完全抑制,而杀虫剂的抑制作用较弱,其中敌百虫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反而有促进作用,说明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相容性较好。
何末军周国英李燕荣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温度紫外线化学农药
油茶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被引量:14
2010年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分析了油荼林健康的内涵,按照科学性、系统整体性,可行性及易操作性等原则进行指标选择,提出了一套油茶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并以此划分了影响油茶林健康状况的强、中、弱三类因子。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以社会经济指标影响最大,约占63.70%;三级指标中单位面积产油量(0.229 2)、单位面积产果量(0.117 7)和投入产出比(0.164 2)所占的权重最大,营林措施(0.104 8)次之,占总和的61.59%;而三级指标中其它21项指标的单项权重值均小于0.1,它们属于弱影响因子。
刘红娟刘君昂郭亮周建宏潘华平
关键词:油茶林指标体系AHP法
拮抗细菌诱导油茶植株抗炭疽病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F14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Y13,PX发酵液及其去菌液诱导油茶植株对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抗性。结果表明,3株拮抗菌及其去菌液诱导处理油茶叶片,都能诱导其产生对炭疽病的系统抗性;以枯草芽孢杆菌Y13及其去菌液的诱导效果最大,分别达到70.7%和68.4%。不同浓度拮抗菌诱导效果有显著差异。在一定范围内,诱导效果随菌浓度增加而增强,当菌浓度达108cfu/mL时,诱抗效果最大。Y13发酵液处理3 d就已产生诱导效果,5 d诱导效果最强,可持续20 d以上。
周国英陈彧刘君昂董晓娜宋光桃苟志辉
关键词:拮抗细菌诱导抗性油茶炭疽病
油茶主要病害空间分布格局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 sM*与M回归模型分析法研究了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主要病害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油茶叶枯病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煤污病Neocapnodium sp.在油茶林中呈均匀分布;软腐病Agaricodochium camelliae、藻斑病Cephaleuros virescens为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软腐病和藻斑病的生物学特性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Iwao’s回归分析表明叶枯病的分布为均匀分布且病株个体间相互排斥,在油茶林中呈扩散性危害趋势;炭疽病、煤污病、软腐病和藻斑病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病株个体之间相互吸引,个体群在林中呈均匀分布格局。
刘君昂潘华平伍南李河
关键词:油茶病害聚集度指标
壳聚糖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研究了2种不同壳聚糖(水溶性壳聚糖CS1、酸溶性壳聚糖CS2)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2种壳聚糖均对油茶炭疽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大而抑菌活性增强;在pH5.3~6.0环境中抑菌效果最优,最佳酸溶剂为酒石酸和醋酸;2.50mg·mL^-1CS1+1%HAc对油茶炭疽病菌抑制率为71.6%,抑制作用几乎与500倍甲基托布津等效.壳聚糖是甲壳素脱去乙酰基的产物,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又具有较强抑菌作用,可望开发为一种新型的环保农药.
刘君昂周国英陈彧卢丽俐
关键词:经济林学壳聚糖抑菌活性生物防治
油茶白朽病菌IT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分离油茶白朽病的病原菌,并对该菌的ITS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将所得序列在Genbank中经B lastn搜索,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病原菌ITS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序列同源性较低,最高仅为94%,系统发育树也显示该菌不与其他菌株聚类而是单独聚为1支。由于Genbank数据库有限,难以根据同源性来确定其属种关系。
李河郝艳宋光桃赵胜利何末军周国英
关键词:油茶病原菌测序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油茶林健康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油茶林健康无法准确定量评价的现状,尝试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油茶林的健康评价中,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建立一套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要素层组成的油茶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应用Delphi-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湖南省浏阳市土桥林场油茶林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土桥林场油茶林健康模糊综合评价值为3.3248,最大隶属度为0.5151,提示土桥林场油茶林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并有从亚健康状态向不健康状态方向发展的趋势,需要立即采取健康管理措施,保证油茶林的健康可持续经营.
刘君昂刘红娟潘华平
关键词:油茶林模糊综合评判
森林健康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森林健康评估是当前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它已成为国内外森林状况评估和森林资源管理的标准。对森林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但是每种方法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不尽相同。鉴于所选择的方法不同,有可能导致评价结果...
刘君昂刘红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