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0422001)

作品数:33 被引量:232H指数:9
相关作者:岳钦艳初永宝高宝玉王燕周春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济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化学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理学
  • 4篇生物学
  • 3篇冶金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2篇FE
  • 9篇金属
  • 9篇金属间化合物
  • 8篇纳米
  • 7篇聚合氯化铝
  • 7篇AL13形态
  • 7篇FE3AL
  • 5篇分离纯化
  • 5篇PAC
  • 5篇纯化
  • 4篇热压
  • 4篇摩擦材料
  • 4篇纳米AL
  • 4篇复合材料
  • 4篇ZRO
  • 4篇复合材
  • 3篇氧化锆
  • 3篇热压烧结
  • 3篇微观结构
  • 3篇力学性能

机构

  • 26篇山东大学
  • 11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济南大学
  • 4篇山东建筑大学
  • 3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德州学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高宝玉
  • 8篇初永宝
  • 8篇岳钦艳
  • 6篇王燕
  • 5篇周春华
  • 5篇刘英才
  • 5篇王曙光
  • 5篇李嘉
  • 5篇李静
  • 4篇林晓娟
  • 4篇李静
  • 3篇孔春燕
  • 3篇谭训彦
  • 3篇刘威
  • 3篇师瑞霞
  • 3篇张银燕
  • 3篇马洪涛
  • 3篇刘强
  • 3篇陈守刚
  • 2篇潘悦飞

传媒

  • 3篇硅酸盐学报
  • 3篇环境科学
  • 3篇人工晶体学报
  • 3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中国科学(E...

年份

  • 3篇2007
  • 2篇2006
  • 10篇2005
  • 14篇2004
  • 4篇200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结Fe_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采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不同成分的Fe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考察了其物相、力学性能、抗氧化性及干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Fe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密度低、强度高、抗氧化性好、摩擦系数稳定、高温耐磨性好;其在不同摩擦阶段的磨损机制存在差异,主要磨损机制包括磨粒磨损、塑性变形、裂纹萌生与扩展、微区脆性剥落及氧化磨损等.
尹衍升李静马洪涛
关键词:FE3AL金属间化合物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热压烧结
Fe_3Al基复合材料摩擦表面的分形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结构函数法对Fe3A l基复合材料干滑动摩擦表面的分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计算其分形维数。结果表明Fe3A l基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和摩擦因数以及磨损率之间有着密切相关性,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都逐渐减小,磨损率尤为明显,说明材料摩擦表面形貌特征对其摩擦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李静李静潘悦飞潘悦飞林晓娟
关键词:FE3AL分形分形维数
LICVD法纳米硅制备过程中的成核及生长被引量:9
2004年
自行设计制备了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法(LICVD)纳米制粉装置,利用该装置制备的纳米硅粉其粒度波动在30~60nm之间。通过对不同反应气体流量条件下的激光能量阈值研究表明,随反应气体流量的增加,所需激光能量阈值大致成线性增加。利用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电镜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成核与生长进行了分析,在成核长大初期,晶核周围的Si原子浓度较高,纳米硅晶应以层状长大方式为主。当纳米晶中有螺型位错等晶体缺陷形成时,会为Si原子的"落座"提供生长所需的台阶源,晶粒将以螺旋状生长方式长大。在长大过程中,纳米晶会发生跳跃式长大现象。以跳跃方式长大的晶粒通常在两晶粒的结合面处伴有晶体缺陷发生或亚晶界产生。较低的反应气体流速条件下,纳米硅的择优生长方向为<112>晶向;而在较高的反应气体流速条件下其择优生长方向变为<111>晶向。
尹衍升刘英才李静
关键词:纳米硅气体流量亚晶界晶粒
ZrO_2(3Y)/Fe_3Al复合材料的裂纹扩展阻力曲线与增韧机制被引量:1
2004年
通过压痕小裂纹法测量了ZrO2(3Y)/Fe3Al复合材料的R曲线,并利用显微Raman光谱和XRD测试了ZrO2(3Y)/Fe3Al复合材料的相变高度(h)和可相变体积分数((?)f),定量探讨了ZrO2(3Y)/Fe3Al复合材料中相变增韧和桥联增韧2种机制对增韧的贡献。结果表明:Fe3Al的加入使相变高度h和可相变体积分数(?)f明显提高,当Fe3Al含量为30%(体积分数,下同)时,h由单相ZrO2(3Y)的12μm提高至21μm;(?)f由单相ZrO2(3Y)的19%提高至30%,h和(?)f的增大使相变增韧效应增高。Fe3Al的桥联效应及相变增韧效应使ZrO2(3Y)/Fe3Al复合材料具有较单相ZrO2(3Y)更明显的R阻力行为。
李嘉尹衍升王英姿师瑞霞
关键词:桥联增韧复合材料
聚合氯化铝中纳米Al_(13)形态的混凝效应被引量:9
2005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用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并结合絮凝效能和Zeta电位测定结果,对纳米Al13形态以及PAC、AlCl3絮凝过程中絮集物形成和增长的变化差异作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的不同铝形态分布在混凝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Al13形态是在絮凝过程中起电中和作用的主要形态,可以大大增加颗粒间的有效碰撞率,其凝聚速度和所形成絮集物颗粒大小在实验条件下呈现最大值.而对于PAC,其Alc含量较高,可起到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所以在低投加量表现出较快的絮体增长速率.
初永宝高宝玉岳钦艳王燕王曙光
关键词:混凝动力学AL13形态
Fe_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被引量:6
2005年
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加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的Fe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并对其制备工艺、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抗氧化性以及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Fe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密度低,强度高,抗氧化性好,摩擦因数稳定,耐磨性好;不同摩擦阶段具有不同的磨损机制,主要包括磨粒磨损、裂纹萌生与扩展、微区脆性剥落以及氧化磨损等。
刘英才李静尹衍升
关键词:FE3AL金属间化合物磨损
热压烧结Fe_3Al金属间化合物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退火处理工艺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Fe3Al粉体,并经真空热压烧结得到Fe3Al金属间化合物块体材料,对其烧结后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Al含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以有序度较低的B2结构为主,同时弥散分布着Al2O3颗粒以及少量-αFe(Al)固溶体;Fe3Al烧结块体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较铸态有明显提高,其室温抗弯强度为1000-1400MPa,压缩屈服强度和压缩应变分别为1200-1800MPa和10%-15%,洛氏硬度为55-60HRC;Al含量的变化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李静尹衍升刘英才林晓娟岳雪涛
关键词:FE3AL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纳米磁流体密封结构的设计和制造被引量:9
2004年
论述了磁流体及其密封的原理和特点,介绍了密封结构的形式、密封元件的组成、密封结构设计的分类和步骤,研究了密封结构参数对密封能力的影响及各参数的选取原则,针对一具体情况,选择一源二极密封部件进行研究,具体设计并制作出一个30级密封结构元件,讨论了加工和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尹衍升张金升张银燕马来鹏庞来学
关键词:磁流体密封结构纳米磁性流体
3Y-ZrO_2/Fe_3Al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被引量:6
2003年
采用残余强度法测试了单相3Y—ZrO2及3Y—ZrO2/Fe3Al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并用诸抗热震参数(R,R'和R"')分析了抗热震性能与材料热力学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R阻力曲线与抗热震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由于相变增韧与桥联增韧的协同作用,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明显提高,从而使临界热震温差△θc由单相3Y—ZrO2的220℃提高至3Y—ZrO2/30%(in volume)Fe3Al复合材料的450℃。R曲线中韧性初始值K0的升高预示着启动裂纹生长的能量的增大,对应于热震作用下裂纹成核能的提高及△θc的增大。R曲线愈陡,热震作用下裂纹扩展受到的阻力越大,材料的抗热震损伤能力越好。
李嘉尹衍升刘强陈亚明
关键词:氧化锆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抗热震性
超细Fe_3Al金属间化合物粉体对聚氯乙烯电性能的影响
2004年
首次对超细Fe3Al粒子填充PVC复合材料的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当超细Fe3Al粒子的加入量为5%(质量分数)时PVC复合材料的ρ下降较大,随着Fe3Al用量的增加,ρ变化不大;表面经HSt和A-172处理的Fe3Al/PVC复合材料的ρ分别下降了6个和7个数量级,表面处理对超细Fe3Al粒子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有很大影响;混炼时间为5min复合材料的ρ最低;Fe3Al粒径大于5μm,ρ随粒径变化较小,小于0.5um则ρ显著下降;超细Fe3Al/PVC复合材料在T小于80℃随温度升高,ρ逐渐有所增大,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ρ有所下降。总之,超细Fe3Al粒子能够显著改善PVC基体的室温电性能。
周春华尹衍升刘威刘强
关键词:聚氯乙烯电性能PVC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