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针灸推拿学)开放基金

作品数:48 被引量:432H指数:14
相关作者:方剑乔符文彬梁宜郭义马骏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湖北省卫生厅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电针
  • 12篇针灸
  • 5篇针刺
  • 5篇帕金森
  • 5篇帕金森病
  • 5篇疗效
  • 5篇颈痛
  • 4篇针灸疗法
  • 4篇针灸治疗
  • 4篇帕金森病模型
  • 4篇帕金森病模型...
  • 4篇模型大鼠
  • 4篇灸疗
  • 4篇灸疗法
  • 4篇灸治
  • 3篇心动过缓
  • 3篇心肾
  • 3篇穴位
  • 3篇氧合酶
  • 3篇鱼藤

机构

  • 25篇浙江中医药大...
  • 15篇浙江中医药大...
  • 8篇广东省中医院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4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上海市针灸经...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9篇方剑乔
  • 8篇符文彬
  • 6篇梁宜
  • 5篇徐书君
  • 5篇郭义
  • 4篇王耀帅
  • 4篇王彦春
  • 4篇王述菊
  • 4篇马骏
  • 4篇衣华强
  • 3篇马玉侠
  • 3篇徐斌
  • 3篇周丹
  • 3篇梁兆晖
  • 3篇应晓明
  • 3篇陈利芳
  • 3篇马凤森
  • 3篇甘水咏
  • 3篇徐晓勇
  • 2篇陈勤

传媒

  • 10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中国针灸
  • 5篇针灸临床杂志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 3篇新中医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成药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4篇2013
  • 19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督脉、膀胱经头部三线排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验证督脉、膀胱经头部三线排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头针排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头针排刺组从前发际至枕骨粗隆之间的督脉、膀胱经三线行排刺法,常规针刺组穴取印堂、风池、四神聪透百会、神庭透上星,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治疗8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头针排刺组总有效率为76.7%(23/30),优于常规针刺组的43.3%(13/30,P<0.05);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且对MMSE评分的改善程度头针排刺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督脉、膀胱经头部三线排刺法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且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陈晓军陈利芳陈勤方针
关键词:针刺疗法督脉膀胱经
电针傍刺对大鼠褥疮炎性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电针以及普通针刺对褥疮模型大鼠各种炎性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探讨电针在褥疮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电针组,每组25只。造模后模型组每日除进行基础护理外不做其他任何处理;针刺组每日基础护理同时进行针刺治疗;电针组每日基础护理同时先行针刺(同针刺组),随后连接直流电刺激仪进行电刺激治疗。每日治疗1次,直到取材时间点当天结束治疗。每组在治疗后第1、3、7、14、21 d时采用皮肤损伤面积追踪法,观察褥疮损伤面积的愈合情况,并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种炎性细胞组织切片的组织学、形态学变化,同时各组进行肥大细胞计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在褥疮面积变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中褥疮面积平均值明显变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电针组大鼠在整个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各个时间点上,肥大细胞在致密度和脱颗粒程度上明显提前于模型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出现的时间均早于模型组,随后出现的成纤维细胞聚集现象也提前于模型组。与针刺组相比,电针疗法可以明显降低褥疮面积的平均值,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提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能加速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聚集,使成纤维细胞聚集修复的时间提前。3组内部5个不同时间点比较,1褥疮面积方面,电针组面积平均值在治疗14 d时变化显著,与其余时间点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和针刺组面积平均值在治疗21 d时变化显著,与其余时间点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肥大细胞数目方面,电针组在治疗3 d时达到最高值,与其余时间点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和针刺组在治疗7 d时达到最高值,与其余时间点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傍�
孙忠人任雪张秦宏仇立波方剑乔
关键词:电针褥疮炎性细胞
麻醉下正骨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对比观察麻醉下正骨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麻醉下正骨推拿术与麻醉下常规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VRS),直腿抬高试验(SLRT)与腰椎功能评定表。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VRS、SLRT及腰椎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SLRT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腰椎功能评定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下正骨推拿术与常规推拿术均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麻醉下正骨推拿术能更好的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上推广。
应晓明袁相龙胡静国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直腿抬高试验
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观察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穴位针灸结合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对照组采用立普妥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斑块的消退情况以及TC、TG等相应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形态改变和血流动力学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斑块形态良性改变以及PSV(峰值流速)、EDV(舒张末期流速)、PI(搏动指数)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RI(阻力指数)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扁平斑和软斑有消退作用,能够明显减小此类斑块的厚度和面积,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便捷且值得临床推广的新方法。
蔡劲施园
关键词:针灸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血流动力学
电针对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连续28d给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备PD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大鼠施予电针治疗,取"风府""太冲"穴,连续波,频率2Hz,强度1mA,每日1次,连续治疗14d。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黑质区TH、COX-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脑黑质区TH蛋白表达明显减少,COX-2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经电针治疗后,电针组大鼠较模型组中脑黑质区TH蛋白表达明显增加,COX-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电针治疗可通过降低炎性反应介质COX-2的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对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从而发挥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和促进修复作用。
王述菊方剑乔马骏周丹王彦春甘水咏孙国杰
关键词:帕金森病电针干预环氧合酶-2酪氨酸羟化酶
《经络腧穴学》教学的点滴体会被引量:6
2011年
根据近几年自身的教学体会,认为要从4个方面着手提高《经络腧穴学》的教学质量,即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强化教学的条理性、注重教学的启发性及延伸教学的内涵性。提出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陈晓军方针
关键词:教学方法经络学腧穴学
项针结合药枕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项针结合药枕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项针结合中药药枕疗法,对照组用项针结合安慰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积分。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针结合药枕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疗效显著,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便捷而舒适的新方法。
陈利芳
关键词:项针药枕脑梗死假性延髓麻痹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习惯性便秘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观察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习惯性便秘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及其依从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试验组)和穴位针刺组(对照组)。选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大横(双)、大巨(双),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1)试验组痊愈30例,显效6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84%。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51例,有效36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80.10%。(2)患者治疗期间和疗程结束后3个月内均无晕针、感染、肠线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习惯性便秘作用显著,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穴位针刺法(P<0.01)。该法无严重不良反应,依从性好,安全可行。
张舒雁龚秀杭季聪华宣丽华张理梅周全容孙辉申慧芬朱国连
关键词:埋线针刺
针灸从心肾论治慢性颈痛的生活质量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针灸从心肾论治慢性颈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111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心肾组(55例)和常规组(56例)。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结束时点,两组间各维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随访1个月时点,除躯体疼痛(BP)、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维度外,其余5个维度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3个月时点,除生理机能(PF)、RE、MH维度外,其余5个维度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维度各时点得分与同一维度前一时点比较,显示组内各维度各时点得分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疗效。结论:慢性颈痛患者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而针灸从心肾论治慢性颈痛的治疗方案,可改善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为本病患者带来福音。
徐书君符文彬
关键词:针灸生活质量慢性颈痛
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影响临床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1例。治疗组接受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针刺治疗,2组留针时间均为30min,期间予以红外线辅助治疗,每周治疗5次,2周为1疗程,共观察4疗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合患者生活质量进行疗效评价,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后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55.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影响疗效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患者接受的干预方法(单纯针刺及单纯针刺结合穴位埋线)(OR=24.289,P<0.01)、平素是否疲倦(OR=0.279,P<0.05)均对疗效具有影响。结论: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失眠安全且具有良好的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患者具有疲倦症状可能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
李滋平周歆梁兆晖朱晓平符文彬
关键词:失眠针刺穴位埋线LOGISTIC回归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