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W023)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海燕刘同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方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山水
  • 3篇山水诗
  • 3篇初唐
  • 2篇田园
  • 2篇田园山水诗
  • 1篇道德
  • 1篇道德目的
  • 1篇艺术
  • 1篇园林
  • 1篇儒家
  • 1篇儒家思想
  • 1篇唐代
  • 1篇陶渊明
  • 1篇自然山水
  • 1篇自然山水诗
  • 1篇自我
  • 1篇自我价值
  • 1篇宗教
  • 1篇宗教政策
  • 1篇巅峰

机构

  • 9篇北方工业大学

作者

  • 8篇李海燕
  • 1篇刘同军

传媒

  • 2篇理论学刊
  • 2篇北方工业大学...
  • 2篇运城学院学报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求索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王通与“三教可一”论
2015年
隋末大儒王通于大业年间在河汾仿孔子续《六经》,聚徒授学,其弟子门人多为当时的一些豪杰之士和隋唐名臣,其学说被称为"河汾道统"。王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儒家学者的身份提出了"三教可一"的命题,对于中国的政治、哲学、宗教等思想文化形态以及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融合精神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李海燕
关键词:儒家思想
王勃骈文探析
2013年
王勃的骈文在形式上注重对仗和声律,达到了形式美的高峰。同时,基于对文章之道的认识以及对于前朝诗文遗雅背训的批判,王勃在自己的文章中注入了昂扬的风骨精神及壮大的情感力量,从而超越了南朝的浮靡文风,并能对当世的文学现象如"上官体"等进行革新。尽管王勃的骈文也与六朝骈文一样,会堆砌典故和学识等,但毕竟瑕不掩瑜,依旧备受推崇,巍然屹立于骈文发展史的巅峰。
李海燕
关键词:骈文巅峰
初唐宗教政策的折射:王勃与三教思想
2015年
王勃存世作品中对儒、释、道三教思想可谓信手拈来,把握灵活,这既是对其祖王通"三教可一"命题的继承,同时也是对初唐三教并举宗教政策的折射,显示出了在初唐时代,我国兼容并包、融会众长的民族精神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李海燕
关键词:初唐
王绩与唐代田园山水诗的生成
2014年
王绩的20余首传统上被认为是田园诗的诗歌,与陶渊明的田园诗相比,其发生的环境,体现的志趣及审美关照的视角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更具有山水诗的特点,笔者称之为"田园山水诗"。本文所谓的"田园山水诗",是点缀有少量田园词汇,以描写山野林泉等自然景致为主,并抒发隐逸幽情等相关情思的诗歌,属于山水诗的范畴。"田园山水诗"中与田园相关的词汇只具有符号的意义,在文化传统中代表一种脱离世俗官场,人格独立,洒脱高逸的状态。王绩创作田园山水诗是由自适其适、热爱山水的天性,以及"会意为功"的文学主张决定的,同时也是向山水诗人学习的结果。田园山水诗拓展了唐代山水诗的题材,丰富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意蕴,值得探讨。
李海燕
关键词:田园山水诗山水诗
论王维山水诗的空白艺术
2021年
本文论述了王维山水诗的空白艺术,指出由于他的道家思想中的"有"与"无"、佛家理念中的"空"与"寂",加之他所具有的良好绘画、音乐领悟能力,通过有与无、虚与实的结合,将中国绘画、音乐中的空白艺术与诗歌进行了紧密的结合,使诗成为一种玲珑剔透的,可以品、可以画、可以听的艺术品,并且其诗呈现出了一种"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空灵境界。
刘同军罗慧
关键词:山水诗空白艺术
王勃与魏晋风度
2013年
魏晋风度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和人格理想,对中国人文精神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初唐作家王勃对魏晋风度多有继承,主要表现在:当仁不让的潇洒气度,对自我的标榜及个性的体认,和上书干进,指摘时政等方面。王勃把魏晋风度中那种强烈的叛逆精神演变为对社会历史的批判等,其主旨直指盛唐精神。
李海燕
关键词:魏晋风度自我价值个性张扬
王绩仕隐情结新解被引量:1
2012年
王绩少年时代所倾慕的陶渊明和公孙弘成为促成他仕隐情结的关键因素。陶渊明代表的是王绩的自然天性,公孙弘则是他的世俗理想。王绩一生三仕三隐,显示了其自然天性与世俗理想的冲突。王绩最终成了陶渊明式的隐士,因而公孙弘式的抱负就成了他永远的隐忧。
李海燕
关键词:陶渊明公孙弘
初唐史家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2014年
与艺术批评相对应,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对文学创作进行伦理和道德的考察,对文学所描写种种善恶现象和思想旨趣进行历史的阐释,并以特定的价值观为准绳作出现实的评判。初唐史家在江左余习甚浓的时代,从作品、作家、社会风俗、道德旨向等层面对前朝文学进行了伦理学批评,指出了南朝以来文学伦理价值的缺失,在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道德义务的基础上同样也尊重和提倡文学的艺术价值,为此后的文学发展包括涵养波澜壮阔的盛唐之音创设了宏阔的生长空间。
李海燕
关键词:初唐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功能道德目的
山水诗在初唐的分流
2020年
山水诗在初唐出现了明显的分流,可分为为"田园山水诗""园林山水诗""边塞山水诗"和"自然山水诗"四种类型。它们在描述空间、生成方式及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诸多不同。初唐山水诗分流的主要原因是诗人的空间变化。这种空间变化往往是诗人身份地位的变化所致,会深刻影响他们的内心体验和观察自然的视角,从而使生成于不同空间的山水诗呈现出不同的情感意蕴和内心体验。
李海燕
关键词:田园山水诗自然山水诗初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