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23-07B)

作品数:7 被引量:78H指数:5
相关作者: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张永利罗毅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黄山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土壤
  • 6篇茶园
  • 5篇茶园土壤
  • 2篇IAA
  • 1篇单宁酸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电泳
  • 1篇电泳
  • 1篇性状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养分
  • 1篇养分状况
  • 1篇叶产量
  • 1篇山地茶园
  • 1篇山区茶园
  • 1篇施肥
  • 1篇施肥处理
  • 1篇土壤PH
  • 1篇土壤特性

机构

  • 5篇安徽省农业科...
  • 3篇浙江大学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作者

  • 7篇王烨军
  • 7篇廖万有
  • 7篇苏有健
  • 6篇罗毅
  • 6篇张永利
  • 3篇宋莉
  • 3篇胡善国
  • 2篇孙力
  • 2篇丁勇
  • 1篇夏先江

传媒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茶叶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施肥处理对茶树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方法测定茶树根际和根围土细菌群落丰富度,结合土壤pH和C/N分析影响因子,并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特异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最后利用比色法对茶树根系生长素(IAA)含量进行定量检测,探讨不同施肥处理下茶树根际和根围土细菌的群落的变化以及对茶树根系生长的促进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能明显增加土壤C/N,C/N与细菌丰富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3(P<0.05);有机肥与化肥(7:3)的处理,根际细菌多样性最高,有机肥与化肥(95:5)的处理,根围土中的细菌多样性最高;化肥和有机肥会影响特异菌种的定殖效率;茶树根生长素(IAA)定量测定发现,根际细菌多样性最高的处理,根系IAA的含量也最高。研究表明有机肥施用能提高节土壤C/N和微生物区系多样性但对土壤pH的提升有限;C/N与茶树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正相关。
罗毅苏有健张永利孙力胡善国王烨军廖万有
关键词:茶树施肥C/N细菌多样性IAA
单宁酸对不同pH茶园土壤中活性铝形态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采集云南省普洱市和江西省南昌县两地典型的茶园土壤,通过添加HCl和Ca(OH)2调节土壤pH,研究不同pH(3.0、3.5、4.0、4.5)茶园土壤添加0.4mmol·kg-1、2.0mmol·kg、4.0mmol·kg、8.0mmol.kg-1、12.0mmol.kg-1单宁酸后,活性铝形态交换态铝(Al3+)、单聚体羟基铝[AI(OH)2+、AI(OH);]、酸溶无机铝[AI(OH)3^0]和殖酸铝[Al-HA]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单宁酸添加量为0~0.4mmol·kg-1和0~2.0mmol·kg-1时,江西南昌和云南普洱茶园土壤中交换态铝随土壤pH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羟基态铝、酸溶无机铝和腐殖酸铝呈逐渐上升趋势;当单宁酸浓度增至2.0mmol·kg-1以上时,随土壤pH的增加,单宁酸对活性铝释放的抑制作用增强,各形态活性铝含量都较低,且不同pH处理土壤间的差异不显著。0~20cm土层土壤与20~406m土层土壤变化规律大致相似,总体上看,下层土壤活性铝总量高于上层。云南普洱茶园土壤活性铝总量明显高于江西南昌的茶园土壤。相关分析表明,0~20Gm土层土壤中,pH与羟基态铝、腐殖酸铝、土壤酸碱缓冲容量(pHBc3呈正相关(r=O.796,P〈0.01;r=0.960,P〈0.01;r=0.852,P〈0.01);pHBC与交换态铝、羟基态铝呈负相关(F一0.904,P〈0.01;r=-0.645,P〈0.05),而与腐殖酸铝呈正相关(r=0.795,P〈0.01)。同时,单宁酸加入浓度为0~0.4mmol-kg-1时,土壤pH明显上升,之后随着单宁酸加入浓度的增加土壤pH持续下降,土壤pH(YpH)与单宁浓度(clDN)在此阶段基本符合方程:YpH=-0.04CDN+3.82俾。=0.95,P〈0.01)的线性变化趋势,在单宁酸浓度达到8.0~12.0mmol·kg-1时,土壤pH基本不再变化。
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张永利罗毅胡善国
关键词:单宁酸茶园土壤活性铝土壤PH
不同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物理性状及茶叶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15年
研究了免耕、旋耕和深松3种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茶叶产量构成因素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的影响效果为深松〉旋耕〉免耕.旋耕和深松能够打破粘盘层,降低深层土壤紧实度.0-30 cm耕层深松土壤容重较免耕下降16.4%土壤紧实度下降13.4%-27.5%;深松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的储水空间进而增强土壤持水能力.扩大土壤水库容,深松15-30 cm层含水量与免耕相比增加7.7%.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孔隙度影响不大.旋耕和深松方式下土壤比表面积增加土壤气体和液体的比例均明显升高.茶叶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在深松方式下,茶树叶片蒸腾速率降低,芽叶密度增加,百芽干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升高茶叶产量分别比免耕和旋耕增加17.6%和6.8%.深松是皖东地区茶园较为适宜的耕作方式.
苏有健王烨军张永利丁勇罗毅宋莉廖万有
关键词:茶园耕作方式土壤物理性状茶叶产量
安徽典型山地茶园养分状况与土壤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为了探明安徽山地茶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和土壤紧实度的基本情况,分析土壤养分供应和茶树养分含量之间的关联性可为山地茶园经营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在不同pH区段内的化学性质随pH值的变化差异明显,当土壤pH处于4.0~4.5区段时,对于酸化过程的抑制能力明显减弱,其盐基离子的脱除速度也显著增加,交换性阳离子中致酸离子比例增大,而当土壤pH>5.0时,对于酸化过程的抑制能力则明显增强,盐基脱除速度也迅速下降,交换性阳离子中致酸离子比例下降。皖南山区的茶园土壤中氮磷含量较高,但钾的含量相对不足,皖西的茶园土壤中氮磷钾含量较为均匀。各区县茶园土壤pH都较低,其中低于4.5的占到将近50%,土壤酸化的程度呈日益加剧的趋势。0~20 cm和20~40 cm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32~1.47g/cm^3和1.37~1.58g/cm^3之间,土壤总孔隙率在50%左右,气相所占比例相对不足,土壤通透性不良。各区县的施肥水平差异较大,皖南的肥料投入量要比皖西的肥料投入量高15%左右。
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丁勇胡善国
关键词:山区茶园土壤特性养分状况
茶园土壤中钙迁移行为的土柱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红黄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方法,研究相当于宣城平均年降水量条件下钙在茶园土壤垂直方向上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钙的大多数形态很容易随水分运动发生迁移。随着加入土柱中钙量增加,淋溶液中钙的浓度,在0420d时间段内均呈下降趋势;在20~40d时间段内,T1、T2、T3均呈急剧上升趋势,淋出液中钙浓度分别达到2156,2484,2480mg/L,CK基本维持平衡不变;而在40~50d时间内,T1、T2、T3呈明显下降趋势。钙淋出量为T3〉T2〉T1〉CK,而钙淋出率则是T1〉T2〉T3〉CK。最大淋出率在30%左右,而最小的淋出率在10%左右,钙的淋出率有20%受到添加钙浓度的影响。淋溶后,土壤中有效态钙含量相对于原土增加3.5%~25.6%。从整个淋溶过程看,钙的迁移速率约为1.11cm/d。淋溶液中的pH与pCa和pAl的关系分别为:pCa=2.1102pH-4.6636(R2=0.9146,Pd0.01);pA1=2.9263pH-6.9138(R2=0.9138,声〈0.01)。外源游离钙的加入量与钙淋出量呈正相关关系,与钙淋出率呈负相关关系。钙离子对土壤pH的提升作用,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尤其是在0—5cm层提升作用最为明显。
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张永利罗毅
关键词:茶园土壤
茶园芽孢杆菌QM7促生特性及耐酸铝机制初步研究
2016年
目前含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的有机肥料在酸性茶园土壤中的生物活性不高,难以起到有效的促生作用,达到部分替代和减少化肥使用量的目的。本实验分离得到1株耐酸铝芽孢杆菌,命名为QM7。试验发现菌株促生能力受到铝离子浓度的影响,在无铝条件下菌株生长素(IAA)的分泌量为85.6 mg·L^(-1),当铝离子浓度为1 mmol·L^(-1)时IAA分泌量为36.8 mg·L^(-1);盆栽结果表明,在6周内菌株可以增加茶苗根系表面积56.8%,根尖数27.3%;蛋白电泳分析发现高浓度的铝胁迫会导致菌株胞内64种与转录、翻译和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发生差异,使得菌株生长受到抑制。
罗毅苏有健张永利夏先江宋莉王烨军廖万有
关键词:茶园土壤蛋白电泳
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pH缓冲容量被引量:23
2014年
为探明长期植茶对土壤pH缓冲容量(pHBC)的影响,以安徽郎溪和祁门茶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连续植茶10、15、20、25、30年的茶园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酸碱滴定法适用于茶园土壤pHBC的测定,酸碱加入量与pH值在酸碱滴定曲线的特定突跃段(pH4.0-6.0)呈近似直线关系,可通过线性拟合方程计算pHBC。两地茶园土壤的pHBC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郎溪茶园和祁门茶园土壤pHBC的下降速率分别为0.10和0.06 mmol·kg-1·a-1.茶园土壤pHBC与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有机质、盐基饱和度、物理性质黏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交换性酸总量及交换氢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苏有健王烨军张永利罗毅孙力宋莉廖万有
关键词:茶园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