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EW-G-13)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夏海洋覃重军郑艳宁刘强秦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链霉菌
  • 3篇基因
  • 2篇脂肪酸
  • 2篇生物合成
  • 2篇杆菌
  • 2篇除虫链霉菌
  • 2篇大肠杆菌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工程
  • 1篇多拉菌素
  • 1篇生物合成基因
  • 1篇生物合成基因...
  • 1篇生物转化
  • 1篇中碳
  • 1篇菌素
  • 1篇活性组份
  • 1篇基因簇
  • 1篇基因工程
  • 1篇基因敲除
  • 1篇工程改造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山东万杰医学...

作者

  • 3篇覃重军
  • 3篇夏海洋
  • 2篇党福军
  • 2篇刘东杰
  • 2篇秦文
  • 2篇刘强
  • 2篇郑艳宁
  • 1篇咸漠
  • 1篇姜兴林
  • 1篇胡敏杰
  • 1篇路志群
  • 1篇刘玉珍

传媒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对中碳脂肪酸生产的加强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过量表达来自加州月桂(Umbellulana california)的硫酯酶基因BTE,极大地加强了大肠杆菌中碳脂肪酸(MCFAs)的生产。并对MCFAs在大肠杆菌胞内外的分布,以及是否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磷脂组成产生影响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发现,产生的MCFAs绝大部分存在于大肠杆菌细胞内,且未对其细胞膜磷脂组成产生明显影响。为了继续提高MCFAs的产量,又进一步对大肠杆菌进行了代谢工程改造,通过结合表达乙酰-CoA羧化酶(ACCase),优化硫酯酶的表达水平等,最终获得了188.9mg/L的总MCFAs产量,并且产生的MCFAs的比例高达85%以上,实现了MCFAs的高特异性生产。
刘强郑艳宁姜兴林刘东杰秦文咸漠
关键词:大肠杆菌代谢工程
利用大肠杆菌工程菌株生物转化脂肪酸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羟基脂肪酸(Hydroxyfatty Acid,HFA)是一种有多种用途和广阔应用前景的多碳化学品。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P450 P450 BM3)可高特异性的催化脂肪酸的ω碳位发生羟基化反应而生成羟基脂肪酸,该研究利用工程大肠杆菌成功表达了来源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的单加氧酶基因P450 BM3,实现了底物脂肪酸的成功转化。最终获得了羟基十二酸和羟基十四酸的最高产量分别为593.3 mg/L和547.3 mg/L,同时外源脂肪酸的转化率分别为59.7%和52.3%。对3种产物ω1、ω2、ω3-HFA进行定量分析发现3种产物的产量基本相同,表明单加氧酶对脂肪酸的羟基化位置没有特定偏爱性。最后通过优化表达载体的拷贝数来进一步优化单加氧酶基因P450 BM3的表达水平,最终利用中拷贝数质粒载体pACYCDuet-1表达单加氧酶基因P450 BM3获得了547.3 mg/L的羟基十四酸,代表了目前羟基十四酸生产的一个较高水平。
刘强刘玉珍刘东杰郑艳宁秦文
关键词:大肠杆菌P450脂肪酸
除虫链霉菌10个聚酮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敲除对阿维菌素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考察除虫链霉菌基因组中其它聚酮合成酶类(Polyketide synthase,PKS)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敲除突变对于阿维菌素产量的影响。【方法】构建了11个PKS基因簇的打靶Cosmid和质粒载体,导入除虫链霉菌中筛选突变株。【结果】在工业菌株MMR630中成功敲除了10个PKS基因簇。发酵结果显示7个PKS基因簇敲除突变株中阿维菌素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2个突变株不能产生阿维菌素。然而,在3个连续敲除2个PKS基因簇的突变株中阿维菌素产量没有能够超过单个PKS敲除突变株的提升幅度。【结论】除虫链霉菌基因组的一些PKS基因簇的敲除可以提高阿维菌素的产量,同时暗示同一类次生代谢产物的代谢流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胡敏杰夏海洋覃重军
关键词:除虫链霉菌基因敲除
利用合成多位点突变aveC*基因提高多拉菌素工业菌株中有效活性组份的含量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合成多位点突变的aveC*基因用于提高除虫链霉菌工业菌株产生多拉菌素(CHC-B1)组份的含量。方法利用相互重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合成多位点突变的aveC*基因。利用PCR打靶技术获得aveC*基因发生置换的突变株。结果用32条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0个位点突变的aveC*基因。构建了打靶载体pFX-HA,在基因组上将aveC基因原位替换成了aveC*基因。所获得的突变株LF2发酵产生多拉菌素组份的纯度由出发菌株的25%提高到93%,发酵效价达到691.5mg/L。结论除虫链霉菌工业菌株基因组中原位替换的多位点突变的aveC*基因可以大幅度提高多拉菌素组份的含量,降低工业提取纯化的成本。
路志群党福军夏海洋覃重军
关键词:除虫链霉菌多拉菌素
利用基因工程定向阻断尼莫克汀工业生产菌株中多个杂质组份的生物合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定向改造尼莫克汀(nemadectin)产生菌蓝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cyaneogriseus subsp.noncyanogenus),以阻断除主要杂质组分合成,提高有效组分产量。方法通过构建和筛选蓝灰链霉菌的基因组文库,获得了与LL-F28249ω合成相关的基因nolB。在蓝灰链霉菌的工业生产菌株NS1-8中连续删除尼莫克汀合成途径的nemD基因和类似寡霉素合成途径的nolB基因,获得了突变株NM-10。结果发酵检测产物表明,NM-10突变株产生活性组分LL-F28249α产量(1312mg/L)高于出发工业菌株NS1-8(1030mg/L),且不再产生LL-F28249γ、LL-F28249λ和LL-F28249ω等3个结构类似的杂质组份。结论 nemD和nolB基因连续敲除可用于改造产尼莫克汀蓝灰链霉菌工业产生菌,降低非有效组分含量并提高产量。
党福军夏海洋覃重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